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哲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天使愛美麗》由法國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執導,攝影師是布魯諾·德爾邦內爾。該片向觀眾展示了一個具有強烈油畫感的童話般的個人故事,具有鮮明的美學特征。在《天使愛美麗》的視聽敘事中,濃郁的色彩基調、對比鮮明又和諧統一的色彩使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突出“油畫”和“童話”的風格基調和主題呈現功能。
《天使愛美麗》影片的主線為女主人公艾米莉對待自我與他者態度的改變,即艾米莉從對他者進行探索,到主動為他人帶來快樂和幸福,再到主動追求自己的幸福的轉變。同時,艾米莉與男主人公尼諾兩個相似且孤獨的人,因為相冊結緣的故事也是影片的重要情節和線索。在《天使愛美麗》中,熱內在人物服飾、場景空間乃至故事情節上通過色彩的配置進行敘事。
色彩會影響人們的生理、心理乃至情緒[1]129。視聽作品通過彩色色調的冷暖、顏色飽和度的變化等對人物的心理產生影響,從而對主要人物的情緒、情感進行隱喻,并通過服飾色彩的變化展現人物的轉變。
艾米莉的性格和情緒蘊藏在其服飾色彩之中。暖色調的濃郁紅色主要出現在艾米莉平靜地生活、工作之時,為了給他人帶來幸福而付出努力之時,以及積極地向尼諾靠近之時,可見暖色調紅色隱喻艾米莉積極與他人交往、為他人帶來幸福的熱情和對愛情的追求。淺粉色出現在艾米莉努力讓心情變得愉悅時,隱喻艾米莉良好的情緒和心情。而中性色調的綠色則出現在艾米莉退縮、矛盾和迷茫之時,如她借畫中拿水杯女孩向“玻璃人”爺爺傾訴自己打算放棄之時穿著綠色短袖針織衫。
男主尼諾的服飾色彩隱喻較為簡單,即他隨著與艾米莉的不斷靠近衣服顏色越來越豐富,明度和飽和度逐漸提升。他獨自生活時,服裝顏色飽和度和明度很低,顏色大體屬于消色。而在艾米莉闖入他的生活中后,他逐漸獲得了更多的生命力,開始穿著明亮顏色的條紋衫。在與艾米莉在一起的夜晚,尼諾一反平時的低飽和度、低明度的近乎消色的穿著,而是穿了一件大紅色印花睡衣,表明其對艾米莉已萌生愛意。
除艾米莉與尼諾外,影片中喬安娜與約瑟夫、瑪德琳娜與丈夫因為愛情熱烈程度的變化其服飾也發生了細微變化,這些改變也蘊含著人物情緒和生活態度的變化。
電影通常通過控制場景、空間、色彩配置來突顯場景空間的色調象征和單元場景的色調象征[2]。場景空間色彩配置分為人工搭置場景空間和自然環境空間[3]。在影片《天使愛美麗》中,主要的人工搭置場景空間有艾米莉爸爸的家、雙模咖啡店、艾米莉的家、地鐵站、尼諾工作的商店,這些地點色彩濃郁,與情節走向密切相關;主要的自然環境空間有艾米莉爸爸家的庭院、街道和尼諾工作的游樂場,這些自然環境空間顏色鮮亮明快,起著暗示時間流逝與快速推動情節的作用。
視聽作品的色彩環境是指其以色彩的色相、飽和度、明度三個特征為組別的聚合鏈構成的組合系統。電影《天使愛美麗》中的場景空間色彩不論是人工搭置場景還是自然環境,其配色都采用三原色和綠色,自然環境以間色來過渡,人工搭置場景中大量使用紅色和綠色的互補色。主要色彩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的飽和度較高,其他間色的飽和度較低。色彩明度整體較低,在人物情緒或情節有明確變化時會出現小面積高明度色塊。
和諧的相近色和反差較大色彩多樣平衡統一是視聽作品常用的兩種色彩構成控制手段。在影片《天使愛美麗》的場景空間配置中,人工搭置的空間場景,大多采用反差較大色彩多樣平衡統一的手段,與人物變化的服飾顏色作對比,用以襯托人物的情緒、情感變化,推動情節發展。而較少出現的自然環境場景空間則更多使用相近色的配色控制手段,以此來突顯人物的變化。
色彩結構的對比控制手段有兩個維度[1]136-137:一是按照色彩性質進行對比,分為彩色與消色對比,彩色與彩色對比;二是按照色彩的時空進行對比,分為同時對比和相繼對比。同時對比即同一個畫面中的色彩進行對比,相繼對比則是不同時空中的畫面遙相對比。從色彩性質上看,影片的人工搭置場景多采用彩色與彩色作對比,用以突出艾米莉的矛盾心理;自然場景則多為消色與彩色作對比,并非單純的場景自身作比較。從色彩的時空上看,人工搭置場景的色彩多為同時對比,用以突顯人物情感或推動情節發展。相繼對比僅在一處突出體現,即艾米莉爸爸的庭院明度的相繼對比,這一對比為艾米莉爸爸逐漸與艾米莉和解作足了鋪墊。
電影作品的色彩象征中,“第三類是具靜色塊的象征”[2]。在故事情節色彩配置中,《天使愛美麗》影片色彩基調是確定的,色彩環境幾乎一致,其情節的變化就通過穩定的色彩基調以及環境與色相、明度相差較大的小色塊來推動。
影片中情節的轉折往往伴隨著突出的色彩對比與變化。母親的去世使童年的小艾米莉徹底變得孤零零,此時小艾米莉是畫面色彩結構中小而亮眼的一抹紅色,與周邊的暖白色間色、媽媽的深綠色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塊紅色的小色塊隱喻著小艾米莉的處境。成年的艾米莉穿著綠色大衣,戴著紅色貝雷帽,提著淺綠色手提箱,從庭院大片綠植中穿過,畫面唯美。這里艾米莉和環境色調幾乎融為一體,但她的帽子作為畫面中小小的紅色色塊,則像是庭院中星星點點的紅花,象征著新的生活的到來、新的變化的開始。
這部電影的色彩基調是橘黃色,盲人爺爺的世界突然變成了明亮的橘黃色,同時,艾米莉的“愛的沖動”也被激起,她的生活徹底發生轉折。艾米莉心動時的色調同樣是明亮的橘黃色,在明度不高的整部影片中,這個畫面中的色彩明度是最高的,在這部影片的色彩體系中,艾米莉的愛是明亮的、橘黃色的。
艾米莉的愛情取得巨大進展時,艾米莉的色彩是多變的。愛情來臨時,艾米莉面臨著主動表白還是沉默不言的矛盾,她表明心跡,但卻被忽視,她的信心和動力在此時消失了,同時她的色彩也消失了。艾米莉身上的綠色小色塊和家里紅色的背景對比,更加凸顯了艾米莉心中的悲傷。
場景中濃郁的顏色有著同樣的情緒隱喻作用。《天使愛美麗》的色彩基調是橘黃色,當艾米莉的愛被激發出來時畫面就會出現明亮的橘黃色。影片中,暖色調濃郁的紅色代表對他人的積極情緒,對愛情的正向情感;而中性色調綠色、灰黑色等深色則代表猶豫、逃避、悲傷等消極情緒;冷色調藍色代表矛盾、逃避等負面情緒。
影片中橘黃色是絕對的色彩基調,而影片大面積、大范圍的紅色服飾和橘黃色場景空間色彩表明了電影積極的、正向的、充滿愛的基調,給人們帶來具有油畫感的、童話般的溫暖感受。《天使愛美麗》通過講述主人公艾米莉一步一步與其他人接觸,為他人帶來愛與幸福,勇敢追求愛情的經歷,鼓勵人們熱愛生活,并勇敢追求愛與幸福。
影片《天使愛美麗》通過人物服裝色彩配置和場景空間色彩配置對人產生的心理影響來推動情節發展以及展現人物的性格、情緒、情感。除了通過服飾顏色對人物進行塑造以外,人物與背景的色彩結構和諧及對比也對人物塑造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人物塑造上,《天使愛美麗》中的人物積極追求愛、熱愛生活時,畫面總體色調是暖色的,而當人物出現負面情感時,畫面色調則是冷色的,影片即通過色彩結構的相繼對比來展現艾米莉爸爸的變化。對艾米莉、尼諾、瑪德琳娜、喬安娜等人的塑造多采用服飾上彩色與彩色之間的相繼對比,以及場景空間上彩色與消色的同時對比手段。
視聽作品可以在不同鏡頭畫面之間利用色彩的相似與反差強化畫面和作品的節奏感[1]139。色彩結構和諧的部分給人以舒緩、安靜的節奏,而色彩反差較大、形成強烈對比的畫面則會讓人感覺節奏加快。《天使愛美麗》大多采用反差較大多樣平衡的色彩結構,通過大面積紅色、綠色、暖黃色、藍色等濃郁色彩,整體實現油畫般多樣色彩的統一,展現出與主角們古靈精怪的性格契合的快節奏。
《天使愛美麗》在對色彩結構進行控制時,采用同時對比下并不平衡的小色塊構圖。冷色調的小色塊與暖色調或中間色背景進行對比,展現了人物內心的矛盾或情節存在的沖突;而暖色調小色塊與中間色背景進行對比,則展現了一種積極變化。這種不平衡的小色塊構圖進一步加快了畫面節奏,作為一種視覺符號增加了畫面承載的信息密度。
視聽作品可以通過不同色調、色彩來表現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變化。電影《天使愛美麗》大體按照艾米莉生活的時空順序展開,但在關于艾米莉視角下對“喜歡與不喜歡”系列人物的介紹、艾米莉“被遺棄的教母”的心理活動、尼諾思念艾米莉的心理活動、艾米莉對尼諾沒有按時到咖啡館原因的猜測、艾米莉關于要不要找尼諾的思想斗爭等情節,采用了黑白的消色處理,來展現局部的“時空交錯式”的敘事結構。
心理活動和回憶部分的消色與正常時空順序敘事的濃郁彩色的相繼對比,是隱藏在服飾、場景的色彩結構對比之外的通過色彩結構對敘事時空進行控制的手法。
電影《天使愛美麗》大膽使用色彩,使得影片別具一格,具有鮮明的美學特征,其畫面頗具油畫感,在敘事表達上帶有童話般的夢幻色彩,這也是這部影片的獨特魅力之一。
導演熱內的氣質在《天使愛美麗》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熱內的電影“通常有明顯的色彩主題,常用的顏色有棕色、紅色、黃色、藍色和綠色,并且通過故事情節和細節的設置表現出了一種特殊的幻想氣質”[4]。《天使愛美麗》的色彩基調、色彩環境和色彩結構受到Juarez Machado作品的深刻影響,主要色彩為濃郁的紅、黃、藍三原色和綠色,給觀眾帶來了油畫般的色調與視覺感受。
《天使愛美麗》整部影片的色彩基調為黃色,這也是油畫感的來源之一。橘黃色將整個影片的色彩氛圍變得濃郁,和印象派油畫濃厚大膽的色彩基調類似,這增強了影片的油畫感。此外,《天使愛美麗》的整體色彩結構大多是幾個油畫色調之間調和帶來的和諧結構。一般而言,電影通過兩種手段控制色彩結構,以實現色彩的和諧。一是采用色相、明度或飽和度反差較小的相近色達成整體和諧的結構;二是通過多種反差較大的色彩形成多樣色彩的統一。《天使愛美麗》中兩種手段都有涉及。整部影片在調色上很和諧,色彩明度基本保持在穩定的水平。在自然環境空間的色彩運用上,影片多次采用綠色、暖白色等色相、飽和度相似的相近色達成整體和諧;在人工搭置場景空間的色彩運用上,則更多平衡配置紅色、綠色、藍色、黃色等濃郁顏色或對比小色塊,以達成整體和諧的色彩結構。
《天使愛美麗》從極為感性的角度進行敘事。整部影片基本遵從現實邏輯,但色彩濃郁、豐富,用超自然手法處理許多人物心理活動和回憶畫面,這些手法的靈活使用增加了影片的童話感。
色彩會對人的生理、心理產生影響。《天使愛美麗》中人物服飾顏色對比強烈,風格獨特;人工搭置場景空間有許多溫暖的色彩,如紅色、綠色等色彩的玩偶、擺件等;自然環境空間大多是溫暖中性的綠色、暖白色和暖黃色。整部影片的基調為黃色,很少使用消色,大多數非心理活動畫面顏色為彩色。貫穿影片的暖黃色調給人帶來溫暖的感覺,紅色、綠色、藍色這些稍微跳脫的顏色的和諧使用又使得影片整體多了一些活潑和童趣。《天使愛美麗》整體調色的色彩環境及和諧的色彩結構給人帶來不一樣的心理感受,增添了影片的童話感。
“色彩是用來幫助創造深度幻覺的。”[5]色彩是一種重要的視聽語言,合理配置色彩可以使視聽作品在主旨情緒的營造、人物塑造、畫面節奏的平衡及敘事時空的切換上形成一致的特色,自然而然地使觀眾沉浸在影片自身的節奏之中。《天使愛美麗》通過對整體色調、色彩結構與色塊進行整體配置,打造出色彩濃郁、感情充沛的奇幻愛情童話,以獨特的美感與巧妙的敘事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一致的色彩基調使觀眾融入故事的整體敘事框架中,從而接受了其奇幻而獨特的情節與敘事,以及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影片通過色彩對人們的心理影響,進一步加深觀眾對影片內容的思考,進而采用不同的色彩結構和控制手段把控故事的節奏,達到色彩上的整體一致性,形成具有油畫感的童話特色,給觀眾帶來美學與情感上的雙重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