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城城(懷化市鐵路第二中學1902 班) 指導老師/胡平
兒時的我總是問外公:“山的那邊是哪里呢?”外公會輕輕撫摸我的頭,然后認真地告訴我:“那啊,是遠方。”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對于從未出過遠門的外公來說,也許山的那邊就是遠方。
七歲時,我成了一名小學生,跟同齡的小伙伴們一起上學。我慢慢發現自己的不同:別人都是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只有我跟著外公生活。我也多了一個新的身份——留守兒童。
我開始吵著要爸爸媽媽來接送我上下學。媽媽卻總是在電話里告訴我,她和爸爸在工作,等過年的時候他們就回來。此時,父母工作的地方成了我心中的遠方,也是我向往的地方。
那年秋天,細雨綿綿不斷。一個天色昏暗的早上,爸爸突然出現在校門口,說帶我去看外公。到了村口,我沒有像往常一樣看到等我回家的外公,而是聽到了漫天的嗩吶聲和悲痛的哭喊聲,我心中頓時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我進了屋,外婆邊抹淚邊抱起我:“外公啊,去了好遠好遠的地方,不會再回來了。”自那天起,遠方,成了我害怕的地方。
后來,父母拿出多年積蓄,買了房子,在城里定居下來。我終于能跟隨他們一起生活,也能由他們接送著上下學了。城里住得久了,曾經新奇的高樓,寬闊的馬路,在我眼中漸漸變得平淡了。
再后來,外公住的鄉下成了我的遠方,那是我想回又無法回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