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維 蔣 琪 胡成魁 黃寶偉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居住空間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房屋建筑依舊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屋面滲漏問題,對房屋使用壽命與功能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1]。因此,在實際房屋建筑建設期間,各施工單位必須高度重視房屋建筑的整體施工質量,合理運用防水施工技術及防水材料,不斷提高房屋建筑的防滲透性能,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居住空間和舒適的生活體驗。
防水工程作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本組成內容,其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著房屋建筑后期投入后的使用壽命與整體性能,特別是屋面部位的防水作業是整個房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一般而言,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本身就是一項兼具復雜性與專業性的綜合工程,需要相關施工人員綜合考量各個層面的不穩定因素,根據不同房屋建筑的實際情況和建設要求做好房屋的防水處理工作[2]。同時,由于屋面防水工程大多處于房屋建筑結構的外層,很容易受雨水侵蝕或因不可抗力導致防水層破損的情況,不僅不利于保障房屋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還可能會因雨水滲透問題而誘發房屋建筑電線老化、短路的情況,給居民的日常生活埋下安全隱患。因此,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根據工程項目所處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屋面防水施工方案,明確屋面防水施工要求,規范各項施工工序與操作流程,并充分利用各種類型的防水施工技術,確保屋面防水工程能夠滿足房屋建筑的建設需要[3]。
房屋建筑工程中屋面找平層的施工作業尤為重要,需要相關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房屋建筑施工情況與整體結構制定科學合理的找平施工方案。
首先,由于不同材料的防水性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施工人員在實施房屋建筑找平層施工作業時,應根據房屋建筑屋面的防水要求及防水層的使用年限,合理規劃屋面找平層所用的材料,通常選用C20 細石混凝土、水泥砂漿等常見材料,在此基礎上還應合理控制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的鋪設厚度。其中,混凝土的鋪設厚度需要控制在30 mm ~35 mm,而水泥砂漿的厚度基本需要在25 mm 左右,以保證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質量。
其次,建設單位必須結合房屋建筑屋面的施工現狀,確認屋面找平層的排水坡度并采用切實可行的處理措施,將找平層排水坡度控制在3%以上,天溝與檐溝等部位的縱向找坡率需控制在1%以上且溝底的水位落差不得低于200 mm。若屋面找平層的具體排水坡度未達到上述規范標準,則很可能使房屋建筑屋面的排水效果大打折扣[4]。
最后,為進一步提升房屋建筑屋面的排水性能,還應規范完成節點位置的處理工作。針對房屋建筑屋面一些較為特殊的位置,如女兒墻、屋面防水層以及變形縫等部位應使用瀝青防水卷材進行防水處理,并且防水層圓弧半徑應控制在100 mm ~150 mm,還要做好房屋建筑屋面結構中凹槽部位的封堵處理工作。
2.2.1 瀝青卷材防水施工技術
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時,要想充分發揮瀝青卷材防水施工技術的作用,必須嚴格按照以下工序進行施工。
第一,做好基層清理工作。運用瀝青卷材防水施工技術時,施工人員應及時清除基層殘留的水泥砂漿、灰塵與油漬等附著物,并抹平一些凹凸不平或殘缺破損的部位,同時確保基面始終處于干燥狀態。
第二,做好瀝青卷材的裁剪工作。嚴格按照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圖紙將瀝青卷材裁剪至適當尺寸,然后在基層表面均勻涂抹環氧改性瀝青、冷底子油等處理劑,以此來達到增強基面找平層與防水層結合效果的目的。
第三,做好卷材的整平處理工作。施工人員應根據房屋建筑的實際情況選擇沿垂直或平行屋脊的方向平鋪防水卷材,并科學選用木杠等工具擠壓、整平防水卷材層。
第四,做好卷材鋪設厚度的控制工作。在具體的施工作業過程中,針對不同防水等級的房屋建筑工程應合理控制卷材的鋪設厚度。例如,對于防水等級在Ⅰ~Ⅲ級的房屋建筑工程,可選用冷粘法或熱熔法鋪設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在Ⅰ級屋面中需鋪設3 道以上的瀝青防水卷材,并且卷材厚度需要控制在3 mm 以上;在Ⅱ級屋面中需要鋪設2 道瀝青防水卷材,卷材厚度應該保持在3 mm 及以上;而在Ⅲ級屋面防水施工過程中,只需鋪設1 道瀝青防水材料即可,并盡可能使卷材鋪設厚度在4 mm以上,以此確保房屋建筑屋面的防滲透性能。
2.2.2 剛性防水施工技術
剛性防水施工技術主要是指為達到房屋建筑屋面防水目的,對建筑屋面進行現澆細石混凝土操作的一種防水處理手段,該施工技術通常適用于防水等級處于Ⅰ~Ⅲ級的房屋建筑項目。并且由于其本身具有結構穩定、簡單易操作等技術優勢,因而是我國早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見的一種屋面防水施工技術。但是在房屋建筑使用后期,剛性防水層易因外部氣候環境變化而產生裂縫,進而難以保證房屋整體結構的抗滲透性能。此外,這項技術具有較強的應用局限性,不適用于屋面坡度較大或保溫層分布過于松散的房屋建筑工程。
2.2.3 涂抹類防水施工技術
涂抹類防水施工技術是通過在房屋建筑屋面上均勻涂抹由高分子合成材料制作而成的防水涂料來達到提高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效果的目的。首先,要在屋面板縫內嵌填適量的膠泥、油膏、增塑劑以及穩定劑等填充物,然后采用冷嵌法或現場熱熔法進行施工[5]。其中,采用冷嵌法進行填縫作業時,要求施工人員將塑料油膏、瀝青油膏等直接填充至屋面板縫中;而采用現場熱熔法進行填縫作業時,需要施工人員預熱膠泥、油膏等材料,待其達到一定溫度后再將這些填充物澆灌到屋面板縫中冷卻固化。其次,施工人員要在房屋建筑屋面均勻涂抹防水材料,具體可結合工程項目實施情況靈活選用噴涂、涂刷以及人工涂抹等多種方法,以此來保證防水材料涂抹作業的規范性與科學性。最后,相關技術人員不僅要及時檢查防水材料的涂刷質量,還應定期測量房屋建筑屋面防水層的涂刷厚度,在有效防范屋面防水涂膜層翹邊、褶皺與鼓泡等質量問題的同時,有效規避防水涂膜層在固結硬化前因人員行走踩踏而造成的受損現象,從而更好地保障房屋建筑屋面的防水施工效果。
為進一步降低外部環境因素對房屋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效果的負面影響,要求施工單位通過在找平層與防水層間設置隔離層的方式來達到消除溫度應力與結構變形作用力對屋面防水層的影響。施工人員既可以在找平層上方涂刷冷底子油或環氧改性瀝青作為隔離層,又可以直接在屋面找平層上方鋪設0.4 mm 厚的聚乙烯膜與2 mm 厚的瀝青防水卷材作為隔離層,進而不斷增強房屋建筑屋面隔離層的防水性能,從根源上防范因油膏老化或卷材破損而引發的房建工程屋面滲水和滲透問題。
房屋建筑屋面防水工程建設期間,要想避免屋面防水層在使用期間因外部環境影響而發生干縮變形或裂縫問題,就需要靈活運用分格縫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屋面的支撐端、轉折位置、防水層與突出層交界位置以及其他特殊部位分別設置適量的分格縫,同時分格縫要與屋面板縫對齊。此外,施工人員應根據房屋建筑屋面的整體結構和防水要求,合理控制防水層厚度與分格縫深度,科學設置各分格縫間距。在此基礎上,還應使用油膏、油氈以及瀝青等防水材料填充分格縫。通過上述施工手段,從根源上規避因混凝土結構干縮變形、溫差變化而導致的防水層裂縫問題,進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屋面的防水施工質量。
要想強化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必須做好各種防水材料的采購及質量驗收工作。
一方面,在各種防水材料采購過程中,采購人員應從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所需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采購成本、耐腐蝕性以及環境適應能力等多個維度入手,深入市場展開全方位、系統化的調研活動,優先選擇業界聲譽高與產品資質過硬的防水材料供應商。同時,采購人員既要關注各種防水材料的購入價格及整體性能,又要綜合評價材料質量,并在相同質量條件下選用性價比與綜合評分較高的防水施工材料。例如,相較于傳統的瀝青防水卷材,SBS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具有低溫抗脆裂、高溫不流淌等優勢,將其應用到溫差較大或強輻射區域的房屋建筑工程中,不易出現屋面防水卷材老化腐蝕或收縮破損的現象,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
另一方面,完成防水材料采購工作后,建設單位還應重點關注材料的進場及質量檢測工作,具體可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復檢所采購防水材料的外觀質量、規格型號、產品質量檢測報告以及廠家生產許可證等文件,及時退回存在質量缺陷的不合格防水卷材,有效防范因防水材料不佳而引發的屋面施工質量問題,切實保障房屋建筑的使用安全。
由于房屋建筑屋面是最容易受外部環境侵蝕的部位,因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必須全面提升房建屋面的防水設計水平,結合房屋建筑工程所處區域的自然環境及氣候條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水施工規劃。
首先,設計人員應秉承因地制宜、以防為主、防排結合的設計原則,充分考慮房屋建筑的功能需求與屋面防水等級要求,并全面勘查房屋建筑的實地情況,深入分析影響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性能的關鍵因素,選擇最符合該工程項目的防水施工設計方案。
其次,設計人員需要精準把握各種防水材料的性質,根據房屋建筑所處區域的環境氣候科學選用防水材料,合理安排設計任務,盡可能減少房屋建筑屋面的滲透問題。
最后,在正式施工前,為妥善應對房建屋面防水施工過程中的突發狀況,建設單位還應組織圖紙會審工作,重點檢查女兒墻、預留孔洞等特殊部位建筑結構規格尺寸是否符合設計標準,施工圖紙是否存在作圖格式不規范、標準信息錯漏等問題,更好地保證屋面防水施工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考慮到不同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設標準、整體結構、質量要求以及使用功能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若只使用相同的防水施工技術和防水材料,不僅很難滿足房屋建筑工程的屋面防水需要,還可能導致屋面防水層使用效能的浪費。因此,建設單位需積極推行屋面防水工程分級制度,嚴格按照相關部門的規章機制及技術規范,將不同工程項目的屋面防水等級劃分成Ⅰ~Ⅳ級。其中,Ⅰ級防水適用于特殊屋面防水要求的房建工程,需設置3 道及以上的防水層,使用年限25 年;Ⅱ級防水基本以高層房建工程為主,需設置2 道防水層,使用年限為15 年;Ⅲ級防水大多用于普通房屋建筑,防水層使用年限為10 年;Ⅳ級防水則用于非永久性建筑,只需設置1 道防水層,使用年限為5 年。
為進一步強化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及時識別并解決房屋屋面施工期間的安全隱患,需要重點加強施工現場的全過程監督管控。
首先,在房屋建筑屋面防水作業正式實施前,建設單位應準確把握施工現場的天氣變化情況,盡量避開雨季或惡劣天氣施工。
其次,建設單位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及管理體系,并成立專門的建設監理機構或監理小組,由專業管理人員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的各項事宜,重點檢查具體施工工序是否與技術方案要求保持一致。
再次,應全面推行自檢、互檢和專檢機制,不定期開展隨機抽查工作,及時糾正施工環節中隨意篡改工藝步驟、違規操作等不規范施工行為,確保屋面防水的各項施工作業得以規范、有序開展。
最后,在屋面防水施工作業完結后,建設單位不僅要貫徹落實房屋建筑屋面防水工程的養護工作,有效避免保護層受損或開裂現象,還應在房屋建筑進入使用期后進一步加強對屋面落水口、排水溝的監管力度,并及時清理該區域雜物,最大限度保證房屋建筑屋面排水順暢。
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尤為重要,是現階段保障房建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的關鍵舉措。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間,建設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建筑屋面的防水施工作業,并結合房屋建筑項目所處區域的實際情況與性能要求,靈活運用與之匹配的防水施工材料及施工技術,不斷提升房屋建筑的防水防滲透性能,最終實現房屋建筑工程整體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