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上海市嘉定區天恩幼兒園
受“不要輸在起跑線上”觀念的影響,“搶跑”成了一部分家長推動幼兒發展的習慣性選擇。有些家長錯誤地將幼兒入學準備單純地理解為知識準備,于是便產生了“小學化傾向”。理性分析“小學化傾向”背后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家長的焦慮。為科學推動幼兒成長,上海市嘉定區天恩幼兒園嘗試“正確歸位”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
3-6歲幼兒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基,幼兒學習是一個準備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提前掌握知識的過程?!疤崆皩W習”會占用幼兒自由自在的游戲時間,從而影響幼兒能力發展,比如社會交往能力、運動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
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是實現其發展目標的重要載體。游戲過程中,幼兒會自然地去探索,并逐漸與外界建立聯系,從而獲得經驗、提高能力。我們應讓家長看到游戲的獨特價值,認識到幼兒面向未來所需的能力,指導家長幫助幼兒獲得整體經驗。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長是教師的合作對象,為給幼兒更好的教育,我們需要和合作伙伴達成高效、互助的合作關系。
調研排摸,了解家長的教育需求。為了解家長的真實需求,我們開展家園溝通現狀全覆蓋調研,羅列問題清單。通過調研發現,家長容易忽視幼兒階段能力發展的重大意義,簡單地將幼兒教育與功利化的知識、技能教育等同,難以理解游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價值;關于幼兒的安全,家長過于焦慮,其實幼兒預判危險的能力高于家長認知,適當的挑戰行為后,幼兒往往會擁有成功的體驗。
集體指導,協商解決共性問題。第一,以項目化方式推進,解決教師“難點”。一是“智慧錦囊”。我們邀請經驗豐富的教師開設專題輔導,幫助普通教師“修內功,強自信”。我們鼓勵教師在傾聽家長的想法之后,再進行溫和而有力量的溝通。我們始終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他們的需求,分析家長不理解某些教育理念的真正原因,然后從幼兒發展的角度與家長交流,闡述某一項活動的價值。我們的溝通講究有理有據,不強求家長立刻轉變觀念,而是希望家長在浸潤式的交流中發自內心地認同游戲。二是案例剖析。我們深入剖析并解讀幼兒的游戲行為,讓家長了解簡單的材料也可以玩出豐富、有趣又具有挑戰性的游戲,讓家長看到幼兒的各種能力。這一過程可以讓家長慢慢地對游戲價值產生新的認識,嘗試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
我們應讓家長看到游戲的獨特價值,認識到幼兒面向未來所需的能力,指導家長幫助幼兒獲得整體經驗。
第二,專業化引導,解決家長“疑慮”。我們要用專業知識解決家長的“疑慮”。一是“云上開放日”活動。我們基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設計觀察表,幫助家長有目的、更科學地參與幼兒發展及課程實施評價,以案例的形式科學解讀幼兒的游戲行為。二是“課程實施周周講”。我們通過“美篇”將每周對幼兒的觀察通過視頻、圖片、文字全面生動地展現在家長面前,讓家長了解課程、參與課程評價。在觀察過程中,家長對幼兒有了驚喜地發現。他們驚訝于幼兒豐富的想象力,驚訝于幼兒游戲的精妙……看見幼兒真正的能力,使他們更加認同游戲。
第三,個性評價,滿足幼兒發展需求。我們利用線上家園共育平臺“孩子通”,基于對幼兒游戲的觀察,整理、記錄幼兒的游戲行為,有組織、有計劃地收集幼兒各領域各時期的相關作品,為幼兒發展評價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我們邀請家長參與幼兒的成長評價,評價并不是為了對幼兒做出定論性的診斷,而是為了促進幼兒的后續學習和可持續性發展。我們重視過程性評價,在評價中關注差異、尊重差異、支持發展,以小組的形式對游戲中的幼兒實施動態持續的跟蹤,支持幼兒個性化成長。
在協商共議的協作氛圍推動下,家長不僅做到了游戲上的放手,還將科學的教育理念遷移到家庭教育中,成為幼兒園課程實施的“同盟軍”,為幼兒的終身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