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翔云鎮中心幼兒園 吳鳳鳳
本土資源一直都是地區實現經濟、教育、文化等發展的重要元素,而幼兒園區域活動則是幼兒進行自主活動的一種較為常見的活動方式,這種活動主要是以幼兒身體發展與心理發展的特點為基礎,通過活動來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從而實現幼兒全面發展。隨著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本土資源優勢越來越突出,這為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多樣化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因此,相關單位應提高對本土資源的重視,充分結合本農村地區的實際狀況,將本土資源適當地應用于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中,使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能在本土資源的支持下得到拓展,豐富農村幼兒的課余生活,實現農村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
所謂幼兒園區域活動,其實際上就是幼兒組織開展游戲的一種較為普遍的活動形式,其在一定程度上充分遵循了幼兒成長階段身體與心理發展的綜合特點,并以強化幼兒的情感體驗為宗旨,重塑幼兒對實際生活的一種強烈心理感知。同時,幼兒園區域活動也是實現幼兒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與途徑,通過幼兒積極主動地對活動進行一系列探索研究、進入活動情境親自體驗活動內容、同伴之間建立互動關系、合作交流、解決困難等各種行為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社會性發展空間。幼兒園區域活動通常都是由團體構建的游戲活動,是以實現幼兒教育目標、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核心而營造的具備一定探索價值與實踐動能的一種活動環境,自由式的區域活動為幼兒開辟了更加理想化的自主探究之路,使幼兒能在這樣的環境下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智慧,挖掘自己的能力,激發幼兒自主探究的欲望,提升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為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進一步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物質環境保障,使幼兒游戲活動的智力水平可以得到深度開發與磨煉。
具備教育功能與價值的農村本土資源,包括土地資源、鄉村特產、自然景觀以及本土藝術、民俗風情、本土方言等都能為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提供豐富多彩的項目選擇。
近年來,我國很多農村幼兒園存在活動項目匱乏、活動形式缺乏多樣性、幼兒認知水平差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遏制了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多樣化發展,使幼兒園區域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而無法有效實施,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相關單位及工作人員應該積極強化思維觀念,深入挖掘農村本土資源,并將這些本土資源適當應用于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制定幼兒園區域活動多樣化開展方案,使幼兒園區域活動能精彩紛呈,使農村本土資源能為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高效開展提供更多可靠的支持,實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幼兒園區域活動發展戰略,為幼兒打造良好的娛樂平臺與積極向上的娛樂空間,完善幼兒的各項發展潛質。充分發揮農村本土資源的優勢作用與強效功能為幼兒提供更多游戲與學習的導向目標,并使之成為深化幼兒認知與促進幼兒發展的現實版教材,為幼兒帶來更多探索奧秘的機會與環境,提高幼兒對事物的領會境界,發展幼兒的個性特點,延伸幼兒成長方向,活躍幼兒園的發展氣氛,改善幼兒園原有發展面貌。
陶行知先生強調:活的鄉村教育需要依賴活的環境,而不是借助于死的教材。因此,將本土資源充分應用到幼兒園區域活動中能為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豐富性開展創造更加廣闊的便利空間。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借助農村本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環境資源,使幼兒能通過深入感知、細致觀察、全面了解和領悟而進一步組織實施區域性活動。那么,相關單位及工作人員就應該認真研究幼兒的成長需求及全面發展需求,根據本地的實際狀況探索、開發、收集本地具有教育價值的可利用性資源,通過有效途徑及策略實施幼兒園區域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與好奇心,從而塑造幼兒自主探究的意識與精神品質。
將本土資源充分應用到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中能有效強化農村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幼兒園區域活動指導能力。通過收集并利用農村各種具有價值意義的本土教育資源,組織幼兒開展多樣化的區域活動形式,使農村幼兒園教育工作者能在區域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對本土資源擁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并探索更多能開發學生智力、帶動學生全面發展的新型活動種類,進一步提升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創新創造水平以及幼兒園區域活動指導水平,豐富農村幼兒園教育工作者區域活動實踐探索的經驗,增強農村幼兒園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化水準,從而為農村幼兒園的幼兒提供更多優質的服務,使農村的幼兒能在教師營造的良好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保障農村幼兒教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促進農村幼兒教育的長效性發展。
本土資源一般都帶有非常濃郁的地域色彩,能為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幫助,加強本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但能為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及幼兒的全面發展帶來益處,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精髓。從現實的角度來講,經過歲月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很多地地道道的本土經典文化通常都會被人們在漸行漸遠中慢慢淡忘,最后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導致農村很多本土經典文化逐漸流失。對此,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將本土資源再重新利用到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將這些資源用于服務教育、服務幼兒、豐富幼兒園的區域活動,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出農村本土資源的最大價值效用,為幼兒教育的高效實施與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利用本土資源不僅可以使幼兒園區域活動及游戲得到豐富發展,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使這些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的教育資源得到重塑,使其發散出更加奪目耀眼的光芒,點燃希望的燈塔,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與探索欲望,拓展更大的傳承空間。
本土教育資源主要是指在本地特定范圍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所有能夠應用于教育領域的資源,可以為幼兒在生活、娛樂活動、情感體驗方面發揮教育作用的資源,這種資源的種類較為廣泛,包括自然類資源、物質類資源、本土文化類資源以及民俗風情類資源等。將本土教育資源充分應用在農村幼兒園的區域活動中具有多重好處。不但能很好地充實農村幼兒園的區域活動材料,而且還可以借助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與幼兒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培養幼兒的實踐操作能力、探索創新能力、開發創造能力等,實現幼兒教育的全面發展,加深幼兒對本土資源及家鄉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可以通過以下四點措施加強本土資源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應用。
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的主要目標是借助活動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因此,應該以區域活動為本位,為幼兒潛移默化地創造具有啟蒙與啟智功能的認知條件與平臺,使幼兒通過游戲打開自己的想象力,不斷探索更多知識與奧妙,提升幼兒的實踐探索能力。由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因此,農村幼兒園普遍缺乏先進的、具有時代特色的、創新多元的活動項目,所以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氛圍缺乏一定的活躍性,對此,就要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實施幼兒園區域活動,這能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中以及與相關資源的接觸中循序漸進地鍛煉自己的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促進農村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如:借助臨洮的本土資源,拓展農村幼兒園的區域活動項目,幼兒在“農家小院”“翔云小集市”“竹子好T 淘”等區角進行活動的過程中,起初是看著別人玩游戲自己模仿,后來逐漸學會了自己創造游戲活動,并能游刃有余地進入游戲活動情境,這樣就能有效開發幼兒的智慧,通過親力親為投入游戲活動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以及實踐水平,進而培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
本土資源是存在于農村幼兒現實生活中的一本鮮活的教材,是農村幼兒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與其成長及生活息息相關的本土事物。因此,應該加強農村幼兒與本土資源之間的互動,加深幼兒對本地自然資源、生活習俗、風土人情等方面的了解,使幼兒對本土資源能擁有全面了解和認識,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故鄉,與此同時,通過將本土資源應用于幼兒園區域活動中,能促使幼兒積極觀察身邊事物,探索發現科學奧妙與知識奧妙,提升感知能力,進一步熟悉家鄉特色資源,拓展知識范圍,重塑價值觀念,從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質與能力。幼兒教育工作者應就地取材,從自己身邊的資源入手,充分利用本土資源作為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材料,這對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高效開展以及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因此,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選擇帶領本班級的幼兒一起到野外采集本地的自然產物,例如,本地黃沙黑土、石頭、植物的種子、山菜、藥材、樹葉等,并將采集到的這些本土資源根據類別投放到班級的美工區、科學區、益智區等,引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對這些物品進行加工和處理,發揮自己的想象將采集到的物品構成美麗的圖案。通過借助本土資源成就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使本土資源發揮自身更多有力的價值與效用,為幼兒成長帶來源源不斷的正能量,而且這樣也可以為農村幼兒園幼兒的區域活動帶來更多趣味感,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培養農村幼兒陽光開朗的性格。
農村一般都存有大量的廢舊物品,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應該引導幼兒將自家積攢的安全、干凈的廢舊物品收集起來,并將這些廢舊材料用于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充當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材料,組織幼兒開展手工制作。比如:用農村用過的紙箱制作飛輪,用盒子搭建迷你式的簡易房屋,用易拉罐捆扎成梅花樁等等,通過開展手工制作活動,不僅能有效提升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能塑造幼兒細心、耐心、專心的性格特征,使幼兒在手工制作的過程中充滿激情與快樂,營造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高漲氛圍,同時還能使本土資源之間的互動更加活躍。以“過家家”的活動為例,幼兒可以利用磚頭搭成灶臺,將洗臉盆當成農村的鐵鍋,將樹葉當成蔬菜,將奶粉罐當成水桶,將布娃娃當作嬰兒等,這些農村隨處可見的材料能為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帶來極大的便利,提升農村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充實農村幼兒的情感體驗,強化農村幼兒的思維水平。
農村地域文化遺產較為豐富,這些地域文化遺產經過長時間的積淀早已成為當地文化產業的經典之源,對幼兒教育的實效性發展具有顯著的作用和價值,能有效增強農村幼兒對地域文化的情感共鳴,提高農村幼兒對本地文化的認同感與欣賞能力,使農村本地文化可以得到有效傳承與弘揚。因此,幼兒園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農村本土文化以及民俗風情的優勢組織幼兒開展豐富多元的幼兒園區域活動,使農村幼兒整體感知家鄉風俗文化的優勢特征,并對家鄉文化及民俗風情的認識更加全面。為了加深幼兒對本土文化及民俗風情的印象與感知,教師可以帶領本班幼兒一起去參觀本地的文化遺址、博物館等,也可以帶領幼兒參加當地民俗活動,比如:逛廟會、賞花燈等。使農村幼兒能在身臨其境中感受當地傳統文化及民俗風情的魅力,借此潛移默化地熏陶農村幼兒的思想情懷,為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妥善實施做好充足的準備。
綜上所述,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為幼兒身體發展與個性化發展都奠定了堅實穩定的基礎,是農村幼兒的快樂之源,不僅如此,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也對幼兒綜合素質的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啟蒙作用,相較于城鎮而言,農村地大物博,擁有著更加濃郁的田園風情與豐富的自然產物,農村幼兒教師要善于發現并充分利用這些優質的本土資源創建獨具特色的幼兒園區域活動,探索更多新穎的幼兒園區域活動方式,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滿足幼兒的成長需要,使幼兒都能在本土資源的作用下得到健康發展,塑造幼兒完美的人格與思想,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開發幼兒的智力,開闊幼兒的視野,拓展幼兒的思維品質,實現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使農村幼兒教育邁向理想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