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巍莉
(棗莊市自然資源事業發展中心,山東棗莊 277800)
土地資源的改革,是貫徹土地資源配置的優化工作,也是加強對土地儲備資源的管理。新時期土地儲備改革有著新的發展理念,可以推動我國生態文明的良好建設,探索出生態價值的意義,從而發揮積極的土地儲備資源的作用。深化土地儲備制度的改革是我國土地制度發展的必然,土地儲備制度的革新可以規范日益發達的土地市場,從而增加財政收入,增強城市基礎建設,保護土地資源,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人民。
土地儲備機構的不健全,就無法更好地對土地儲備資源進行徹底的改革,因而需要尋求更好的土地儲備模式,健全土地儲備事業管理機構,明確各個機構主體的主要工作職責,完善相關的辦法,同時土地儲備管理機構也會相應地監督管理小組,層層監督,環環相扣,共同實施土地儲備的改革工作。劃分產業的聚集區,判定區域工作的主體,負責土地儲備項目的征用、收購、開發和信訪等內容,要選定主要的實施主體進行地區的落實工作,工作的職責是進行方案的審查以及申辦土地儲備規劃、建設、環保、籌措資金等工作,以及如何實施土地儲備開發建設,協助實施土地征用工作。
規劃土地儲備制度,構建一個完整的土地儲備管理系統,完善如今的土地制度,統一管理兼顧區域統籌發展,健全土地儲備的“一圖、一庫、四計劃”制度。“一圖”,主要是對土地儲備制度進行專門規劃指導,對土地儲備開發進行整體的規劃,主要是根據土地儲備的統籌范圍、面積大小、用途和地理空間位置等對地區土地儲備資源進行規劃,經過領導監督小組的意見批準后方可實施。“一庫”,是對經營性用地項目的整理規劃,建立全面的土地儲備資源庫。“四計劃”,是進行年度坐地、土地儲備、土地儲備資金、土地供應計劃管理,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執行修改和調整。
可以將土地儲備開發的資金進行區域核算,保證各區域的土地收支、相關聯的收益、拆遷和基礎建設設施等土地儲備投入的基本平衡狀態,例如現在棗莊的基本情況就可以在城市的整體規劃、土地使用規劃、環境區域規劃以及城市結構規劃等方面,秉承負責任的態度和原則,相應地劃分區域獨立,功能相對完善的區域管理和開發,這樣可以對棗莊的土地儲備資源進行相應的收支管理,同時需要落實落地工作的主體,根據不同區域的不同情況進行因地制宜的開發和支持管理,同時推動電力通信事業新模式,這樣可以實現資源共同開發、合理利用空間、土地價值最大化和收支分派優化的新局面,同時也要針對棗莊的土地儲備情況制定相應的成本管理辦法,對于土地儲備資源的成本核算進行規范,統籌土地儲備資源的成本工作。根據不同的產業特點進行區域劃分管理,鼓勵發展文化拓展、衛生管理還有工業實體等,并且符合規劃成本,合理成本外延,同時對土地儲備相關的道路交通、水電氣、通訊排水、綠化土地修整等基礎收支也進行統一核算管理范圍。
整體的周期預算、債務資產平衡和風險把控,需要提前做出預估,對土地儲備相關的資產和各種流動資金、債務以及收支成本進行統一預算管理,對土地儲備資源進行整體的周期管理,完善土地儲備整體的預算管理機制系統,可以動態占線區域以及全部的土地儲備的變化和年度資金狀況,從而實現整體的動態管控,達到協調和平衡整體債務資產關系的透明化的結果,也能清晰的反映當地的土地儲備收支情況,達到土地儲備債務資產動態平衡管理,從而實現土地出讓、結轉預算動態平衡,構建土地儲備動態管理機制、風險應急管理機制和風險評估機制,進行全方位的風險管控,協調政府的債務資產關系。
土地儲備項目由主體進行擬訂方案,向規劃局進行申請,經過領導監督小組的批準可進行整體的落實計劃和土地儲備計劃,優化儲備流程,主體嚴格對計劃進行執行,完成后進行入庫儲備,合理分配供應,入庫的土地儲備資源仍然需要可以進行管理看護和臨時利用,同時仍然需要嚴格執行土地儲備的監督管理責任,加強對土地儲備的流程優化,強化土地儲備的凝聚力。
土地儲備資源的問題一直是廣泛關注的民生問題,也是人民百姓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石問題,因而必須要對土地儲備資源進行深化改革,加強系統的管理機制,各個部門也需要齊心協力,完善土地儲備資源的管理工作,同時提出幾點措施。
成立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為主要成員的土地儲備領導監督小組,同時設立最高土地儲備項目的決策小組,負責對儲備項目重大問題的討論部署和決策,同時設立辦公室負責領導監督小組下發的研究調整政策、具體相關事宜的辦法、項目落地、審核問題、協調管理和監督管理工作。
新增的土地資源資金納入政府基金預算的統籌范圍,可以從土地收入和其他的財政收入資金中統一調配,仍然不足的情況可以在國家的債務限定額度范圍內,發放政府債券進行籌措資金,同時統籌好區域改造的財政壓力,完善統籌多渠道資金管理辦法,對土地儲備收支的管理工作負責。構建土地儲備資金評價的管理系統,計劃績效目標,執行績效目標任務,統籌監督管理,將儲備資金的評價管理系統的結果作為年度土地儲備資金預算的重要依據。
通過完善土地儲備的管理辦法,健全土地儲備制度體系,從而對土地儲備改革進行機制的管理保護,要明確整體要求、改革最終目標、重要思想、內容思路等,通過合理地對土地儲備成本進行預估,減少債務風險,提前防范,通過對土地儲備項目的債務資產進行相應的管理,規范債務資產風險管理制度,使得土地儲備項目能夠長久發展,還要通過預算管理方式,協調各個區域參與到土地儲備事業中去,明確各方責任,解決土地儲備項目的難點和痛點,從而保證土地儲備事業的健康發展。
土地儲備事業對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作用,改革土地儲備事業能促進生態文明長久可持續發展,同時也能更健康發展土地儲備事業。土地儲備進行整體的規劃管理,整體的區域收支預算管理和區域開發管理等活躍土地儲備方式,同時結合現在的生態環境對土地進行綜合管理和合理修復,能夠實現對整體土地進行系統性的改造升級,集合生態居住、文明旅游、健康生產的特點進行全新的空間改造,不僅能夠對土地儲備資源進行保護,同時也能實現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儲備土地也是適應時代和城市發展的要求,需要計劃性地供應土地資源,能夠保障日常基礎工程、重大事項和健康防疫等緊急設施建設的用地及時供應,同時也方便政府調控土地資源,也方便政府調整土地用地結構,減少對土地的投機行為,真正地實現為民辦實事的屬性功能。
根據自然資源部的要求,著力于改革土地儲備制度,實現土地儲備制度的綜合性資產管理,這樣的轉型發展可以更好地統籌管理土地資產,從而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文明價值的綜合性發展,也能更好地核算儲備土地資源的成本、資產和債務關系,有效地建立更好的儲備土地體系,加強對土地的管控和臨時利用,盤活閑置、低效利用的存量用地。近幾年來,棗莊規劃盤活利用低效用地就非常注重政策引領,統籌規劃儲備土地,加大了對低效用地的處置力度,創新了新的管理模式。
在改革儲備土地過程中,需要適應新的要求的土地儲備人才,從而促進土地儲備人才的培養多元化,變相地促進土地儲備人才的能力,相互促進相互成就,對人才進行保護培養,這樣更好地為土地儲備事業服務的同時也能對土地儲備事業改革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從而更好地推動土地儲備事業改革。
土地儲備事業的開展范圍逐漸擴大,城鎮化發展的方方面面離不開土地儲備的改革實施,新時代的土地儲備轉型改革,注重文明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真正地為民辦實事,同時也是土地儲備事業的轉型發展的契機,最重要的是能夠對社會民生事業起到積極的作用,服務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