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
(山西八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社會中、城市中的建筑施工項目數量開始逐漸增多。在建筑施工管理環節,重點內容就是混凝土施工管理,原因在于作為工程建設基礎材料之一的混凝土,其質量優劣往往會直接影響工程施工質量和建筑結構安全性,也可以說混凝土施工會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影響,其與建筑結構抗震性、安全等級、使用壽命等密切相關,同時也會給施工周期、施工成本等帶來直接影響。所以,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開展時,必須要在混凝土施工管理方面提高關注,基于投入管理力度的加大,對其關鍵技術進行關注,并借助各類質量監管力度的加強,進而通過多管齊下、多措并舉的方式,為混凝土施工和質量管理、預期效果的實現提供保障。
首先,作為混凝土混合料中重要材料之一的水泥,在混凝土物料具體制備中,應與施工澆筑要求的抗壓強度相結合,基于不同強度等級標號水泥的選用,為混凝土施工后的強度達標提供保障[1]。而針對建筑主要承重部位來說,混凝土配置的過程中,要與測試結果相結合科學選用水泥抗壓標號。
其次,混凝土物料配置過程所選骨料強度及粗細度、吸水率等與混凝土強度直接相關,所以要以施工強度為參照依據,確保所選骨料符合施工要求,避免因骨料選擇不當而影響混凝土強度。尤其是要在骨料粗細度及顆粒粒徑方面提高關注,原因在于該方面參數與骨料、水泥漿體粘結強度密切相關。粗骨料選擇的過程中,應科學檢測骨料質地及顆粒度含量等多方面參數信息;細骨料選用的過程中,因骨料顆粒度小,所以應對骨料細度模數及含泥量等進行重點檢測。
最后,使用添加劑能夠使混凝土物理化學特性、功效得到有效改變,以建筑施工強度為參照依據,基于恰當添加劑的選用,利于混凝土抗壓強度及質量的有效提高;與此同時,也能使水泥使用量、施工成本切實減少,并保障工程施工節能降耗目標有效實現?;炷翝仓埃瑧囼灆z測選用添加劑的性能,以檢測報告為參照依據,在添加劑使用量配比及攪拌時間等方面進行嚴格把控,為添加劑均勻拌合提供保障?;旌贤繑嚢璧倪^程中,較為重要的介質就是水,而攪拌混凝土環節所選用的水需嚴格檢測其酸堿度及抗腐蝕性,使混凝土攪拌中應用高酸度工業循環水的現象要切實規避。
混凝土施工中,要為原料配合比的合理性提供保障,具體配制混凝土物料的過程中,應以規范要求為參照依據,科學選擇混凝土的構成材料,并為配比科學性提供保障?;炷僚浔冗^程,不僅要在常規配合比要求方面進行考量,同時也要與建筑工程實際情況和具體環境條件相結合,為配比理想化提供保障。此外,要在施工現有條件、施工進度及成本等多方面要素上進行綜合考慮,確?;炷恋呐渲酶侠?、更經濟。在配比控制過程,應注意混凝土集料實際含水量可能和理論值之間有誤差存在,所以應對實際測量的含水量進行參考,在混凝土摻水量方面進行合理調節,以此確保最大限度發揮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優勢。
混凝土物料包含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及骨料、水、外加劑,而在各種原材料方面加強控制力度,不僅能輔助混凝土施工技術優勢的充分發揮,同時也能從根本上、源頭上保障混凝土施工質量。對此,混凝土施工、尤其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要在材料質量方面進行嚴格把關?;诳茖W配比為前提,注意水泥使用量的有效降低,提升石子用量,并保障粉煤灰及添加劑的科學配比,在此基礎上,以施工標準為參照依據,將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把控好[2]。除此之外,也要注重混凝土溫度的嚴格把控,尤其是在碎石澆水環節,要為施工環境通風良好、溫度適宜提供保障,如此才能使混凝土澆筑質量有效提升,確保大體積混凝土的開裂現象得到有效預防。
混凝土物料配合好的情況下,就要開展攪拌操作。該環節需要施工人員以先后順序為依據進行材料的投放,一般石子、水泥在前,砂、水在后,而在需要增加其他材料的情況下,注意用量的提前明確,并和集料一同加入,同時保障攪拌的充分性。攪拌過程,往往會嚴格要求攪拌時間,一般來說,在持續攪拌1min以上的情況下,才能為各集料的充分攪拌提供保障。具體攪拌過程,要想達到攪拌的最佳效果、為混凝土物料與施工標準相符等提供保障,應與抽樣檢查相配合,基于各指標明確合理為前提,方可在具體施工中得到應用。
混凝土施工中,澆筑技術往往會嚴重影響混凝土質量。在混凝土澆筑過程,要在以下10個方面提高注重程度,具體如下:①澆筑作業具體開展的前期,應重視鋼筋型號及數量、綁扎情況的仔細核對,為鋼筋各方面參數信息與模板位置及尺寸等指標匹配提供保障。②考慮到建筑結構的構造特征有所不同,要選擇最恰當、最合理的混凝土澆筑方式,這一過程不僅要為混凝土強度達標提供保障,同時也要盡可能減小混凝土縫隙[3]。③墻柱模板支設完畢,瓦工及時使用水泥砂漿堵縫,并對模板澆水濕潤,杜絕漏漿。④在混凝土澆筑前,要對模板中的夾雜,垃圾泥土及鋼筋上的泥土進行全面清理,保證混凝土整體質量。⑤在混凝土澆筑前,要檢查混凝土墊塊質量、數量、位置以及安裝的可靠性。⑥混凝土澆筑前墻柱根部應先鋪設30~50mm同標號減石子砂漿混凝土,并用鐵斗存放,隨時用鐵鍬入模,確保新舊混凝土充分連接,防止跑漿。⑦為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產生離析現象。澆筑混凝土時控制混凝土自由落體高度不超過2m,超過2m時應使用串筒。⑧澆筑混凝土時控制每層的澆筑高度不超過500mm,澆筑時應使用規劃好的澆筑高度。⑨具體澆注環節,應注意有無鋼筋或模板變形問題的及時查看,在上述問題出現的情況下,要進行針對性處理。⑩澆筑施工環節,要連續開展澆筑作業,為混凝土結構的完整性提供保障。
混凝土施工中,振搗施工技術也尤為關鍵?;炷琳駬v的目的在于將混凝土中多余的空氣及時排出,也能為混凝土更好地填充到模板中提供保障,使混凝土氣泡或局部缺失風險得到規避?;炷琳駬v過程,第一,振搗中要注意模板及支架時刻觀察,為其無變形問題提供保障,并在數據偏差調整方面加強控制力度。第二,注重振搗點的均勻、合理布設,為混凝土能夠得到充分振搗提供保障[4]。第三,振搗過程,要以上下層混凝土的充分振搗和融合為目標,使其裂縫風險切實減少。第四,振搗中,注意振搗時間的科學把控,原因在于振搗時間過短的情況下,會導致振搗效果隨之降低;而在振搗時間過長的情況下,混凝土離析及翻漿等問題也會由此引發。通常情況下,在混凝土下沉速度變慢且無明顯氣泡出現的情況下意味著達到了理想的振搗效果。
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混凝土養護,而混凝土養護也與混凝土施工質量密切相關?;炷琉B護的目的在于確保混凝土硬度及強度有效提高,一般來說常規養護是以灑水為主,而針對澆筑后及振搗后的混凝土來說,應借助塑料布進行覆蓋處理,使其水分流失現象切實減少,進一步濕潤混凝土表面的同時,使混凝土內外溫差切實減少。有效保證混凝土養護工作的積極開展,利于混凝土結構強度及耐久性、抗開裂能力的有效提高。具體養護工作開展時,應以施工季節及施工水泥特征、混凝土澆筑方式差異性為參照依據,確保選擇的養護方式最恰當,加之最佳養護時間的科學確定,如此才能為養護效果的最大限度提高提供保障。
對于建筑工程來說,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工作開展時,應注重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的積極構建,跟隨該管理體系的科學指導,才能保障質量管理工作在混凝土施工的各個方面貫徹落實。具體來說,應以施工現場情況為參照依據,將各施工環節施工標準的確定工作科學做好,在此基礎上,將詳細的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檢查機制積極建立出來,為施工管理的精細化提供保障[5]。與此同時,也要注重全過程動態化施工質量管理的大力推行,確保施工監管全面化、高效化特征充分凸顯。質量管理環節,也應與有效獎懲機制相配合,引導、督促作業人員科學規范開展施工作業,基于施工作業人員規范作業積極性的有效提高,切實規避因施工人員造成的各種施工質量問題。對于各施工環節來說,都應設置對應的施工標準及監管要求,使施工作業得到精準規范的同時,確保各環節施工作業與標準要求相符,為混凝土施工質量提供多方面的保障。
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環節,要想從根本上保障混凝土施工質量,就要在材料的選用方面提高關注程度,確保管理工作能夠從源頭上做好。原材料使用監管加強的過程中,應以既定要求為參照依據,注重原材料的科學選擇,同時為其科學配比提供保障。如混凝土摻拌比確定的過程中,因該方面內容會嚴重影響混凝土自身承受能力,而對于一些道橋混凝土施工來說,其摻拌比和高層建筑之間存在明顯差異,甚至原材料構成方面的差異也十分突出,所以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來科學確定混凝土摻半比。在原材料監管工作開展時,應從多方面進行,如要確保混凝土攪拌中使用的水是以自來水為主;水泥或骨料選擇的過程中,應以具有良好資質的生產企業為主。總而言之,只有在原材料使用監管方面加強力度,才能為混凝土施工質量提供根本上的保證。
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工作開展時,要在新技術的應用方面提高注重程度。受施工模式及固化管理思維等因素影響,傳統建筑施工管理過程并不會產生明顯的經濟、社會、生態等效益。而在技術創新應用方面提高關注程度,進而基于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作用的充分發揮,能夠高效開展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工作,也能進一步保障工程施工質量。如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將企業管理系統積極構建起來,并共享各類建筑施工信息,此時能科學匹配各施工工序,也能為各工序的精準銜接提供保障,利于施工中現存問題的及時挖掘和針對性解決,此時不僅能夠提高管理實效,同時也能大幅降低成本損耗[6]。
在混凝土施工中,與混凝土施工質量直接相關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施工人員素養水平。從當下我國一些建筑工程施工情況來看,施工人員多以農民工為主,所以施工隊伍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較為缺失,素質水平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面對此種情況,必須要在施工人員的培訓方面加強力度,要定期組織施工人員積極學習專業知識和先進技術,幫助施工人員專業技能水平有效提高,如此才能為混凝土施工質量提供保障,也能在施工中有突發狀況發生時,施工人員能夠及時、冷靜應對和有效解決,為施工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加強過摻拌比程監控的過程中,應通過質量監督及檢查小組的積極組建,在施工過程的監控方面進行強化,為施工質量提供保障的同時,在監控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可及時糾正使后續返工等現象得以規避,也能進一步規范施工。需注意,施工前相關建筑施工企業要明確要求施工具體操作,施工中貫徹落實相應的操作指導,并以施工經驗、教訓為依據分析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及事項,特別是要嚴格監控重點施工內容和關鍵部位,避免存在疏忽大意的現象。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及質量管理存在的顯著特征就是系統化、綜合性,與多種技術和多方面內容密切相關,同時涉及的利益主體較多,所以要引起重視。在建筑施工質量管控工作逐漸趨于嚴格化發展的背景下,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開始越來越關注混凝土施工技術和質量管理工作,此時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在管理中把控源頭,基于過程管理的高度重視,將健全管理機制積極建立起來,并在具體施工技術應用和施工作業開展中貫徹落實管理細則內容,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確保理想質量管控效果有效實現,如此才能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穩定性、工程建設總體水平奠定可靠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