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永玲
說起孩子的營養素補充,鈣、鐵、鋅絕對可以三“素”成團,鈣坐C位,直接出道。家長們對孩子補鈣這件事兒一直很執著,畢竟真正缺鈣的危害太大了,兒童又正處于身體發育時期,更容易缺鈣,哪個家長不想著未雨綢繆?
不可或缺的“鈣”
孩子容易缺鈣嗎?哪些孩子容易缺呢?孩子的鈣營養一直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話題。
大家都知道礦物質是人體必需的七大營養素之一,而“鈣”是人體內含量最豐富的礦物元素,足量的鈣攝入對維持兒童、青少年正常的骨礦物含量、骨密度,達到理想的骨量峰值,減少骨折和老年期骨質疏松風險等至關重要。研究表明,兒童時期的鈣營養不足可增加成年后罹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如骨質疏松癥、高血壓、腫瘤、糖尿病以及其他代謝性疾病等。
那么,哪些孩子容易缺鈣呢?
主要有以下幾類:第一類是奶類食物攝入不足的孩子:奶類食物是鈣營養的主要來源,兒童、青少年膳食中缺乏奶或奶制品等高鈣食物,將會導致營養慢性缺乏。嬰兒期食物以奶類為主,攝入量基本都能保證,但到了幼兒期,有的孩子不愿意喝牛奶、鮮奶,或者只是偶爾喝,其他奶制品攝入也少,這就容易造成缺鈣。
第二類是鈣需要量高的孩子: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由于出生后的追趕生長而對鈣需求增加、加之胃腸道功能不夠健全,對鈣的吸收能力相對較弱,容易出現缺鈣現象;生長速度快的孩子,對鈣需求也高,比如嬰幼兒、兒童、青少年生長迅速,需要充足的鈣營養,2歲以下、青春期特別是青春期女孩更容易鈣營養不足。此外,一個孩子在不同的季節鈣缺乏情況也不相同,春季萬物復蘇,兒童生長速度比較快,身高增長迅速,加上冬天曬太陽少,因此春天容易鈣缺乏,是補鈣的季節。
第三類是缺乏維生素D的孩子:根據《嬰幼兒佝僂病防治方案》要求,新生兒生后數天就要補充維生素D,如果出生后沒有及時補充維生素D,還有戶外活動少,或戶外活動包裹嚴實、空氣污染、云霧遮蓋光照不足,都會導致維生素D攝入不足。
第四類是患某些疾病的孩子:肝腎臟疾病影響維生素D的活化,體內維生素D不足,導致容易缺鈣;腹瀉等消化道疾病影響腸道鈣的吸收,哮喘等疾病需要長期使用激素治療,這些情況都會影響鈣的吸收和儲存。
第五類則是母親妊娠期鈣和(或)維生素D攝入不足的孩子:這種情況將會導致胎兒期鈣儲存不足,這是造成嬰兒早期鈣營養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嚴重的會導致先天性佝僂病,孩子出生后就有癥狀或3個月缺鈣癥狀就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