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曉雪 邵淑娟
1.1 灸的作用灸法是中醫學中極具特色的外治療法,適應性廣,簡便易行。《靈樞·經水》:“其治以針艾,各調其經氣,固其常有合乎”,以艾為灸治的材料。黃元御的《長沙藥解》中記載艾“味苦,辛……燥濕除寒,溫經止血”,表明艾灸具有溫陽化飲、利水除濕的作用。現代臨床研究表明:艾灸有振奮人體陽氣、溫陽散寒的作用[1,2]。實驗研究表明灸療可以提高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減輕免疫球蛋白E引起的炎性反應;調節T淋巴細胞亞群的平衡,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3-6]。與在某個穴位做灸法相比,督灸治療的灸量大、涉及督脈及膀胱經第一側線,所以效果會更加明顯。
1.2 督灸的作用《奇經八脈考》:“督脈起于會陰,循背而行于身之后,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因陰經與陽經通過經別相交接,所以督脈可以通過調節陽經來調節全身的經絡。督灸的治療區內包含了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而輸注五臟六腑之氣的背腧穴皆分布于上。故督灸循經感傳,激發臟腑經絡之氣,振奮陽氣,達到祛病、防病、改善體質的作用[7]。生姜為辛溫發散之品,督灸治療將生姜鋪在艾絨下面,艾絨燃燒時,生姜辛溫走竄之性可以增強督灸疏通經絡,溫陽祛濕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隔姜灸的過程中生姜產生的姜烯酮、生姜酮和揮發油中的姜醇、姜辣素為在督灸中起效的重要物質,生姜通過艾灸的熱量,增強了本身祛寒的作用,生姜和溫灸兩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增強了局部血流,促進新陳代謝[8,9]。研究表明,督脈線上的皮膚和深部組織中的微循環血流灌注量均高于兩側非經對照部位,艾灸督脈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誘發循經紅外輻射軌跡,提高代謝熱值[10-12]。
因此督灸結合了經絡、腧穴、生姜、艾灸多因素的優勢對人體進行調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現將督灸療法在臨床中的應用總結如下。
2.1 內科系統
2.1.1 呼吸相關疾病王愛珍等[13]通過連續3年觀察寒性哮喘患者三伏天應用中藥穴位貼敷聯合督灸治療后,患者的證候評分、臨床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指標(IgE、EOS)均有所改善。陳萍萍[14]觀察研究顯示采用督灸聯合穴位貼敷治療寒性哮喘效果明顯優于單純應用穴位貼敷的效果。三伏天是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盛的時期,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借助外界的陽氣力量,結合督灸溫經散寒的作用可以達到激發體內陽氣、祛除寒邪的目的。鮑鑫宇等[15]通過觀察督灸聯合西醫治療肺腎氣虛型哮喘緩解期的有效率顯著提高,不僅可以有效地控制臨床癥狀,還可以保護肺功能,預防病情進展。孫麗穎[16]采用督灸加自擬中藥湯劑聯合西藥治療肺腎氣虛型哮喘,研究顯示與單純西藥治療相比督灸加自擬中藥湯劑可以有效降低中醫證候積分、提高哮喘控制測試評分(ATC)、改善肺功能。曲雪琴[17]研究顯示督灸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陽虛易感染)效果良好。王慧娟等[18]研究顯示,對于塵肺患者督灸不僅可以改善臨床癥狀,減少感染的次數,還可以增加血清中CD4+/ CD8+的含量,降低NK細胞及IgA、IgG的含量,從而改善免疫功能紊亂、抑制體液免疫亢進的現象,進而延緩塵肺的進展。戎姣等[19]研究顯示僅3次督灸治療對于過敏性鼻炎具有良好的效果,以癥狀和體征為評價標準,治愈率和有效率大幅度提高。屈堯堯等[20]研究顯示督灸配合針刺蝶腭神經治療過敏性鼻炎總有效率可達90%。王藝靜[21]對肺虛感寒型過敏性鼻炎患者三九天進行督灸治療,結果顯示有效率高達96.55%,明顯優于單純西藥治療組,且作用持久,不易反復。汪今博[22]研究顯示對肺氣虛寒型過敏性鼻炎采用溫陽通竅法進行針刺結合督灸治療相對于西藥治療效果更持久,且不易復發。
2.1.2 中風魏營等[23,24]觀察研究顯示督灸可以改善氣虛血瘀型中風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NISS評分,不僅療效顯著,而且惡化率低。張芳之[25]研究顯示督灸可以改善對缺血性腦卒中后肢體痙攣患者的肌張力。王巖紅等[26]研究顯示督灸可以改善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踝關節痙攣狀態、下肢運動及平衡能力。 于圓圓等[27]研究顯示督灸可以有效改善中風患者臨床癥狀、痙攣狀態、提高日常生活能努力,關節的運動能力及平衡能力。
2.1.3 其他李潤民等[28]認為癡呆多為髓海不足,神機失用相關,當以重溫陽補髓,而督脈恰恰是腎精上達充髓的通路,因此在督脈上進行溫養之力較強的隔藥隔姜的督灸療法,可以益精填髓,從而治療癡呆。姚艷玲等[29]研究顯示對于心脾兩虛不寐患者進行歸脾湯聯合督灸治療即時時效與西藥組相當,并在遠期時效中占絕對優勢,停治療1月后的隨訪中,歸脾湯聯合督灸組的效果并沒因治療停止而大幅下降。寧晴[30]采用督灸聯合針刺治療脾腎陽虛型慢性疲勞綜合征,結果顯示督灸聯合針刺治療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而且對患者的軀體及心理健康亦有明顯改善。鄭可耀[31]報道黃淑玲采用中醫分期辨證治療聯合改良督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取得良好效果。陳佳利等[32]應用四神丸聯合督灸可以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的征的遠期療效優于單純西藥治療,解決了易復發的問題。趙偉志等[33]研究表明應用助陽通便膏聯合督灸治療脾腎陽虛型便秘有效率高、復發率低。
2.2 外科系統黃輝等[34]對單純督灸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文獻運用系統評價及Meta分析,結果顯示督灸治療的臨床療效優于其他治療方法,改善TNF-α、IL-12,安全性高。魯士友等[35]認為強直性脊柱炎以腎虛督空、腎虛督滯為主要病機,督灸可以溫腎通督,配合飲食、鍛煉等在臨床取得良好療效。譚潔等[36]研究表明強直性脊柱炎與陽氣虧虛,外感風寒濕邪相關,督灸通過溫陽、通陽、護陽改善患者癥狀,減輕痛苦。董元花等[37]報道應用督灸合并蒸臍法可以疏散肩背部僵硬筋膜條索,改善疼痛及活動功能,增強抗寒能力。李琪等[38]通過對督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文獻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聯合督灸治療優于單純針刺治療。靳冬麗[39]采用藥物貼敷結合督灸治療術后腹脹效果顯著。李秀鳳等[40]研究顯示督灸可以縮小銀屑病的皮損面積,減輕皮損的嚴重程度,提高臨床療效。唐蘇為等[41]研究表明督灸聯合走罐治療靜止期尋常型銀屑病具有效果明顯、不良反應少的特點:生活質量評分及嚴重度指數評分在治療后均有明顯改善。譚占婷等[42]報道應用2次發泡督灸配合溫針灸治愈1則行痹案例。李志明等[43]研究顯示督灸可以提高絕經后女性血清中鈣(Ca+)、血清骨鈣素(BGP)的含量,增加骨密度,減輕骨質疏松引起的疼痛。
2.3 婦科系統王璐[44]研究表明對寒凝血瘀型子宮腺肌癥痛經應用督灸聯合溫經活血方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疼痛積分、縮小子宮體積,降低血清CA125的數值。肖迪等[45]報道應用督灸聯合中藥3周治療痛經12年的患者,3個月后隨訪無復發。王金花[46]認為腎氣虧損型原發性痛經的病機為不榮則痛,督灸通過補腎溫陽,減輕痛經的癥狀。王毅等[47]研究表明督灸可以明顯改善脾腎陽虛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體質量指數;降低了胰島素抵抗,降低睪酮水平,從而減輕性腺軸的抑制,達到促排卵的作用。梁少榮等[48]研究顯示督灸的改善脾腎陽虛型崩漏的出血癥狀及伴隨癥狀,提高單純中藥治療的臨床療效。姜佰鳳[49]認為督灸可以調心神,間接調節胞宮,使胞宮達到藏泄有度的良好作用,對于脾腎不足型崩漏效果明顯。
2.4 其他郭春艷等[50]應用針灸聯合督灸治療方法治療1例寒凝血瘀型全身多處皮膚腫硬2個月的患者,隔日治療1次,經3個月治療后患者全身皮膚恢復正常,隨訪半年未復發。劉驍等[51]研究表明督灸可以顯著提高IgA水平,提高陽虛質亞健康人群生理機能、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社會功能、活力以及總體健康評分。
綜上所述,督灸對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塵肺、中風、失眠、腸炎、強直性脊柱炎、骨質疏松、腰椎間盤突出癥、腹脹、關節痛、崩漏、痛經、硬皮病等均有較好療效。但臨床報道大多為督灸聯合其他治療,降低了對督灸真實療效的評估效果,分析結果的準確性也受干擾。今后學者可以進一步規范臨床方案,設立單純督灸治療組,觀察療效,為臨床提供高質量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