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樂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在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消費層次越來越高,對物質的需求也發生了很大改變。服裝是維持人們生活的基礎保障,現代人對服裝設計與生產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當下服裝不僅要滿足人們的實用性需求,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文化內涵,因此,加強服裝產業創新迫在眉睫。齊魯是儒家文化的發祥地,在齊魯文化的影響下,齊魯服飾文化不僅具有十分漫長的發展歷史,還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因此,需要加強對齊魯傳統服飾文化的研究與挖掘,進一步領悟與整合齊魯傳統服飾文化的精神與內涵,提取齊魯傳統服飾文化的精髓,加快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發展,使其產生特殊的含義,將服裝產業發展與齊魯傳統服飾文化保護相融合,增強服裝產業的文化屬性,提高服裝設計內容的多樣性,提高服裝產品的附加值,這也是當下服裝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1]。本研究重點分析了齊魯傳統服飾文化與山東服裝產業發展面臨的困境,提出了齊魯傳統服飾文化與山東服裝產業協調發展的路徑,為推動山東服裝產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齊魯傳統文化具有漫長的發展歷史,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然而,從當前山東服裝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盡管山東省在服裝方面的生產與出口規模較大,推動了山東省的經濟發展,但是并沒有產生較強的品牌效應,對山東服裝產業發展造成了較大阻礙。造成山東服裝產業品牌效應低的因素有兩點:第一,山東服裝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比較重視服裝數量與規模,忽視了服裝的品質,導致山東服裝產業整體水平較低,這與我國南方發達服裝產業相比具有明顯的差距。另外,山東每年生產大規模的服裝,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為知名服裝品牌代加工,導致其發展十分依賴外來品牌,雖然山東服裝產業有著較強的生產加工能力,但企業的實際經營利潤不高,由此可見,服裝產業發展中存在較大隱患。第二,山東服裝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不重視打造自身品牌,造成自身服裝產品的市場影響力較低,難以適應當下服裝產業快速發展的標準和需求。
為了確保服裝產業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處于較高的地位,加強新技術的應用十分關鍵,不僅可以更好地達到產業發展的要求,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然而,從山東服裝產業的發展現狀來看,一些服裝生產公司通過低價競爭的方式獲得國外訂單,不重視服飾文化,導致服裝產業文化軟實力不強,阻礙了山東服裝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企業在服裝生產過程中主要依靠傳統生產設備,對新型設備與技術的引進不積極。此外,管理人員更加看重服裝產能,導致服裝生產一線操作工人的綜合素質水平不高,技術創新水平較低,提高了山東服裝產業向現代化、技術化方向轉變的難度[2]。
從山東服裝產業的發展現狀來看,服裝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大部分服裝是在時尚潮流出現且廣為流傳后才緊急開始設計的[3]。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山東服裝產業仍然嚴重依賴傳統勞動力,不重視服裝生產環節的投入,難以激發企業的發展活力,同時在服裝生產過程中,通常直接借鑒市場上較為流行的服飾,導致服裝產品的創新性不足,同質化現象十分普遍,難以展現自身的服裝設計特征,造成山東服裝產業在市場上存在感不強,在這種不良產業循環的影響下,山東服裝產業無法有效提高自身的產品競爭力。
齊魯傳統服飾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逐步積累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結合我國傳統文化思想,不僅展現了傳統服飾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富性,也將齊魯傳統服飾文化完全表達出來[4]。所以,當下在促進齊魯傳統服飾文化與山東服裝產業共同發展的過程中,應重視服飾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加強兩者的融合,使山東服裝產品蘊含豐富的齊魯傳統服飾文化。一方面,要加強齊魯傳統服飾文化在山東服裝產業發展中的應用,構建良好的文化產業氛圍,進一步提升山東人民的文化素養與品位,依照顧客的實際要求進行服裝產品的開發與設計,使其可以很好地貼合齊魯傳統服飾文化發展要求。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有著龐大的消費群體,在促進齊魯傳統服飾文化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要開展全面且深入的社會調研工作,重視服裝產業的文化創新,提升人們的綜合素養,確保山東服裝產業能夠健康、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山東服裝產業要構建屬于自身的產業文化,提高自身服飾文化的產業價值,提升人們的審美水平以及服裝品位[5]。
在促進齊魯傳統服飾文化及山東服裝產業協調發展的過程中,要想進一步提高文化產業價值,加強服裝產業創新發展,山東服裝產業領導人必須重視齊魯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依托科技服飾的改革與科技產業的健全等,加強服裝產業的業務轉型與升級,實現齊魯傳統服飾文化與山東服裝產業協調發展的目標[6]。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管理人員應意識到產業結構轉型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從兩個方面加強產業結構轉型:一方面,在促進山東服裝產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緊密結合市場發展趨勢,逐步開展產業結構優化工作,同時依托最新的市場動態需求,結合山東服裝產業文化性質,創建多樣化、創新化的產業發展方式,推動山東服裝產業文化高效發展。另一方面,加強山東服裝產業成本結構的升級與優化以及服裝產業發展過程中對生產技術與高水平人才的培養,提升服裝產業人員綜合技能水平,推動產業結構的創新與發展,進而滿足當下服裝企業不斷發展的要求。
山東服裝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產品同質化現象,極易掉進價格的漩渦開展價格戰,使自身發展存在較大隱患。因此,齊魯傳統服飾文化與山東服裝產業在協調發展過程中,必須創設自身專屬品牌,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為齊魯服裝產業文化發展奠定基礎[7]。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服裝產業特征,在進行產業結構優化的基礎上發揮地域文化優勢,積極引入地方民俗與區域文化等,強化齊魯傳統服飾文化以及山東服裝產品的藝術價值,提高齊魯區域文化產業的市場影響力。另一方面,在促進山東服裝產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還必須進一步展現齊魯傳統服飾文化的本質,加強對傳統民族文化主題與元素的引用,充分發揮山東區域文化優勢,保證山東服裝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在齊魯服飾文化和山東服裝產業協調發展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強化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必須將產業文化發展作為重中之重,重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強產業文化創新,消除以往服裝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服裝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產業文化發展及產業結構轉型奠定基礎,更好地滿足當代服裝產業的運行與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