王燕妮

一、案例背景
世界影戲源于中國,中國影戲源于陜西,陜西影戲源自華州。華州皮影戲起源于西漢,盛行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歷經兩千余年的傳承發展,被稱為皮影藝術的“活化石”。華州皮影戲由五人演出,唱腔委婉動聽,表演生動傳神。皮影制作選用上等牛皮,經過24道工序精工細作,極具審美和收藏價值。2006年華州皮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華州皮影產業群被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011年華州皮影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1年華州區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近年來,華州皮影在促進文旅融合、推動鄉村振興、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都作出了獨特貢獻,已成為華州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化IP。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建設“一村兩園”傳承保護基地,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華州區依托國家AAAA級景區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一村兩園”傳承保護基地。“一村”是指柳枝鎮梁堡村皮影藝術專業村,“皮影戲+鄉村旅游”模式使游客集觀看皮影戲、欣賞老腔表演、參與皮影制作于一體,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兩園”之一的少華山國際皮影博覽園建有皮影戲劇場、皮影珍品博物館、皮影制作工坊和華州非遺傳習館等。“兩園”之二的華州205庫群文化創意產業園擁有民間工藝博物館群、創意設計交流聚集區、公共藝術展覽中心等區域,游客在這里可以享受吃住玩賞一條龍服務,實現文旅深度融合。“一村兩園”深受廣大游客青睞,以皮影博覽園為例,自2019年5月開園以來,已累計接待游客十幾萬人次。
(二)開辦“訂單式”技能培訓班,鞏固拓展鄉村振興
華州區擁有十余家皮影文化企業,為貧困地區和殘疾人群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企業采取舉辦“訂單式”技能培訓班模式,向參訓人員免費提供圖紙、牛皮和技術咨詢,并按標準價格收購成品。截至2020年,華州區館藏皮影固定資產達2億余元,從業人員超過3000人,年產值3000萬元。相關企業分別被授予“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單位”“陜西省文化產業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華州區政府以皮影產業群為依托,不斷完善皮影生產鏈、銷售鏈、服務鏈,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鞏固拓展鄉村振興。
(三)多措并舉“研學育創”,加大皮影非遺保護力度
華州皮影產業基地以保護、挖掘、傳承華州皮影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宗旨,策劃一系列皮影制作研學活動。近年來,多所大中小學校先后組織上萬名學生來華州開展皮影文化教育研學;西安交通大學、渭華干部學院等也在皮影博覽園進行現場教學;2021年,陜西師范大學設立華州皮影專業實踐課,由三名華州皮影傳承人任教;上海戲劇學院特聘一名華州皮影傳承人為皮影戲專業客座教授。與此同時,華州皮影運用非遺元素不斷設計開發文創產品,展示出東方傳統古典神韻,增強了非遺文化傳承的效果。目前,華州區被列為“陜西省非遺進校園宣傳教育基地”首批試點單位,華州皮影博物館、少華山皮影博覽園相繼被確立為“陜西省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渭南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四)創新發展皮影藝術,小皮影走向大世界
華州皮影積極采用數字多媒體輔演技術進行大膽創新。如皮影劇《喜舞迎春》融入芭蕾元素,將經典歌劇《白毛女》以皮影形式表演,現代皮影劇《復活的邁克爾·杰克遜》將傳統藝術和國際時尚元素相結合。華州皮影劇團多次赴英、法、德、日、美等國參加國際文化交流或演出活動,接待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干事諾達女士、吉爾吉斯斯坦各界代表參觀訪問。20 07年,華州皮影國家級傳承人為原國民黨主席連戰刻制了皮影;2018年華州皮影參加博鰲論壇“文化之夜”演出活動,同年參加央視戲曲春晚拍攝;2019年參加了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非遺展示交流活動,同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等在華州成功舉辦“傳承技藝 美麗中國·渭南華州皮影文化藝術周”活動,接待參觀群眾萬余人次。
三、創新啟示
頂層設計是推動華州皮影良性發展的前提。黨的十八大以來,華州區委、區政府為講好皮影故事、促進文旅融合,推動非遺產業和文化惠民縱深發展,構建了較為完備的皮影藝術保護政策和傳承體系,特別是“一村兩園”建設為皮影事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提升了華州皮影戲在中國乃至全球的知名度。
融合發展讓傳統文化變成“金山銀山”。華州區對華州皮影的系統性保護傳承,不僅推動了文旅融合和鄉村振興,還極大豐富了公共文化服務與產品供給。特別是新創作的一大批作品為傳統藝術注入時尚元素,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了當地經濟收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創新是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持續發展的基本路徑。目前,華州皮影文創產品已開發出5大類48種,多部皮影作品榮獲專業獎項,多次登上央視等各大媒體平臺。華州創新發揮“中國皮影藝術之鄉”“華州皮影中國地標產品”等文旅品牌資源優勢,結合少華山旅游、渭華起義紅色游、名人故里游等旅游資源,大力推動華州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渭南市華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