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強強
天津工業大學,天津 300000
近幾年,我國游戲產業發展迅速。以手機游戲為例,極光大數據在2019年做了一次統計,我國手游月活躍用戶人數MAU達8.5億,安裝滲透率達73.6%,人均每月游戲時長879分鐘,可以看出我國手游用戶規模龐大,游戲時間較長,其中,手游用戶的付費率為63.5%。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網絡游戲產業對于網民的覆蓋率很廣,玩家在網游中充值率也很高,這就不得不涉及一個法律問題,那就是對網游中虛擬財產的保護。在司法中,因為網游財產產生的糾紛以及違法犯罪行為越來越多,但是我國對于網游財產的保護并不完善,雖然《民法典》規定了虛擬財產受到保護,但是網游虛擬財產如何認定仍存在問題,所以在司法中往往會出現判決不一的情況,一些當事人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為了能夠公平公正地處理關于網游虛擬財產的案件,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對于網游中的虛擬財產的保護是必不可少的。
虛擬財產是無形的,非實物化和網絡數據化的財產形式。主要包括軟件賬號,網游中的資產等等,[1]它最主要的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虛擬性。虛擬財產不是在現實世界中客觀存在的,而是存在于虛擬的網絡空間當中,是在計算機中對現實世界實物的一種模擬和想象,雖然在計算機中有所表現,實則是數據代碼。
2.可支配性。虛擬財產雖然是以數字化的形式體現的,但是在特定的網絡空間內,具備可支配的特征,財產所有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自由處分。
3.可流通性。虛擬財產一般是通過現實貨幣轉化或者是付出時間和精力獲得的,具有一定的價值,能夠在特定的網絡空間中轉讓、交易。
4.空間性。虛擬財產必須依附于特定的網絡空間存在,在特定的空間內發揮作用、體現價值,主要是以數據代碼體現在計算機網絡當中,無法脫離計算機獨立存在。
虛擬財產與網游虛擬財產是一種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虛擬財產指的是所有非實物化、數據化的財產形式,其價值可以明確界定,并受到法律保護,而網游虛擬財產僅指存在于特定的網絡平臺中,也就是特定的網游中,付出了金錢或者勞動力而取得的,對網游賬號的價值具有重要意義的財產,并且只能在特定的網絡平臺內流通,它具備虛擬財產的主要屬性,屬于眾多虛擬財產中的一部分。
1.直接性財產
直接性財產是指由現實貨幣直接購買或者是玩家充值游戲貨幣后,用游戲幣購買的和現實貨幣有直接關聯性的財產。在每一款網游當中,都有自己的游戲貨幣,這些游戲貨幣的名稱都不盡相同,但是這些游戲貨幣都是由現實貨幣根據不同的比例充值得來的,和現實財產有著最密切、最直接的關聯。有些網游中的道具和裝備,是由游戲貨幣直接購買得到的,這些財產在網游中都有明確的價格,而游戲貨幣又是通過現實貨幣直接轉化而來的,所以說,網游中由游戲貨幣直接購買得到的道具和裝備等,也和現實貨幣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些財產和現實貨幣有著最直接的關聯,所以,這些在網游中的財產統稱為直接性財產。
直接性財產又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可流通性財產,一種是不可流通性財產,這是根據其是否可以在網游中自由交易劃分的。有些直接性財產具有獨立性,可以以其本身的價值在網游中自由交易,有些直接性財產本身雖然有其價值,但是無法流通,只能依附于賬號中的角色所存在,為賬號整體增加價值。
2.間接性財產
間接性財產,指的是由玩家投入時間和精力在網游中取得的和直接性財產具有同等價值的財產。在網游中,并非所有的網游財產都可以通過現實貨幣購買,有些是玩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耗費時間和精力獲得的。間接性財產和直接性財產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首先間接性財產不是通過現實貨幣或者游戲幣直接購買,而是由玩家通過付出時間和精力獲得,其次間接性財產和直接性財產的價值相同。如果將網游財產比作工藝品,那么直接性財產就是通過現金購買直接獲得的,而間接性財產是通過付出勞動力自己創造出來的,創造出的工藝品同樣具有價值,在網游中,這種“創造出來的財產”沒有付出現實貨幣,但卻有著和現實貨幣相同的價值,并可以在特定空間內流通,屬于間接性財產。
3.模糊性財產
模糊性財產指的是通過勞動力獲得的不可在網游中流通的價值難以確定的財產。在網游中,普遍的存在模糊性財產,這類財產難以和現實貨幣產生直接的聯系,也不可以在網游中交易轉讓,對賬號具有較強的依附性,其價值難以確定。在每款網游中,虛擬財產的體現也不盡相同,以某熱門游戲為例,此款網游中的賬號等級,非充值性“金幣、銘文、稱號、段位”等,這些都無法通過現實貨幣購買,只能由玩家自己耗費時間和精力通過玩游戲獲得,無法單獨在網游中出售和轉讓,只能依附于賬號存在,并且在網游中并沒有明碼標價,而且沒有類似商品相比較,其價值難以確定。但是此類財產對賬號的整體是有價值的,此類財產的數量往往決定了網游賬號整體價值的高低。因為這類財產的價值無法認定,并且不能單獨流通,與現實財產的聯系不緊密,所以此類財產在網游中稱之為模糊性財產。
1.直接性財產屬于虛擬財產
直接性網游財產應當認定為虛擬財產,并用法律予以保護,因為其現實價值是比較容易認定的。直接性網游財產大都和現實貨幣有著直接的關聯,在不同的網游中,這些財產都有明確的價格,并且這些財產都是付出了人民幣購買的,只要明確了現實貨幣和游戲金幣的比例,很容易就可以確定這些財產的現實價值,既然是通過現實貨幣購買所得,就應當和現實商品一樣受到同等保護,所以,將直接性財產作為虛擬財產來保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間接性財產屬于虛擬財產
間接性財產雖然不是玩家通過直接購買獲得,但卻是玩家付出了精力和時間獲得的勞動成果,這些財產,在網游中都可以找到其同款的價值,和由現實貨幣直接購買的并無差別,它的價值可以參考直接性財產的價值來確定,并且,間接性財產同樣可以在網游中流通,具備可支配性和可流通性,所以將間接性財產認定為虛擬財產,具有合理性。
3.模糊性財產目前不宜認定為虛擬財產
模糊性財產雖然也有其價值,但由于其較強的依附性,在交易時必須依附于網絡賬號一起交易,其價值是比較難認定的,目前沒有任何官方機構能對此類財產的價值做出認定,民間的認定又不具備權威性,所以,如果將模糊性財產認定為虛擬財產進行保護,在司法中,將會出現訴訟標的物價值無法確定的窘狀。隨著國家在此方面的完善,這個現狀是可以得到解決的,只是目前還無法確定模糊性財產的價值,不適宜將模糊性財產作為虛擬財產進行保護,待官方的鑒定機構成立之后,也應將此類財產納入保護。
我國在互聯網行業和游戲產業,起步時間相對落后于一些國家,但是我國后來者居上,如今在這兩個行業發展迅猛,而在這方面的立法相對滯后,我國的《民法典》雖然是第一個對虛擬財產做出規定的法典,但是對虛擬財產的認定具有較大的模糊性,而我國目前還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對虛擬財產做出具體規定,這就使得在司法裁判中,關于虛擬財產的判決結果產生較大的差異。
發生在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的“酒店內遠程遙控盜竊顧客游戲財產案”中審理法院認為網游財產是一種勞動成果,是玩家投入了一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取得的,并且此財產可以轉化成現實財產,具有法律中財產的性質,將網游財產當作虛擬財產進行保護。而在“岳某偉等盜竊案”中[2],審判結果則與上述案件有較大差異,一審基層法院認為岳某偉等人明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犯罪所獲取的數據,而予以收購,其行為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同級檢察院提起了抗訴,認為,應以盜竊罪對原審被告人岳某偉等人定罪處罰,但是上級檢察院和中級人民法院則認為游戲賬號內的游戲金幣屬于網游中的虛擬財產,其法律屬性是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最終岳某偉等人被判處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在這個案件中,認為網游財產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財產屬性,只能依附于網絡存在,而且其價值難以確定,所以就將網游財產認定為計算機信息系統里的數據,不認為是財產。
從這兩個案例中也可以看出,我國對于網游中虛擬財產的認定,并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司法機關往往根據自己的意志對網游中的虛擬財產屬性進行認定,所以裁判結果也存在較大差異。[3]
我國對于網游財產的財產屬性一直沒有明確,是否應當作為財產權利進行保護,這也是存在我國司法實踐中一個難題,目前,在司法審判中存在兩種結果,一種是將網游財產作為財產性權利進行保護,一種是將網游財產作為計算機數據進行保護,這也使得相似的案件出現差異較大的判決結果。隨著經濟和科技水平的發展,傳統的財產內容正在發生變化,網游中的虛擬財產是傳統民法中財產概念在網絡世界的延伸,具備財產的主要屬性,將網游中虛擬財產等同于現實財產進行保護也符合時代的發展。此外,在司法中,有了明確的法律規定,在具體糾紛的裁判時也有一個準確的參照,能更加準確地對案件做出審理,所以,對于網游中虛擬財產,應當在法律中明確規定為財產進行保護,以此來解決網游中虛擬財產屬性不明確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的網絡游戲產業發展迅速,因網游財產交易發生的糾紛也越來越多,但是國家對于網游財產交易的管控還是有所欠缺的,在網游財產交易中,一部分是第三方代為交易,私下交易更是占了大多數,這種混亂的交易體系引發的結果就是,一旦發生糾紛,取證將面臨著巨大的困難。針對這個問題,應當對于游戲財產的交易更加規范化、體系化,每款游戲的開發商應當構建一個交易平臺,或者由第三方構建綜合性交易平臺,對每筆交易進行記錄、存檔,在發生糾紛時,凡是在交易平臺進行的交易,平臺開發商應積極配合司法機構調查取證。有了更加體系、規范的交易平臺,才能夠更好地對網游中的虛擬財產進行保護。
在網游當中,玩家和運營商之間其實是一個娛樂服務合同關系,玩家作為消費者,屬于弱勢的一方,在網游財產受到侵害時,玩家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運營商往往置之不理,或者消極對待,這對于網游財產的保護是不利的,必須對網游運營商的義務加以明確,以法律的形式對其進行監督。首先,網游運營商,掌握、控制所有玩家在該網游中的活動數據,與普通玩家相比,他們直接掌控證據,故其具有更加優越的舉證能力,應對玩家在網游中的數據狀態的變化承擔舉證責任。其次,網游中的虛擬財產都在運營商建立的互聯網數據空間內,運營商應當有義務保護消費者對該賬戶及賬戶內物品的完整性,運營商對玩家在網游中的虛擬財產未能提供安全的防護措施時,應當承擔一定的過失責任。只有明確了運營商的義務,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配合國家對網游中虛擬財產進行保護。[4]
網游財產的價值難以認定,是網游財產糾紛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往往因為價值無法確定,造成當事人訴求難以實現。網游財產的價值有些是通過現金直接轉化的,但有些不是通過現金轉化的財產,其價值認定沒有一個標準,往往是通過玩家協商得出的,沒有權威性,所以,就需要建立專門的評估機構,對產生糾紛的網游財產的價值進行權威的認定。[5]
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變遷,如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變,大部分年輕人的娛樂活動已經離不開網游,在網游中投入的金錢也越來越多,隨之增多的還有因為網游財產產生的糾紛,對于網游中虛擬財產的保護變得尤為重要,如今各國在法律上對于網游中虛擬財產的保護都比較欠缺,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在民法中規定了虛擬財產的國家,在虛擬財產的保護上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應當趁此機會,不斷完善對虛擬財產的保護,特別是網游中虛擬財產的保護,以此來保障司法的公平公正,保護更多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