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建義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畜牧獸醫管理服務中心,山東 日照 276800)
引起乳房炎的環境性鏈球菌主要來源于環境中,如臥床、產犢區、靜止的水中和畜舍的土壤。在牛聚集的地方,如乘涼的樹下、水槽、圓形飼槽和其他擁擠的地方細菌數量明顯較高。乳頭末端暴露最頻繁和明顯的地方是干奶牛舍、產犢舍和新產牛舍。運動場糞污污染、池塘和低洼的地方增加了環境性鏈球菌感染的風險。停乳鏈球菌的乳房內感染也與擠奶設備功能和乳頭末端完整性有關。環境性鏈球菌乳房炎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預防計劃,減少乳頭暴露在這些細菌中的機會。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危險因素是漏奶和乳頭末端的問題,如損傷、肉贅和異常結構。
環境性鏈球菌的生存并不依賴于乳腺組織,因此大部分環境性鏈球菌引起的乳腺感染發生在2次擠奶間隔,乳頭末端接觸到污染的臥床或其他物體。牛群有大量環境性鏈球菌感染的牛場,擠奶技術不好或者壞的擠奶設備也可能傳播鏈球菌,尤其是停乳鏈球菌。腸桿菌在鋸末臥床中的數量最多,而環境性鏈球菌在稻草臥床中最多,切斷的稻秸作為臥床墊料,每克墊料中所含的細菌的量比長稻草墊料要多,干燥地區使用干燥的糞便作為臥床墊料,其中也含有較高的環境性鏈球菌[1]。
牛場中其他的條件也可能增加環境性鏈球菌感染的可能性:擁擠;通風不良;自由臥床維護不良、環境不好;最近將牛轉入新的牛場或設施;牛在臟的泥濘的地方休息、運動;牛場清潔和環境不良。上面提到的幾點對于干奶牛、新產牛和產房尤其要注意。
環境性鏈球菌感染的臨床癥狀從輕微的亞臨床性到嚴重的、危及生命的程度。偶然情況下一個牛場在幾天內爆發,可能與天氣和畜舍環境不良有關[2]。研究顯示大約50%的牛環境鏈球菌感染會表現出臨床癥狀,大部分感染發生在泌乳的60 d左右,大約60%的感染持續時間不會超過1個月,但是一些環境性鏈球菌感染可能持續100 d或者更長的時間。在泌乳開始或結束時都容易發生環境性鏈球菌感染,正確的干奶處理能將干奶初期的感染降到最低,盡管所有的牛都進行干奶治療,但是在干奶結束時環境性鏈球菌的感染仍會升高。干奶藥物的有效期僅持續14~21 d,同樣的對于產前的小母牛,許多感染發生在產前較短的時間內。隨著胎次的增加,干奶期感染環境性鏈球菌的可能性也增大,老齡牛在泌乳早期感染和發生環境鏈球菌臨床性乳房炎的幾率要大6~7倍,當環境潮濕和濕度較大時感染這些細菌的機會比較大,這與地理位置有關,可能在多雨的夏季或冬季比較多發。
盡管對干奶牛進行了治療,但是在泌乳的30~60 d內,每個胎次都發生臨床性乳房炎。當干奶牛沒有使用干奶藥時,在干奶早期爆發臨床性乳房炎。大量的頭胎牛產犢后即發生臨床性乳房炎,50%~70%的環境性鏈球菌感染發生在干奶的最后20 d內。在泌乳的30~60 d內,較高比例的后部乳區感染牛沒有臨床癥狀,這些牛可能同時發生子宮感染。牛群沒有嚴重的乳房炎,但是大罐奶體細胞數增加,這可能是泌乳后期牛(泌乳天數大于200 d)感染了環境鏈球菌。牛場幾年來一直執行好的擠奶衛生、乳頭藥浴和干奶牛管理方案,但是臨床性乳房炎發病升高。新產牛一個乳區(通常是后部乳區)體細胞數特別高(>500萬),感染乳區在2到3周內能治愈。
首先要確定你的牛場存在環境性鏈球菌,從以下這些牛群收集樣品進行細菌培養:隨機收集15%的泌乳牛奶樣(20~30頭);收集全部DHI分析體細胞數線性評分在4以上牛的奶樣;所有臨床乳房炎牛奶樣;產后一周內的全部牛奶樣[3]。
體細胞數(SCC)升高并不是針對某一種特殊的細菌,它表明感染的發生。因為很多環境鏈球菌感染病例可能持續30天或更長,而DHI測定每個月都進行,所以可以通過體細胞數發現感染牛。但是如果30%~60%的新產牛第1次DHI檢測體細胞高于20萬,應該懷疑環境鏈球菌感染。但是DHI中的SCC應該與其他方法一起使用來鑒定出感染牛。體細胞數測定的主要目的是發現可能感染的有高體細胞數的牛。最好是將SCC與細菌培養結合來鑒定感染牛。CMT檢測可以用來對新產牛4次擠奶后進行乳房炎檢測,也可在2次DHI測定間測定隱性乳房炎。許多臨床性乳房炎發生在泌乳早期,通過每個月的DHI測定中SCC不能發現。所以記錄所有的臨床病例和培養結果是很重要的。泌乳早期臨床病例、細菌培養結果和SCC記錄有助于鑒定引起乳房炎的病原。
立即將泌乳前60 d高產牛臥床中切碎的稻秸或者其他有機墊料如鋸末移走,干奶牛和新產小母牛避免使用這些材料作為臥床,好的臥床墊料包括刨花、長稻草或者干凈的草場。如果可以的話沙土是干奶牛和泌乳早期牛最好的墊料,干燥地區牛糞經過適當堆肥后也可作為墊料。為牛群提供一個干燥的環境,潮濕的環境增加環境中的病原,干燥的臥床墊料中的乳房炎致病菌含量少。不建議將干奶牛和新產牛放在糞便臥床上。如果使用自由散欄飼養,牛的數量不應超過牛欄的10%。干奶牛和新產小母牛飼養在草地上感染環境鏈球菌的幾率會很小,考慮擁有一個以上的草場,每周進行輪換。如果干奶牛和新產小母牛使用沙子作為臥床墊料,盡量使減少牛在臥床上的時間,減少對產犢區臥床的污染。檢查舔舐其他牛的牛,不同牛同1個乳區停乳鏈球菌和乳房鏈球菌感染可能是被其他牛舔舐所致。通過提供新鮮的飼料使擠奶后牛保持站立,這樣乳頭括約肌和角蛋白能閉合乳頭,減少臥床上細菌侵入乳頭機會。
自由臥床內,干奶牛、產犢牛和泌乳牛保持并更換墊料,預防臥床形成凹陷,導致奶、糞便和尿積聚,每天清理2次,防止糞便積聚,尤其要關注干奶后期牛;產犢區應該在產犢后清理,如果難以實現,考慮減少新產牛在產犢前停留時間;應該根據牛的體形大小設計臥床尺寸。當擠奶后和飼喂后少于50%的牛在臥床上休息的時間小于3 h,找出其中的原因,采取措施增加臥床利用效率;避免畜舍和等待區過度擁擠而使牛在通道休息,使所有的牛都能休息夠足夠的時間;給牛提供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硒和維生素E,研究表明硒和維生素E缺乏增加了感染環境乳房炎的幾率。對于泌乳牛,密西根州大學奶牛營養專家建議每頭牛最少需要1 000 IU的維生素E,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者建議每天的維生素E的量為2 000 IU。需要衡量添加額外維生素E所需的費用與你期望收益之間的關系。其他重要的微量元素包括銅、鋅和鐵;提供良好的通風和足夠的光照,減少環境應激;建立環境鏈球菌控制和預防方案。
環境性鏈球菌乳房炎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預防計劃,減少乳頭暴露在這些細菌中的機會。還考慮的危險因素是漏奶和乳頭末端的問題,如損傷、肉贅和異常結構。切斷環境性鏈球菌的傳播途徑,環境鏈球菌問題的監控,做好飼養環境的管理以及預防再次感染。只有做好這些預防工作才有切實有效的控制好奶牛乳房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