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波 (湖北省秭歸縣歸州鎮初級中學)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中強調:統籌推進鄉村教育振興和教育振興鄉村工作。鄉村教育振興,教育振興鄉村,其核心在于擁有一大批信念堅定、道德高尚、學識扎實、仁愛之心的鄉村好教師,才能真正為鄉村振興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面對當前鄉村教育現狀,我們更應該清醒地意識到部分鄉村教師安于工作現狀,止步于現有專業成長,不愿走出“舒適區”。長此以往,不僅有損個人的專業成長和學校的持續發展,更極大地遲滯鄉村教育振興和教育振興鄉村。究其根本:那就是教師的專業意識鈍化。
鄉村教師的成長意識鈍化的“瓶頸”,主要表現在教師個人受自身或外界因素的影響,其專業信念、專業精神、專業理想、專業追求等方面的意識逐步喪失活性,并逐漸淡化、弱化,甚至消失。鄉村教師成長意識的鈍化,不僅有負于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使命,脫離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正確軌道,更違背了教育振興鄉村的責任擔當。因此,破除鄉村教師成長意識鈍化的“瓶頸”,關鍵在于堅持“四破”。
一是思想認知上要破冰。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鄉村教育振興作為鄉村振興中優先發展的重要環節,鄉村教師作為鄉村教育振興的“重要支撐“,必須在思想認知上“破冰”。要適應新形勢,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以鄉村教育創新發展為中心,解除思想僵化、思維固化問題,通過大學習、大研究、大討論,用新思想、新發展理念武裝自己頭腦。
二是教育情懷上要破虛。教育情懷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一種深沉、持久、難以割舍的感情。有教育情懷的教師,才能真正培養人、塑造人、成長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部分鄉村教師的教育情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逐漸地被物質化、邊緣化、虛無化。厚植鄉村教育情懷,教師須扎根于鄉村教育沃土,致力于鄉村教育事業,執著于鄉村教育振興,以教育振興鄉村為己任,與鄉村教育振興同呼吸、共命運。
三是視野格局上要破小。教育是啟智潤心、培根鑄魂的工程??鬃拥菛|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鄉村教師雖地處偏遠,但使命崇高、責任重大。鄉村振興教育要先行,教師是關鍵。鄉村教師要摒棄“小我”,做視野格局上的“大先生”,要在見識的廣博、胸襟的開闊、格調的高雅、深度的學習上下真功夫。鄉村教師要在鄉村教育這片廣袤的土壤中,放眼全球,胸懷世界,扎根鄉村,通過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理性與感性等各方面縱橫比較,明道理、確方向、聚共識、增力量、往開來。
四是方法經驗上要破老?!袄稀钡慕涷灪头椒ㄔ谕苿咏逃聵I發展中發揮了巨大力量,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但我們更應該認識到,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國家、社會和家庭對鄉村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祈盼越來越大,一些成功的經驗與方法會逐漸淡出教育的舞臺。作為鄉村教師,一方面要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理念,樹立“教到老,學到老”的思想,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和業務水平;另一方面,要樹牢反思意識,摒棄固有的慣性思維,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鄉村教育振興關鍵在人才,落腳點在教師。作為新時代的鄉村教師,面對復雜的教育發展形勢,我們要堅定創新思維,堅守教育情懷,堅持終身學習,用大格局、大視野在危機中孕育新機、于變局中開創新局,在鄉村教育這片熱土上踔厲奮發,精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