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涵(廣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1.什么是肌電圖檢查?
肌電圖檢查是指用同心圓針電極插入肌肉后,記錄在肌肉安靜狀態(tài)下和不同程度隨意收縮狀態(tài)下以及周圍神經受到刺激時,各種電生理特性的電活動的一種技術。廣義的肌電圖,包括常規(guī)肌電圖、神經傳導測定、重復神經電刺激、運動單位計數、單纖維肌電圖以及據肌電圖等。臨床上除了診斷和鑒別神經源性、肌源性損害以外,還可用于發(fā)現(xiàn)臨床下病灶和容易被忽略的病變,與神經傳導速度結合,可以補充臨床上的定位診斷。
2.需要檢查的人群有哪些?
(1)包括脊髓空洞癥、脊髓壓迫癥、脊髓血管疾病、運動神經元疾病等脊髓病變患者;由放射性損害、中毒、血管病、代謝病、營養(yǎng)障礙各種變性所引起的脊髓損害稱為脊髓病,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運動障礙(截癱)、感覺障礙(一切感覺痛覺消失)、膀胱直腸括約肌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2)肌原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肌收縮力減退或消失以及肌肉萎縮等;先天性或后天性、無神經系統(tǒng)病變;病因有遺傳缺陷、代謝障礙、免疫損傷等。
(3)錐體系及錐體外系疾病患者:包括帕金森病、多系統(tǒng)萎縮、肌痙攣、肌張力障礙等。
3.肌電圖檢查禁忌癥有哪些?
(1)安裝心臟起搏器、金屬性心導管或其他重癥心臟病的患者。
(2)肌電圖檢查區(qū)內骨折未曾有效固定、開放性骨折、有外固定支架或創(chuàng)面尚未愈合者。
(3)有明顯出血傾向者,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等其他有關于血液異常、血功能異常類疾病。
(4)意識不清楚或存在神經異常等無法配合檢查的患者。
(5)存在嚴重的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病、糖尿病患者,或是此類疾病尚未得到明確和長期有效控制的患者。
(6)妊娠期孕婦或月經期不能進行檢查。
4.肌電圖檢查注意事項有哪些?
(1)存在慢性傳染病或是重大疾病(如肺炎、乙肝等),需在檢查前告知醫(yī)護人員,以做預防準備。
(2)如果存在心肌酶異常,則要抽血后再行肌電圖檢查,否則會影響檢查效果。
(3)急性外傷患者(脫位、神經裂傷等),最佳檢查時間神經傳導測定自受傷日計算4~7 天,針極檢查自受傷日計算3 周。
(4)進行針極肌電圖檢查的患者,檢查后24 小時不能洗澡。
(5)10 歲以下患者檢查前10 分鐘請至洗手間解小便,檢查時需有2 個成年家屬陪同。成年患者不需家屬陪同,75 歲以上老人、不能自理者可有家屬陪同。
5.肌電圖檢查可以檢查出哪些疾病?
特發(fā)性震顫,蘭伯特-伊頓綜合征,脂質沉積性肌病,包涵體肌炎與遺傳性包涵體肌病,神經性肌強直,營養(yǎng)障礙性多發(fā)性神經病,維生素E 缺乏神經病,毛細血管擴張性共濟失調綜合征,進行性肥厚性間質性神經炎,遺傳性運動失調性多發(fā)性神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