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旭,任顧群,蘇玉強,王岳娜,許遠樂
(1.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麻醉手術科;陜西西安,710038;2.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消毒供應科;陜西西安,710038)
近年來,隨著人口結構以及生活模式的改變,各類臨床疾病頻發,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醫院是人們檢查和治療疾病的重要場所,通過診斷和針對性干預,進而促進患者不適癥狀或疾病的快速緩解。醫院感染是常見的不良事件,其被定義為住院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含患者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獲得但出院后發生的感染,但不包含在入院前便患有或已處于潛伏期的感染。另外,醫院內的醫護人員在醫院工作期間所獲得的感染也屬于醫院感染的范疇,甚至是患者家屬、探視者在醫院區域內獲得的感染也可納入醫院感染的范疇。
手術室是發生醫院感染的高危區域,手術室患者需接受有創治療,治療期間需頻繁執行侵入性操作,不僅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會因有創治療的施行而降低,且頻發的侵入性操作還易導致外界致病菌侵入人體,從而導致感染。手術室作為為患者提供手術治療的場所,在搶救患者、治療疾病方面作用顯著,做好相關的感染防控,對確保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著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對相關期刊資料的查詢分析,針對性總結了手術室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和相應規范管理方法,以期為手術室醫院感染防控提供一定參考。
管理制度不完善、手術室建筑布局不合理、醫護人員重視程度不足、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與使用不規范、缺乏監管、自我防護意識薄弱是導致手術室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
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導致手術室醫院感染出現的根本原因,因缺乏科學、全面且完善的管理制度,醫護人員在執行手術操作時缺乏統一的標準,易出現醫療操作混亂、醫護人員無菌操作意識較弱和監管力度不強等情況,造成手術室醫院感染的頻發。
不合理的手術室建筑布局會造成各類手術用品無法規范的進行擺放,且出入口安排不當和手術室污染和清潔線路不分等還會導致諸多衛生問題的出現,從而會引發醫院感染。
醫務人員對手術室醫院感染的重視程度不足,缺乏責任心,從而影響手術室消毒管理質量、手術器械清洗與分類以及無菌操作造等,導致醫護人員在術中無法嚴格遵照無菌操作原則進行相應操作,在進行手術室消毒時不夠規范,進而導致手術室殺菌效果不合格,造成手術室醫院感染。
缺乏監管會導致醫護人員在違規操作時出現僥幸心理,從而影響手術室醫院感染防控質量,這也是造成醫院感染風險因素。
醫護人員在手術操作過程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而手術器械多為尖銳利器,易劃傷皮膚黏膜,導致醫院感染的發生。
醫院要及時完善手術室醫院感染防治規章制度,并建立專門的醫院感染防治辦公室進行規范化管理。醫院感染防治辦公室肩負質量管理、培訓、檢測、監督和獎懲等職能,定期檢測手術室與手術器械的消毒和清潔情況,培訓醫護人員掌握正確的清潔消毒和無菌操作方法,監督醫護人員遵守相關規章制度,并設立獎懲制度,以保障規范管理方法的順利施行[1]。
醫院要科學規劃手術室的布局,利用空氣過濾凈化系統對手術室內的細菌含量進行控制,并利用紫外線殺菌燈等設備進行手術室內消毒,保障手術室的整體消毒質量[2]。另外,醫院還應在手術室潔污交替區設立隔離帶,并安排專人進行管理,嚴格控制手術室進出人員,并要求所有進入手術室的人員做好相應消毒工作,手術室內禁止大聲交談。手術室內的物品應做好分類,不同類型的物品應設有專門的放置區域,禁止物品混合放置,使用后的物品根據類型選擇回收或銷毀[3]。
醫院感染防治辦公室應分批次安排醫護人員接受培訓,通過培訓的方式提升醫護人員對于手術室醫院感染危害的了解程度和重視程度。培訓結束后,醫院感染防治辦公室可在會議上進行相應精神的宣傳,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進一步提升醫護人員的重視程度和自我防護意識。
醫院要建立完善的手術室無菌操作制度,要求醫護人員及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前要做好相應的消毒準備工作,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淋雨、穿戴無菌服、佩戴口罩、鞋套和帽子。并且,醫院還應做好人員管理工作,對于存在傳染性疾病或皮膚系統疾病的醫護人員要禁止進入手術室,以避免受到感染[4]。另外,醫院還應關注醫護人員術前的手部清潔工作,要求醫護人員嚴格遵照規章制度進行手部清潔,并不定期進行抽檢,設立獎懲制度,督促醫護人員規范手消毒[5]。
醫院因其特殊的職能,每日有大量的人群在醫院區域內流動,流動過程中可能造成細菌、病毒等感染源出現,從而導致醫院感染。醫院接收的多為患病人群,該類人群身體免疫能力下降,易受到外界感染源的影響,出現醫院感染的風險較大。隨著科技與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各類內鏡技術或有創檢查、治療技術被廣泛應用,這對醫院感染的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來源途徑的角度來看,導致醫院感染出現的途徑主要包含內源性和外源性兩部分,內源性途徑多指患者自身攜帶的細菌或病毒,正常情況這些患者自體攜帶的細菌與病毒是無害的,難以影響患者健康,但隨著其他疾病的出現,會導致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下降,從而會轉變為致病菌,造成醫院感染的出現[6]。外源性途徑則是指受到非患者自身固有病原體感染所致的醫院感染,該類途徑的感染源來源復雜,既可能是其他患者攜帶的病原體或致病菌,也可能是外界環境中客觀存在的細菌或病毒,甚至可能是存在于其他物體上的致病菌[7]。有研究[8]指出,醫院內不同科室的醫院感染發生率存在較大差異,重癥監護病房(ICU)、腫瘤血液科和燒傷科的醫院感染發生率要高于醫院其他科室,導致上述情況出現的原因與收治患者病情過重有著直接的關系,患者病情過重故存在免疫力低下等情況,且患者需頻繁接受侵入式操作進行檢查及治療,故發生醫院感染的概率更高。
手術室也是發生醫院感染的高危區域,手術室工作特殊,一旦出現醫院感染便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故做好相應的管理措施十分必要。完善規章制度是實現手術室醫院感染規范化管理的首要前提,其次是增強醫護人員防控意識和重視程度,通過采取規范的管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有助于手術室醫院感染的預防。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醫院感染防控手段也需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完善、更新,積極預防手術室醫院感染,保證患者和醫務人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