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柏辰
(重慶國際投資咨詢集團有限公司,重慶 400000)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就呈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趨勢,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一系列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在這些問題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環境污染問題,其成了我們如今探討的焦點,我們應當沉思的是:在經濟增長的背后不應該付出嚴重的環境代價,如今,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我們對環境的掠奪也越來越嚴重,我國地大物博,我們必須要依靠能源來發展國家,這就要求我們盡量的采取低碳環保的措施,而建筑行業在我國的產業發展中占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發展低碳環保的建筑行業是大勢所趨。但是,令人惋惜的是當前一些地產開發商并沒有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也沒有意識到資源的稀缺,資源的浪費,貪圖眼前利益,環境污染事件會頻頻發生[1]。
若干年以前,我們就提出過低碳環保的口號,在生活中要時刻堅持低碳環保原則,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建設綠色、低碳、環保的建筑也是我們努力發展的方向。那么,什么是低碳環保節能建筑呢?低碳環保節能建筑是指將現存的資源和能源高效地整合在一起,用最小的經濟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并且對環境造成最小的傷害,最終的目的是以最小的成本給人們提供最優質、最安全、最環保的居住環境。更專業的講,低碳環保節能建筑是一個集節約能源資源為一體的工程,并且以綠色的、無污染的理念貫穿于整個建筑當中。低碳環保節能建筑不但給人們提供了舒適又健康的生活環境,而且在這個環境當中,讓人們感受到了溫暖。低碳、環保、節能的綠色建筑就是在探索人與自然的和平相處,以及人與自然的動態平衡關系,創造出更能維系人與自然和平相處的居住空間。建筑業在我國產業鏈中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筑業能否做到綠色發展是我國經濟能否進行高效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我們應該轉變原有的思想觀念,轉變原有的發展模式,積極貫徹國家的低碳環保號召,將低碳環保的建筑理念運用到建筑當中。我們都知道建筑最大的價值就是為我們提供更優良的居住場所,滿足我們居住的需求,如今,建筑不僅要滿足我們居住的需求,還要在節約能源的基礎上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環境[2]。
低碳建筑的意義是在整個建筑過程當中盡可能的提高所有能源的利用率,從而降低有害物質的排放和粉塵的污染。在建筑過程當中,難免會有粉塵污染和固化物的污染,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們生活中的一半的廢棄物品是由建筑施工產生的,空氣當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也來自汽車尾氣和建筑的廢棄物的排放,而且建筑的廢棄物占比高達40%。所以,低碳環保的建筑是當今建筑設計中的核心向導[3]。低碳建筑如圖1所示。
低碳環保的設計理念是以目前我國生態狀況下的發展形勢來決定的,建筑行業在生態環境保護中有較大影響,所以,政府職能部門必須要對建筑建設項目進行監督管理的,包括監督設計和監督施工,要確保各項建筑工作的開展可以滿足低碳環保的規范指標。然而對比國外比較完善的低碳建筑體系,我國低碳建筑設計還處于發展中的狀態,主要問題呈現在兩個方面:①從政府監督部門來看欠缺規范的制度,低碳建筑設計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去摸索與實踐,建筑建設中有害氣體的排放值是需要消耗時間進行統計的,因此,無法確保統計值的精準性,進而無法為低碳環保的設計提供出精確的數據。②低碳的建筑理念與實踐還存在很多矛盾點,大多數的開發商會以低碳建筑為噱頭宣傳,然而在實際的建設當中,并未進行低碳環保的設計與應用,促使建筑建設的實際與低碳環保理念不符,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低碳環保理念的實現[4]。
將低碳環保的理念融入建筑設計當中,首先應該從建筑物本身入手。根據其相應的特點,在施工中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針對建筑物的外形進行改造,使其實現靈活化,多元化,經過改造的建筑物,要充分利用其可再生資源,這些設計與改造,既節約了資源,又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建筑物使用了大量的可再生資源后,這樣就減少了對周邊環境的破壞,這樣,無論是空氣質量還是環境質量,都有一個新的提高。其次是建筑外形的改造,可以大大增加空氣的流通效率減少環境的污染,但是,仍然值得我們重視的是,在設計建筑外形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室內的制冷與供暖,只有在雙方協調的情況下才能真正的做出低碳環保的方案,才能真正的設計出低碳環保的好建筑[5]。
3.2.1 自然光設計
在建筑設計當中要求以低碳環保為宗旨,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資源與能源,要有效地提高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使用,控制建筑設計成本,實現建筑低碳環保的目標,例如:在設計某一玻璃窗當中,由中空玻璃搭配斷熱鋁合金為主要材料制成,中空玻璃具有低輻射性,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室內接觸更多的自然光照,達到照明效果,從而使建筑設計方案能夠創造更多的綜合效益。另外,在建筑物的屋面基層位置可以安裝太陽能裝置,例如:太陽能熱水器,其不但滿足了對建筑物的使用需求,而且大大增加了太陽能的利用率,而且會提升建筑物保溫隔熱的功能,這樣利用太陽能就能實現建筑物照明,從而實現了低碳環保的設計理念與目標。再如:在地下車庫的建設當中,設計人員應該在車道位置設有采光井,且采光井的面積距離基本是相同的,在地下車庫設計采光井不光可以引入大量的自然光,同時還能提高地下昏暗的采光性,通過采光井還可以達到自然通風的效果,在車庫的死角轉彎處還應該設計led照明燈,這樣的設計才會實現真正的低碳環保。經研究表明在一高層建筑中采用采光井設計的地下車庫,實驗后得出的結論是:地下車庫空間采光系數均值為3.95%。遠遠超過國家規定的2.2%最低限值。因此,地下采光井的效能可以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6]。
3.2.2 自然通風設計
在建筑低碳環保設計過程中,我們應該少使用耗能的制冷制熱設備,多用自然環境的方式使空氣流通,從而改善室內空氣環境。并以節能環保的設計效果展現在人們面前,例如:在高層建筑物建設當中,設計人員測算了建筑物在地風速平均值為3.3m/s,風速放大系數介于0~1.5之間,建筑立面前后壓差超過2Pa,結合當地的地理情況,夏季以東南風為主,為了有效的避免因為建筑物遮擋造成的風不能進入庭院,不能有效的散熱,因為,此項建筑的主體為庭院式建筑設計,設計師在設計當中做出了開放性的建筑思想,將此項建筑設計成窄長型,同時將開口位置留在建筑物的西側,將通風口設計在與夏季主導風互相垂直的方向,這樣建筑物和庭院就可以吸收更多的自然風。設計人員還會在建筑物的兩端留出門窗設計,以此來借助自然風的方式,讓空氣流通,減少風扇、空調等設備的使用,從而降低能源的消耗,在改善建筑方式和設計的時候,達到了低碳環保的效果[7]。
在建筑物的施工當中會消耗大量的建筑耗材,傳統的建筑材料會消耗很多自然資源,這樣不僅破壞了環境,也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樣的行為對建筑行業的發展極其不利。另外在傳統建筑行業當中,建筑材料的環保標準不達標的情況還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針對這一問題,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更應得以重視,所以,現在很多企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用于專項研究低碳環保的建筑材料,低碳環保的建筑材料集中在門窗當中,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可以在視覺上提高建筑物的美觀性,另一方面,嚴格地遵守了國家低碳環保的要求,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可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是低碳建筑設計時需要注意的一部分,尤其是節能建筑設計時,可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可再生資源利用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3.4.1 選擇合適的節能系統
一般情況下,在不同的地區,建筑物所消耗的能源程度是不一樣的。例如在我國華南地區,它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有“天然大溫室”的稱號,一直以來都是長夏無冬,因此在制冷方面它的能源消耗就要超過平均值,保溫與制冷的設計就要遠遠超過其他城市。再如:在我國東北地區,冬季平均氣溫低于零下20℃。這就要求考慮到建筑物保暖和抵御風寒的能力。
3.4.2 增強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
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是一項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當中一定要加強風能、水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利用,例如:用風能發電、用太陽能發電、取暖等,將其合理地運用到建筑物的設計當中,從而真正的實現低碳環保[8]。
能源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標志,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推動力。我國地大物博,是一個依賴能源發展的國家,但是我國國內的能源仍然會出現不足的情況,這就需要我們去不斷探索新能源,也要不斷提高現有能源的使用率,想提高能源的使用率,首先就要把節能環保這個理念深入人心,這樣每個人為之付出行動才會更有效的節能環保。其次,我們可以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夠使我國的節能環保技術達到科技前沿。另外,我國頒布的建筑節能規定需要有與之相配的監督體系,強力的監督和有效的獎懲都會促進這一行業的良性發展,最重要的是我們還應該從每個人的個體出發,在思想上,行動上有效地利用能源,進行節約環保[9]。
安康的生態環境需要建設者和使用者共同努力。首先,建設者要加強對綠色生態的認知,因為建設者的理念關乎到廣大群眾的認知,如果建設者的環保意識不夠強烈,那么廣大群眾的思想認知也會處于平淡狀態,建筑設計師也要承擔起自身的使命,要設計出與時代相吻合的建筑,更要不斷的加強環保理念的學習,只有將節能環保的理念融入社會生活中去,讓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認識到綠色節能環保的重要性,使建筑整體建設不違背節能環保理念[10]。
綜上所述,低碳環保的理念已經逐步的走向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并且已經融入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和設計當中,低碳環保的建筑模式成為大勢所趨,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對健康也越來越重視,低碳建筑不僅能夠減少環境上的污染,而且還提高了我們的居住質量,所以,需要在建設建筑的過程中科學運用低碳環保理念,才能夠建設出符合人們需求的高質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