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靜
(南昌市洪都小學,江西 南昌 330001)
數學是鍛煉學生思維、啟迪學生心智的重要學科,是培養學生邏輯能力的重要途徑。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影響著學生未來的學業成就。因此,教師應不斷創新小學數學課堂模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數學課堂氣氛中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
當前,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主體地位不夠凸顯,教育教學改革也不夠深入。教師應以點帶面,抓住小學數學教育的核心問題,進而帶動相關問題的解決。雖然學生的自主發揮空間足夠大,但是在數學課堂創新實踐過程中學生常常淺嘗輒止,僅僅只是觸及教學的表面,無法真正地深入探究。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是小學生接觸數學學科、獲取數學知識、培養邏輯能力的主要方式,但在實際教學中,多數教師僅以小學主修教材的教學為主,以傳統講臺式的教學模式開展數學教學。文化課程的教材知識雖然是學習數學的基礎,但這種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并不符合素質教育理念,小學生也難以對數學學科產生探索的欲望。
另外,小學數學課外活動較為單一,小學生相比于中學生而言學習主動性偏弱,因此,定期開展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十分重要,但小學數學課堂活動開展的成效不盡如人意,無論是數學活動內容還是教學設計環節都比較單一,久而久之,小學數學課堂缺少吸引力,課堂氣氛枯燥無味,使得小學生喪失學習興趣,也難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在過去,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以試題為參考對象進行數學習題的專項練習,不可否認考試成績的提升對于小學生的升學具有重要意義,但這種應試教育的觀念違背了數學學習的本質,也讓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急功近利的固化教育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并無益處。目前來看,如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數學奧秘是當前教師的重點教學任務,在接受知識的黃金時期利用正確、創新的教育引導來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數學課堂提升自我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教學責任。數學的邏輯性和抽象性都較高于其他學科,教師如果不能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進行知識梳理和歸納,那么將不利于之后數學思維的培養。在傳統課堂的基礎上,數學教師可以將生活實際適當引入數學課堂,貼近生活的數學實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例如,在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時,基礎較差的學生難以理解數字相關的概念,且無法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優化教學設計,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值的大小”。教師可以在第一課時先讓學生大致了解100以內數字的概念,以及對比每個數值的大小區別,之后組織學生參與“數學小賣部”活動。教師可以事先規定商鋪中的商品,這些商品可以是玩具、書籍等,之后教師規定每種商品的單價,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游戲幣進行買賣活動,類似日常生活中自己去超市購物,這樣不僅使學生對錢幣數值的大小有了認知,還促進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活躍了數學課堂氣氛。
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自推行以來一直受到小學數學教師的追捧。因符合小學生生理年齡的特性,該教育方式不僅能夠讓小學生在同齡人之間產生數學學習競爭意識,還能讓他們快速進入數學世界,提升數學課堂的參與度及活躍度。高效的教學課堂也能為數學教師省下時間來制訂更完善的教學計劃。傳統小學數學課堂往往強調學生自我學習、思考,自主能力較差的學生聽講效果可能較差,久而久之,這可能會導致學生之間的數學成績相差懸殊,小學數學課堂也無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組員之間不僅能夠分享各自的學習見解,還能夠在學習碰撞中與同學友好溝通,在自由交流的數學課堂氣氛中加深對數學的認知。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均等的幾個討論小組,然后根據該章節的核心知識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小組成員進行自由討論,如“大家思考一下在生活中常見的圖形有哪些?三角形的實物大家有沒有見過?同學們可以想一下現實中的標志建筑、常用的生活用品等,一會兒我們按照小組的形式來進行分享比賽”。教師通過設置這樣的問題來引導小組討論。生活中的圖形可以說隨處可見,如水杯、手機、筆記本電腦、床墊、桌面等。一個學生的記憶可能不夠全面,那么一個小組成員共同給出的答案要準確得多。教師可以就學生發現的三角形進行歸納,讓學生思考各類幾何圖形之間的差別,學習三角形的基礎知識。
互聯網的興起帶給小學教育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應抓住這個機遇讓小學數學課堂氣氛變得更生動有趣。在傳統數學課堂中,教師經常使用說教式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枯燥且脫離實際,小學生很難深入了解數學學科的魅力,教師也難以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ヂ摼W的加入徹底扭轉了這一教學趨勢。互聯網能夠帶給小學數學課堂更多元化的教學素材,讓學生眼界放遠,在數學海洋中自主地思考、探究、合作和歸納。
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與圖形相關的圖片、視頻等素材,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豐富生動。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篩選相關的素材,借助情境教學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被信息技術渲染的情境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享受數學知識的趣味。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式情境導入法來展開教學,如:“同學們,你們看一下自己現在身邊都有哪些圖形?”“這些圖形有哪些顯著特征呢?”“有哪位同學能知道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圖形有哪些?”通過一系列的提問,學生們圍繞生活中的圖形展開思考,在思考中學生也將帶著自己對圖形的好奇進行探索,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在豐富的信息素材中了解生活中的圖形構成。
小學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一直是小學階段教學的重難點,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是教師開展好教學活動的一大突破口。所以,教師要根據相關知識特性來規劃,憑借自身教學智慧為學生巧妙地營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并結合實際案例,融合數學知識特性,幫助小學生在數學高效課堂中形成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實現小學數學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