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雅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福建 廈門 361100)
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之一,在國際間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交流日益密切的當下,熟練掌握英語的人才是國家與社會急需的人才,英語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小學是學生英語學習、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在這一階段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對于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1.1 對話教學。對話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由師生之間使用英語這門語言開展交流與溝通,可以使課堂更具活力,也能在良好的氛圍中促進學生英語運用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的發展。
對話教學有著情景化、實踐性的特征。第一,情景化指的是,英語對話教學通常情況下是要在英語課堂上,借助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建立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對話語境、教學情景,幫助學生在對話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英語知識、鍛煉英語交流能力。第二,實踐化指的是,英語對話教學從實質上來看是一種互動式的實踐教學。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學生對英語比較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口頭實踐機會,同時由于缺乏語言環境,導致學生口語能力較低,存在不敢說的現象。英語對話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使用英語的機會,拉近了學生與英語之間的關系,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幫助學生從原本的不敢說到敢說并逐漸過渡到會說,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實踐能力。
1.2 對話教學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有效的對話教學,可以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能使師生、生生之間形成不同思維的碰撞,引導學生從硬性記憶逐漸過渡到深度思考,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符合素質教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英語教學中,對話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 可以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在以前,“啞巴式英語”是我國英語教學的常態,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較小,同時剛剛接觸英語,在實際教學中,通常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拼寫能力,不重視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對于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對英語存在陌生感,如果教學氛圍枯燥、乏味,勢必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與效果。而開展對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交流,從而為學生創造了互動的、平等的學習氛圍。在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下,能夠減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陌生感、緊張感,幫助學生高效率、高質量地進行英語學習。
1.2.2 可以創設英語語言環境。英語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門語言,實踐應用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在開展對話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創設對話情景,從而為學生營造了英語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受英語魅力。英語學習中,除了接收知識之外,輸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對話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輸出的機會。對話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先通過聽初步了解英語表達方式,然后進行模仿,用英語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鍛煉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英語教學過程中,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的對話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學習。
1.2.3 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由于年齡較小、心智尚未成熟、天性活潑好動等原因,小學生往往無法有效控制自身情緒。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堂伊始,學生難以從課間輕松狀態下轉變過來,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再加上教學枯燥乏味,勢必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降低學生的聽課效率與學習質量。而開展對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一問一答,這樣的方式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2.4 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需要記憶非常多的單詞、短語、句型等,難度較大、單調機械、枯燥乏味,甚至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以單詞記憶為例,以往主要依靠死記硬背,效率低下、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對話教學為學生創造了更加多元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以對話的形式學習英語,即根據對話需要有針對性地記憶單詞、短語、句型,同時在進行對話的過程中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逐漸熟練應用這些單詞、短語、句型,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1.2.5 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英語對話的過程,也可以看作是一個思考、分析、表達的過程,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開展對話教學,可以縮短學生與英語之間的距離,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為確保對話教學的有效控制,在課堂教學前,教師應掌握教學內容、了解學生特征,并以此為根據,設置英語對話情景,為學生提供對話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語言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思維屬于高級認知形式,指的是人腦概括事物、做出間接反應的過程,相比較于低級認知形式,思維的復雜性更高。思維品質指的是思維能力的特點及其表現,也被稱作智慧品質。人在思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在不同方面的特點及其差異,便構成了其思維品質。從實質上來看,思維品質是人的思維的個性特征,其可以反映個體的智力差異、思維差異。思維的主要品質包括思維的邏輯性、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靈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確定性、創造性以及預見性。從某一角度來看,學習的過程可以當作是學習如何思維的過程。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加快學習進度、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鑒于此,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培養、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1 問題引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從年齡方面考慮,小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初期階段,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不高,難以判斷知識重點,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給予正確引導,幫助學生認識所學知識點。小學英語對話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問題引導式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合理設計問題,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使學生經過推理、辨析,找到答案,這個過程中,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使學生形成健康的思維習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推理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為了做到這一點,在開展對話教學之前,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根據課文內容,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征等因素,對問題進行科學設計,并在對話教學過程中適時、適當引入這些問題。
例如,針對人教版PEP英語四年級上冊“My friends”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教師應引導學生熟悉“friend”“hair”“strong”等單詞,聽懂并理解“My friend is strong.He has short hair.”等句子。學生掌握這些知識點后,便可以開展對話教學,具體如下:教師“Do you have any good friends in your class?”;學生“Yes,Ido.”;教師“To describe your friends, then let the rest of the class guess who he/ she is?”;這樣的對話教學設計,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對話,促使學生踴躍發言,如“ I have a friend. She has big eyes and a small red mouth. She has long black hair.”
再如,在“My friends”的對話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猜猜看”游戲,即描述一位學生的個性特征或身體特征,讓學生猜猜看是哪位學生,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找到答案。如“She is short and heavy. She has a round face with two big eyes and a small nose.Guess who she is.”盡可能地精確描述,可以幫助學生縮小猜的范圍,使學生能夠快速猜出,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但如果學生不能猜出,教師便要進一步描述。
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教師應充分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個性特征、認知水平,確保設計的問題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確保對話教學質量,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3.2 增進互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英語對話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不敢大聲表達的問題,只有在教師主導下,一些對話練習才能完成,這顯然不符合“以學生為主體”這一理念的要求。面對這樣的情況,實際開展對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提供充足的時間,組織多樣化的互動活動,讓學生進行對話,體現對話教學的交流性、互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例如,人教版PEP英語小學三年級到五年級均涉及到了“Food”的相關內容,在對這方面知識進行復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已經學到的食物單詞,如“apple”“banana”“noodles”“cake”“hamburger”等,并設計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食物單詞解答問題。具體如下:教師“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A學生“My favourite food is noodles.”;教師“And you?”;B學生“My favourite food is cake.”;教師“So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cake?”;B學生“I don’t know.”;教師“Do you want to learn?”;B學生“Yes!”然后,教師引出主題“Today,let’s make a cake,ok?”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怎么取制作蛋糕,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盡量全程使用英語,并適時糾正學生的發音。
3.3 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素質教育不斷推廣、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記憶方法,其具有表格化特征,主要由符號、圖形、顏色、文字、線條等元素組成,通過多種元素的有機整合,以系統化架構將分散、瑣碎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便于學生理解知識、加深記憶。小學英語教學中,為提高教學效率、保障教學質量,應有效應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了解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降低英語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同時,對話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思維導圖,將知識重難點、思維過程羅列出來,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中的邏輯關系重構知識體系,理解、掌握知識點,這樣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例如,針對人教版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My birthday”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對思維導圖進行靈活應用。思維導圖的中心是“birthday”,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發揮聯想、發散思維,寫出與生日相關的活動或物品,如“birthday party”“birthday present”“cake”等。然后,教師引出問題:“What are you doing on your birthday?”。對話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一問題,自行構建思維導圖,根據不同人稱運用不同的系動詞,讓學生主動去查找和驗證相關知識,或者是以分組討論的形式共同探討和整理。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輔助作用,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引導、啟發與鼓勵,以有效開發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地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綜上,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的對話教學,可以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創設英語語言環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鞏固知識、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為實現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培養,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應合理設計問題引導、增進師生與生生互動、靈活運用思維導圖,以提高對話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