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沙河鎮沙河小學 張青梅
兒童生命教育繪本是根據兒童年齡特征而創作的圖畫書籍,內容生動、有趣,所表現出的生活現象多姿多彩,所包含的人生哲學道理也是通俗易懂的。應借助繪本發展生命教育,提高教師的生命教育能力、實施體現生命活力的教學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活動,把生命教育圖冊的閱讀延伸到生活中去。本文對幼兒園生命教育圖畫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對策,希望引起廣大教育者的注意,從而提高幼兒生命教育的質量。
幼兒期是兒童生命發育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兒童社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關鍵階段。隨著年齡的增加,兒童的交際領域不斷擴展,與教師與其他兒童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多。首先,幼兒的生命教育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社交素養,如尊重、合作和分享。在人與社會層面,它的主要內容是讓幼兒樂于與人交流,懂得與人相處,體會親情、友情等各種情緒。其次,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教師會引導幼兒認識植物和動物,讓幼兒在學習的同時,也能體會到生物的多樣性,從而加深對生活的理解。通過對兒童進行生命教育,能引導他們懂得相互尊重;通過對自然的了解,體會它的神奇、神秘和壯麗,學會尊重自然,熱愛生命。
在創作過程中,與生命教育有關的繪本反映了生活觀念。例如,有關“植物環保”的生命教育,部分繪本中以再生紙、布為主,既能使幼兒感到新奇,又能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另外,生活繪本的編排與設計很有立體感。兒童的生命教育是感知生命、認識生命的一個過程,在利用繪本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幼兒有一個感知的空間,利用可折疊的“立體場景”,不但可以引起他們的注意,而且可以讓他們有更大的視野去觀察。而且當前的繪本中巧妙地設計了一些立體圖畫;通過剪切、鏤空、挖洞、遮擋、伸縮立體圖,表現出豐富多變的空間效果。例如,春暖花開,幼兒按了一下開關,“嘭、嘭”地,一株株小草破土而出。春天的時候,櫻桃樹郁郁蔥蔥,生機盎然。秋季的時候,幼兒可以按下開關,看見秋天的葉子變成金色。此外,生命教育圖冊還可以附帶一批生長周期短、易于養護的植物種子和觀察生命的科學儀器,以促使他們觀察生命、認知生命。繪本的選取不僅要考慮其所包含的人生教育意義,還要兼顧兒童的興趣和語言、認知、情感與道德協同發展。個體生命的健康發展,需要家人的關愛,需要自己的愛護和保護的意識。通過使用安全圖冊,可以提高兒童對自身的生命安全認識,提高其安全意識,使其學會一些簡單的安全技巧來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安全問題。選擇的生命安全圖畫,其故事與人生緊密相連,如《我不跟你走》,以兒童視角再現,引發兒童共鳴,教導兒童如何保護自己。
一部好的繪本,不但要形象生動、故事生動、語言有趣,而且要讓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收獲、有所思考。繪本的創作者常常將自己最豐富、最深刻的生活經驗注入繪本,讓故事的感情得到升華,讓幼兒在閱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真諦和美好的品質,并從中體會到生命之美。兒童在閱讀繪本時,會在不知不覺中與故事中的人物產生共鳴,感受到他們的情緒,并逐步內化為自身的情感價值。如在繪本《蘇菲的杰作》中,幼兒會對蘇菲的不辭而別而感到傷心、氣憤,但是他們也會感激蘇菲善良、熱情、樂于助人,感激蘇菲的作品。
在教學過程中,幼兒被看作是接受知識的人,教師往往忽略了幼兒的觀察、感受和體驗,從而使其個人的生活特點難以被關注。在兒童的生命教育中,應充分運用啟發式教學,以兒童的生命發展需求為核心,創設情境,引出問題,使幼兒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經驗和情感。但是在幼兒園的課程安排上,語言、數學認知、基本生活技能的培養占據重要地位,而關于生命教育的內容卻很少,導致幼兒生命經驗的缺失。近年來,有學者針對兒童的身心發展和興趣需求,提出了用繪本作為兒童的生命教育的探索途徑。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教育者對兒童的生活教育圖畫的選擇不全面,在運用圖畫進行生活教育的時候,出現了缺少理論的引導等問題。在探究兒童的生命教育方法時,如何將圖畫與生命教育充分融合,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許多幼兒教師對繪本的認識不夠,僅僅把繪本作為一種工具,忽視了繪本對兒童情緒的調節,和情感表達、道德品質等方面的正向培養,使繪本的教育價值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如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不但描述了一年一季樹葉的變遷、生長、生存的意義,還描繪了人生百態的內容。但是,在實踐中,一些教師在使用繪本書進行生活教育時,對繪本中的生命教育內容的發掘流于淺層,對繪本的理解不夠透徹,只注重繪本的表面,忽略了繪本的深層意義。
幼兒園開展幼兒生命教育,不但有助于幼兒認識生命,肯定自我,還能培養幼兒尊重生命的意識和正確行為,增強幼兒與自然的交往能力,讓幼兒以更積極、健康的態度對待未來的生活。幼兒園管理者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功能,既要保證生命教育在系統化地進行,又要積極鼓勵教師運用繪本進行生命教育,推動繪本與生命教育相結合。首先,幼兒園要把生命教育融入繪本課程體系中,明確其目的與內容,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定期安排生命教育活動,以保證幼兒在園內健康成長。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成就生命”為核心思想,以“培育生命情懷”為主題,形成一套完整的生命教育課程體系。目前,一些教師在上崗前沒有充分了解幼兒生命教育的知識與技巧,進入工作崗位后,僅僅依靠自己對幼兒生命教育的認識以及其他活動的經驗來進行生命教育,因此在組織與執行上常出現一些問題。為此,幼兒園應給予一定的支持,并積極進行繪本與幼兒生命教育的師資培訓,通過個案分析,讓教師了解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意義,并分享各地的優秀案例,供各位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觀察和學習,通過對繪本所涉及的理論知識進行系統教學,讓教師增強對繪本書的認識,并通過實例闡述其所蘊涵的教育意義,從而指導他們挖掘圖畫中所提及的對話、細節等內容,從而實現圖畫與兒童的生命教育的有機結合。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首先,教師應多讀有關繪本理論的書籍,以提高對繪本的認識。一些繪本理論書籍應該是教師的必讀書目,比如,彭懿的《繪本書:閱讀與經典》,教師可以從開本、圖文關系等角度來理解繪本的不同形式和表達方式。通過閱讀、認真地研讀,可以有效地增強自己對繪本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自己對繪本的認識。其次,通過互聯網和相關的生活資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繪本。網絡資源的方便和充裕,為幼兒教師提供了方便的信息獲取途徑,同時也為幼兒教師的知識積累提供了新的途徑。例如,教師可以關注與幼兒教育有關的微信公眾號,提高對繪本和幼兒教育結合的新認知,鍛煉自己的創新性解讀能力。另外,除了提高教師運用繪本進行兒童生命教育的能力之外,更要重視教師之間的交流、探討和學習,以更好地理解繪本中的生命教育意義。通過構建以教師為主體的學習社區,組織繪本和兒童生命教育相結合的研究。在教研活動中,教師可以就繪本與兒童和其余教師,針對生命教育展開討論與研討,對繪本進行深入的剖析與解讀,一起探索出適合的教學方式。
首先,在以繪本為基礎的幼兒生命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明確:圖畫作為活動的載體、工具和手段,其本質上是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在傳授的過程中,注重體現繪本本身豐富多彩的特點,以圖畫的形式將有關的知識傳授給幼兒,使他們認識、理解、珍惜、尊重生活,將學到的知識積極地運用于生活。
其次,要注重教學設計,運用各種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中進行生活教育。通過運用多媒體手段,充分發掘幼兒的學習興趣,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而且,這一時期的兒童思維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教師可以根據這個特點選擇一些視頻、圖片、動畫等進行教學。比如,在引入階段,通過播放動畫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自然而然地進入課堂。
最后,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使幼兒的自主學習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兒童的生命教育中,歡樂的游戲活動是幼兒最喜愛的學習方式,在生命教育中,教師可以結合繪本的內容以及兒童的年齡特征,采取各種不同的游戲方式,做到“寓教于樂”。
加強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是提升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通過對幼兒教師職業發展的系統訓練,使其與幼兒園工作的實際相結合,培訓內容以“生命教育”“繪本教學”為核心,通過對培訓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反思、發現、適時地進行調整,使其不斷完善。利用繪本進行幼兒的生命教育活動有多種形式,如角色扮演、手工活動、幼兒討論、圖片視頻欣賞等。但是,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教師都應根據所講的繪本和兒童的生命教育內容,選取適當的擴展方式,并進行科學的拓展。如《小威向前沖》中的生命感知繪本,講述的是一種生命的本源,教師可以依據故事的內容,選擇以動漫的形式來擴展。選擇生命起源的動畫,讓幼兒從動態性的視角,了解生命的起源、孕育、誕生的過程,從而獲得對生命的認知與經驗。例如,《小種子》《向日葵》《蝴蝶成長記》等,能使幼兒初步認識到植物和動物的生長規律,減少對生活的隨意感,使他們能更好地觀察和探究。教師要鼓勵幼兒通過紀錄植物生長的規律、觀察家中小動物的特性、親近自然中的昆蟲和花卉,來激發幼兒對動植物的關愛,探索自然的奧妙。
兒童的生命教育是為了培養兒童積極的生活態度,使他們積極地面對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創造生活的藝術,積極地面對死亡,為未來的生活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應采取各種教學措施,加強自我反省和總結,加深對繪本和兒童生命教育的認識,豐富運用繪本進行幼兒生命教育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