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曉盼
近年來,建筑火災時有發生,而引發建筑火災的主要原因是室內裝飾選材和裝修不合理。需要結合室內裝飾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制定有效的防火監督管理措施,以實現對火災的有效預防。
室內裝飾主要指建筑物內墻面、地面、吊頂、隔斷等暴露于空間表面部位的裝飾材料,其主要作用是美化室內環境,提高室內人員的舒適度。室內裝飾材料種類繁多,主要包括石膏板、塑料貼墻紙、紡織品貼墻布等,此類材料具有良好的美化作用,并可隔熱、吸音[1]。室內裝飾材料在火源或電火花作用下可燃燒,且燃燒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煙霧及有毒氣體,嚴重威脅建筑內部人員的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因此,各施工單位在進行室內裝飾施工時,需要明確影響室內裝飾消防安全的相關因素,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應對措施,做好相應的防火監督管理工作。
粘結劑在室內裝飾中應用廣泛,其主要作用是將裝飾材料牢固粘結于建筑構件表面,達到美化室內環境的效果。發生室內裝飾火災后,粘結劑周邊溫度逐步升高至200 ℃,此時粘結劑軟化,粘貼于吊頂、墻壁表面的裝飾材料掉落并燃燒,部分可燃性建筑構件完全暴露在空氣中,遇火后迅速燃燒,導致火災迅速蔓延[2]。因此,粘結劑的耐溫性能可對室內裝飾火災的蔓延產生較大影響。
部分室內裝飾材料具有可燃性,如果室內裝飾材料粘貼于不燃建筑構件表面,火災發生初期建筑構件可吸收熱量,且未發生燃燒,火災危險性偏低。如果室內裝飾構件粘貼于可燃建筑構件表面,且室內裝飾材料與建筑構件均可燃燒,火災危險性將顯著升高。因此,室內裝飾構件是否具有可燃性是影響火災蔓延的主要因素[3]。
為滿足室內照明、用電等需求,需在室內裝飾過程中敷設電氣線路,安裝照明燈具等用電設備,如果電氣線路敷設或用電設備安裝不規范,會發生線路短路、過載、漏電或接觸電阻過大等情況,從而產生電火花、電弧,導致室內裝飾材料燃燒。
部分室內裝修施工現場管理不到位,將寶麗板、木龍骨、油漆、塑料板、香蕉水等可燃易燃材料隨意堆放。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過多,用電線路私拉亂接,頻繁更換用電地點,且施工過程中需使用電焊、電鋸、切割機等設備,臨時用電負荷較大,發生火災的風險較高[4]。部分室內裝修施工現場未開展用火用電監督管理,施工人員違規使用液化氣、火爐等生活設施,煙頭亂丟現象普遍,未采取有效措施對施工現場進行防護,導致火災風險增加。
部分室內裝飾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一些施工人員甚至是臨時招募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沒有系統學習過室內裝飾方面的消防安全知識。很多施工單位未對施工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導致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存在操作不規范、隨意變更裝飾設計方案、偷工減料、不執行國家有關消防規范等問題,導致室內裝飾消防安全隱患增加[5]。
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 50222-2017)對于建筑內部裝修材料的耐火等級提出明確要求,但我國防火材料的發展相對滯后,市面銷售的合格防火建筑裝飾材料品類相對單一,部分美觀且耐火等級符合要求的裝飾材料價格偏高。部分室內裝飾施工單位為提升經濟效益,選擇耐火等級較低、防火性能不佳、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導致消防安全隱患偏高[6]。
為有效預防室內裝飾火災,妥善處理消防安全與室內裝飾效果間存在的矛盾,相關單位需要結合設計方案、美觀度要求、消防安全要求,選擇難燃或阻燃性材料;消防救援機構、住建部門需要加強室內裝飾材料監督管理,確保各類材料滿足消防安全要求,并指導室內裝飾企業合理選用各類材料,以確保消防安全。選擇室內裝飾材料需注意以下幾點。
(1)吊頂。室內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吊頂需選擇非燃燒材料,如石膏板、輕鋼龍骨等,其他部位的吊頂或面積較小的吊頂可選擇燃燒性能達到B1 的難燃材料,但需保證耐火極限達到0.25 h以上。若吊頂局部需設置曲面或雕刻,則可在對應區域設置輕鋼龍骨夾板,板材雙面均需進行防火處理。針對面積偏大的吊頂,需在內部設置分隔。若吊頂內部設有管道,則需封堵管道穿過墻體產生的孔洞。
(2)墻面。墻面裝飾需選用燃燒性能達到B1 級或以上難燃裝飾材料,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區域墻面應避免采用鏡面玻璃,以避免影響人員疏散。
(3)隔墻。若室內面積較大,則需要采用隔墻分隔。為確保消防安全,需選用難燃膠合板、裝飾吸聲板、礦棉板、石膏板等燃燒性能達到B1 級或以上的非燃燒材料作為建筑裝飾材料。
(4)地面。地面整體面積較大,為確保消防安全,應選用燃燒性能達到B1級或以上不燃裝修材料。目前,部分廣播電視樓機房、計算機房、電信通訊樞紐樓采用活動與固定相結合的地板,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隱患,建議采用鋁制金屬地板等非燃燒材料,以確保建筑內部消防安全[7]。
(5)阻燃材料。室內裝飾中需要合理應用阻燃材料,以確保室內消防安全。目前,廣泛應用的有機阻燃材料主要包括氮系、溴系、紅磷及化合物,無機阻燃材料主要包括氫氧化鋁、氫氧化鎂、三氧化二鋁及硅等。
電氣安裝是室內裝飾的重要環節,如安裝不當可能導致火災發生,因此需要加強電氣安裝過程中的防火監督管理,以確保室內裝飾消防安全。具體開展電氣安裝過程中,需把握如下要點。
(1)導線敷設。施工人員需嚴格依據國家標準完成導線敷設,選用負荷量符合實際和質量合格導線,可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采用暗敷穿管等敷設方式,導線接盒需妥善封閉,導線不得穿入或穿越風管。
(2)安裝空調系統。空調系統中需采用A 級不燃的消音、保溫材料為風管材料[8]。風管穿過防火隔墻、樓板、架空地板等區域的出風口需設置阻火閥門,關閉阻火閥門后需發出聲光信號。空調系統中需安裝自動化裝置,發生火災后可自動完成排煙系統切換,并可自動停止風機運行。空調系統中的過濾空氣裝置需選用不燃材料,確保其在火災發生狀態下不產生各類有害物質。如果空調系統需要應用電力熱裝飾,應在其中設置風機連鎖結構,以確保停止運行狀態下電加熱裝置及時斷電。
為確保消防安全,消防救援機構需指導室內裝飾企業安裝各類消防設施,以促進室內裝飾與消防設施的有效銜接。
(1)室內消火栓。消火栓需安裝在消防箱內部,消防箱箱體需符合設計規范的基本要求,消火栓高度控制在距離地面1 m ~1.2 m 即可,出水方向需朝向外側,且與消防箱墻面保持垂直。為提高消火栓安裝的美觀度,可采用暗裝模式,周邊空隙刷白并封堵,以避免破壞踢腳線的完整性。
(2)消火栓箱。室內暗裝消火栓箱過程中,需控制裝飾門框頂部與消防栓頂部距離為15 cm ~25 cm,以避免裝飾門發生變形等質量問題。消火栓箱合頁需采用明合頁,裝飾門表面需標注消火栓圖案。
(3)噴淋系統。依據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自動噴水滅火設計規范》(GB 50084-2017)《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1-2017),噴頭與墻面距離需要控制在0.6 m~2.2 m,噴頭間距控制在2.4 m ~4.5 m,施工初期需準確定位噴淋點,完成安裝后需調整噴淋點,以確保其位置準確[9]。
室內頂面造型與消防噴淋間距離需控制在500 mm 以上,吊頂標高應與暗式噴淋頭標高處于相同平面,以有效隱藏噴淋頭。
(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主要包括防火閥、排煙閥、排煙機、手工報警按鈕、消防栓按鈕、感溫探頭及感煙探頭等,其中感溫輻射范圍需達到7.2 m ~11 m,感煙輻射范圍需達到11.6 m ~18 m。自動報警系統安裝過程中,空調送風口與探測器間距離需控制在1.5 m 以上,探測器與煙感間距離需控制在300 mm 以上。
火災報警控制器安裝過程中,需控制其底邊與地面距離為1.5 m,正面操作距離需大于1.2 m,聲光報警與頂板距離控制在20 cm,與地面距離控制在1.8 m以上。手動報警裝置不得安裝于柜內,以避免影響消防驗收。疏散指示標識下緣與地面的距離需控制在2 m ~2.5 m,不同標識間距需控制在20 m 以上。
(5)擋煙垂壁。擋煙垂壁需要采用不燃材料,與頂棚距離需要控制在500 mm ~800 mm。
為確保室內裝飾消防安全,政府部門及消防救援機構要積極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活動,發放消防安全知識手冊,張貼消防安全標語,深入室內裝飾企業開展消防安全知識講解,并通過電視、廣播、移動端新媒體平臺等宣傳消防安全知識,普及室內裝飾材料防火技術、室內裝飾消防安全法律法規等知識,以此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圍,切實增強室內裝飾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使其能夠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合理選用室內裝飾材料,規范完成電氣安裝,實現對室內裝飾火災事故的有效預防。
消防救援機構需連同住建部門定期組織裝修設計人員、室內裝飾施工人員分批次接受消防安全培訓,為其講解室內裝飾法律法規,介紹防火技術,培訓后對相關人員進行考核,考核成績合格后發放上崗證,全部人員均持證上崗,以確保消防安全。消防救援機構也需連同住建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等清理整頓所在地區的室內裝飾施工隊伍,取締無職業資格、營業執照及相關資質的企業及個人。消防救援機構也需連同住建部門對施工現場進行不定期抽查,如發現違規操作及消防安全隱患,需采取處罰措施,以提高室內裝飾企業及施工人員對消防安全的重視程度。室內裝飾施工結束后需報請住建部門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屬于公眾聚集場所的單位需報請消防救援機構辦理消防行政許可手續,檢查合格后方可營業。
杭州水聲餐廳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西塘河臺灣美食街,建筑面積總計為1 100 m2,室內裝修面積為1 100 m2,共設有3 個疏散樓梯。該餐廳消防設計遵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基本原則,嚴格依據相關規范制定消防設計方案,主要消防設施包括應急疏散指揮系統、消火栓系統、應急照明系統等。
消防救援機構對該餐廳施工企業及施工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指導其合理選用室內裝飾材料。該工程頂棚裝飾材料為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燃燒性能等級為A 級。墻面裝修材料包括青石板、木飾面板、乳膠漆,燃燒性能等級分別為A級、B1 級、A 級。地面裝飾材料包括地磚、青石板、不銹鋼,燃燒性能等級均為A 級。固定家具包括不銹鋼、玻璃、木飾面板、木工板,燃燒性能等級分別為A 級、A 級、B1 級、B1 級。該工程采用框架結構,總體耐火等級為一級,并設置消火栓系統、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等,以確保內部人員安全。
消防電氣安裝過程中,探測器均采用吸頂安裝模式,各個模塊均安裝于配電柜外部。吊頂內部安裝分線盒,并利用鋼管保護探測器導線。部分消防報警器位置與燈具存在沖突,施工人員根據消防要求適當調整。該工程中應急照明線路均采用專用回路,應急照明燈需在火災發生后持續穩定供電30 min 以上。
室內裝飾存在諸多消防安全隱患,主要表現為室內裝飾材料燃燒性能等級不達標、室內裝修電氣線路敷設安裝不規范等。相關部門需加強室內裝飾現場的防火監督管理,指導室內裝飾企業合理選擇室內裝飾材料,規范完成電氣安裝,加強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及監督管理,以實現對室內裝飾火災的有效預防,最大程度保證各類建筑室內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