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冠肺炎疫情微課程的實踐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武怡蓓
(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北校區,江蘇 南京 210017)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美術技法的教學,還應關注實際生活,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涌現的社會熱點事件恰好是學生目前高度關注的內容,結合新冠肺炎疫情延伸出的人文、歷史文化內容,都可和美術教學產生緊密聯系。筆者學校通過開展新冠肺炎疫情微課程,在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程度和提升社會責任感。
美術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課程架構時,教師應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課程的核心主題是新冠肺炎疫情。因為開發微課程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學科育人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愛國主義情感,所以課程目標的設置應側重于認知理解與情感態度價值觀,包括:正確認識新冠肺炎疫情;理解新冠肺炎疫情熱點事件背后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科學客觀的態度看待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社會熱點事件;尊重各行各業,從我做起,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社會生活。
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認識可概括為三個階段:發現開端—尋找病源—積極防控。高年級學生對社會熱點事件有著自己的見解,通過對一些問題的討論,回顧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過程。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思考關于病毒的來源有哪些說法,國家采取了哪些積極的防控措施等問題,不斷打開學生思路,喚醒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個階段的碎片記憶,選取學生回答中的關鍵詞進行板書記錄。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主題歸納為以下板塊:認識病毒、野生動物、全民防疫、白衣戰士、中國速度等。經過熱烈的討論交流,筆者班級的學生利用自己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認知與體會架構出微課程的雛形。由此可見,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產生直觀的感知印象,進而讓學生在架構課程時主動參與,將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對提升學習成效起到關鍵作用。
對于教師而言,課程創新需要改變思維定式,充分挖掘美術學科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連接點,設計具有美術學科特點的微課程,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美術與社會生活結合的方法,提升綜合實踐能力。
基于課堂討論歸納的微課程主題,結合美術教學特點,進一步篩選正向的社會熱點教育資源,整合成面向全體學生的主題微課程。在收集資料時,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教學資源的多樣性,應以具有代表性的視頻素材、相關圖片、官方媒體文稿為主。根據課程的主題,詳細劃分出與美術相關的學習內容。如“全民防疫”板塊的主題為“中國的老百姓很可愛”,美術教學內容則定為各行各業人物的造型及防疫場景。“白衣戰士”板塊的主題為“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美術教學的內容則定為杰出醫護人員的形象及治療病患的場景?!扒G楚之美”板塊的主題為“英雄城市的蘇醒”,美術教學的內容可定為楚文化知識,火神、雷神形象及武漢特色小吃的造型等。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學資源進行仔細充分的篩選,并在備課時將學生可能產生的疑問或分歧點記錄下來,通過及時引導,讓學生在欣賞、感悟之余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作業是檢驗學生美術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教師在作業設計上,要面向全體學生,設計基礎的、有利于學生表達收獲感悟的形式。高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繪畫與創作能力,選取圖文結合的手抄報形式易出作業效果。對報頭、插圖、花邊等內容的設計,既能鞏固已有的美術知識,又能提升學生的設計創新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地表現個性,保護其創造力。學生在版面設計時,融入核心價值觀的標志設計,將熱點事件與其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表達自己的收獲與看法。每次主題課的作業都會結合相關內容給學生提供4~5個問題作為思考方向,多數為開放式問題。開放式問題可為學生留出思考的空間,讓其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抒發內心的真實情感。手抄報縮小了學生繪畫能力上的差距,降低部分學生因創新能力不足增加表達內心感受的難度,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收獲成就感,也是保護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一種方式。
課程框架與課程內容確定后,再將其投入課堂中實施才能真正發揮價值。借助學生對課程的興趣與學習的內在動力,能讓微課程學習效率更加顯著。區別于常規的教學方式,主題課以話題討論的形式展開。例如,在探討“中國速度”主題時,首先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的延時攝影作為導入對象,讓學生發現本次課程的主要內容是關于醫院建設的。通過標題《平凡的偉大》,學生聯想到各行各業的逆行者,他們用平凡的身份凝聚在一起,創造了震撼世界的“中國速度”。當學習“荊楚之美”時,火神、雷神的形象激發了學生對我國先秦文化的興趣,楚文化蘊含的深厚人文精神讓學生紛紛想要閱讀《禮記》《山海經》等著作,當中不乏一些美術功底扎實的學生,躍躍欲試想要創作神話人物形象。教師需要抓住關鍵詞提示學生,發散思路,讓更多學生參與課堂之中。
以興趣為動力,以生活經驗為基礎,每個學生都真切地認為自己是社會的一員,關注著當下發生的一切。課堂上的互動源自真情實感,學生雖然年齡尚小,對有些事件的認識不夠全面,但是在教師講解引導后,都能形成正確的認知,并在作業中體現出收獲。
課堂的互動、作業的呈現,都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豐富起來的。從課堂反饋來看,高年級學生的心智發展趨于成熟,能夠接受并理解生命、責任、使命等一些較復雜的主題教育。學生能夠接受的信息越廣泛,越有助于將社會熱點教育資源融入課堂教學中。在美術課程的學習中,認識社會、認識世界,學會接納各種美,正確審視各種美,正是美術學科育人的一大優勢。
開展新冠肺炎疫情微課程的初衷之一,是希望給學生提供一個抒發情感的空間。筆者在教學“全民防疫”主題課時,通過視頻內容創設情境,學生紛紛敞開心扉,有的分享了居家隔離的感受,有的談起父母一線抗疫的經歷。課堂上的交流讓師生都變為聆聽者,分擔每個人內心的情緒。
批閱作業時,從認真書寫的文字與精美的插圖能夠看到學生的真誠,如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居家隔離期間的困難重重讓學生明白各行各業的不容易,對比世界疫情的發展,每個人的責任意識有多么重要。諸如此類的話語不勝枚舉,寥寥幾句,卻字字鏗鏘,字里行間透露著愛國、責任、堅強、善良等品質。通過作業也能及時發現需要更多關注的學生,這種方式不像面對面談話容易讓學生豎起防備,而是以日常學習生活中不經意的支持與鼓勵,給學生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微課程帶給學生的除了審美能力、繪畫水平的提升,還有一份社會責任感的傳遞。社會熱點教育資源涉及范圍廣,涵蓋各種學科,以微課程的形式呈現,主題鮮明、時代感強,能夠準確有效地傳遞新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的時代要求。在學校開展此類微課程,是德育滲透學科教學的一種形式。將社會熱點教育資源與美術教學相融合,也是學科育人的一種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