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振強
步入初三,很多東西都變了,其中,大課間跑操變化最明顯。相比初二,初三在運動量上簡直是質的飛躍。在上午慢跑結束后,附贈一圈沖刺跑,后續更可領取驚喜大禮包——下蹲100 個。而且,還搞起了“買一贈一”的活動——增加下午大課間跑操,只是禮品中的下蹲改為高抬腿150 個。活動有效期截至明年,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雖然運動量明顯增加,但面臨中考,同學們運動的積極性不降反升。不少同學越跑越快,這帶來的是大課間隊形的變化。接下來,讓我鄭重介紹我班隊形在不同階段的“陣法”:
一開始,當然是整整齊齊的“棋盤式陣形”,也就是說,你長得高,站在后面是板上釘釘的事。可我們各路有志青年、英雄好漢怎甘為人后呢?于是,大家競相奔至前排。女生陣形還能維持,男生這邊,前三排本來是四列,后來變成了數十列。班級前排越來越擠,后排越來越松,且后排體力有限的同學都集中在最內圈,形成了“P 字陣形”。
隨著前排人口密度越來越大,不少人選擇“跳槽”至前班隊尾,跟在他們的屁股后面跑。更有甚者,在沒有允許沖刺的情況下,主動脫離本班隊伍,從外圈包抄前班。當然,這種行為也伴隨著風險:如果某些同學沖得過猛,提前脫離本班隊伍,便構成擅自離隊,招致老師批評。鑒于老師的個人威嚴,部分同學即使體力有限,也會默默地跟在本班隊尾。于是,前班隊伍的外圈有本班的一彪人馬,前班隊尾也接上了本班的勇士,前班隊后還有本班的預備隊,這便是一個“閃電圖標陣形”。
隨著沖刺哨聲響起,班級隊形便呈現“火箭升空”的形狀。對于沖刺的哨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覺得沖刺哨聲是提示大家鳴金收兵,加上自己體力不支,反而有意減慢了速度;有人覺得前面只是一個前奏,哨聲響起才算正式開始,便拿出余下的體力狂奔。當然,后者占少數。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幕景象:一小部分人脫穎而出,就像火箭直沖云霄;而其他人,就仿佛火箭下方的大量白煙,離火箭越來越遠……
大課間跑操隊形的變化,源于大家運動積極性的改變。希望我們都能更快、更強,將學校的要求變為自身的要求,化被動為主動,向著人生的目標努力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