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鵬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農業局 741306)
縱觀當前動物檢疫現狀不難發現,即便相關檢疫規定早已在城鄉大力推行,但受區域規劃及經濟條件的限制,實際檢疫工作難免存在監管力度強弱不一、監管效率高低不定等問題。如何立足于不足,謀求長效化發展是當務之急,下面筆者著重就有關要點展開淺析。
切實可行、細致高效的管控機制是確保各項檢疫事宜循序貫徹的先決保障,但現階段管控機制的不完善是制約檢疫事宜順利執行的首要因素,細化來看,不完善之處主要可以概括為3 點:(1)相關部門未配備嚴格、有效的監管程序,在實際檢疫中難免存在一些違規性行為,檢疫體制內部腐敗和疲軟問題突出;(2)少部分檢疫工作人員自身素質亟須強化,對工作多有忽視,缺乏職責觀念和工作踴躍性的從業態度是動物檢疫的一大忌諱;(3)欠缺完備、細致的法規條文來維系檢疫事宜的穩定推進,致使檢疫人員和養殖人員對一些動物檢疫細則表現出認識不夠明確的問題[1]。
最近幾年,動物產地檢疫已逐漸拓展至廣大農村基層養殖一線,大部分農村地區皆已配備了相關檢疫報疫基站,使得檢疫事宜可以得到切實性的推進執行,并斬獲可圈可點的成績。但受各地區發展水平、社會條件的約束,實際檢疫工作未能達到預期成效,城市地區畜牧養殖產業集約化、整體化程度相對更高,各項檢疫事宜的推進更為順暢,可以最大化促進統一檢疫,精簡不必要的瑣碎流程。但農村地區的檢疫事宜在實際推進中阻力頗多,農村畜牧養殖仍然以分散式的個體養殖為主,監管工作更為煩瑣,且由于多種原因的限制,難以施行統一檢疫,這便延長了實際檢疫時長,導致檢疫效率的低下。
出于獲得更多養殖利潤的目的,難免有養殖戶和商販會在利益的誘惑下做出一些違規行為,如將那些理應嚴格消殺的病畜死畜違規售賣,引發一系列安全隱患和不良問題。如果在這一過程中,養殖人員不注重個人觀念的強化、執法人員未能即刻加以查處,那么食品安全問題將受到很大威脅,可見,還需繼續加大待動物檢疫工作的監管督查力度,將每一處細節把控好。致力于養殖人員、商販、執法人員的觀念教育,引領相關人員主動投身于動物檢疫中,另外,獎懲職責機制的不健全也容易引發諸多失職問題,不利于各個檢疫環節間的協調配合,健全獎懲職責機制同樣勢在必行[2]。
調研發現,許多地區的動物檢疫能力不足、檢疫效率低下,同其檢疫硬件設備的缺乏和落后有很大關聯,尤其是很多偏遠落后地區檢疫條件很是粗陋,加之久久未能更新換代,這一條件的限制大大干擾了常規檢疫事宜的推進。在畜牧獸醫工作中,不少檢疫設備市場價格較高,先進設備的更新需要經費投入,在高昂的開支壓力下,當地檢疫部門往往無能為力,有心購置卻無經費支撐,自然不能及時購置最先進的檢疫設備,沒有設備的支撐,檢疫效率往往也無法提升。另外,這些地區的信息技水平也相對有限,最新的檢疫數據往往無法在短時間內上傳,不能就這些關鍵數據加以及時剖析和記錄,這也是導致偏遠地區檢疫難的一大因素。
為最大化強化動物檢疫的效率和品質,務必要注重對相關產地檢疫措施的嚴格貫徹,把檢疫要求和細則明確到位,使實際檢疫事宜的推進有規可循、有制可依,強化整體可執行效率。(1)配備健全的檢疫機制,每一項檢疫信息皆要進行規范登記,還要有養殖戶確認,對實際檢疫中同申報相關的信息進行歸檔存儲,時間最少一年,以便產地檢疫的溯源和追查;(2)需基于本地實際,綜合考量養殖戶的分布狀況及養殖密度,有針對性地協調好檢疫報疫點的分布,使得檢疫工作可以有條理、有次序地推進;(3)設置好畜牧飼養登記機制,每戶一個檔案,應用大數據管理系統,動態化把控好畜禽養殖的規模、類型、分布、流通情況,為檢疫事宜的落后供以數據支撐[3]。
要想最大化強化檢疫效率和水平,必須配備一支優質的檢疫人員隊伍,可見,抓好對檢疫人員素養強化亦是大勢所趨,具體而言:(1)檢疫部門需定期就在崗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個人素養的綜合管培,確保每名檢疫參與者的專業性;(2)貫徹日常考核事宜,定期就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從業素養加以核查,未達到規定標準的人員勒令其及時改進,必要時可以予以辭退,尤其對偏遠落后的農村檢疫人員,更要注重管培和考核。(3)適時設置相應的檢疫督查機制,以強有力的制度規定來督促檢疫單位、督促檢疫人員、督促養殖人員切實貫徹好自身職責,協調好檢疫人員、養殖人員、市場人員三者之間的關系,以期將疫病風險降至最低[3]。
許多基層養殖人員本身缺乏對相關檢疫規定的辯證了解,因此,必須注意強化科普力度,就相應法規條例做好宣傳介紹,強化其法律認知,以期引導他們構建合法的經營觀念。以自身行動杜絕日常養殖中的違規之舉,嚴格依循規定,處理好病畜死畜,并抵制不法商販的違規售賣行為,監管部門也要凸顯自身監管效力,面對畜禽養殖、經營中的違規行為務必要按規定嚴厲查處懲辦。同時還可以依靠新舊媒體對相應違規事件加以曝光披露,以期警醒相關人員,從源頭避免病畜、死畜的流通風險,以強制性力量對畜禽市場進行嚴格有效的引導和約束。
有關部門需繼續加大對動物檢疫各項設備的經費支持,致力于檢疫環境、檢疫條件的改善,及時幫助偏遠地區購置前沿檢疫設備,促進設備的更新換代,為檢疫人員的日常檢疫供以更多便利。同時還需凸顯科技的作用,實現網絡技術最大化,完善檢疫信息網絡系統,研發一系列動物檢疫軟件,優化動物疫病診治體系,及時對檢疫相關信息進行系統化分析,以便于擬定準確的防治規劃。做好對動物檢疫必然性的科普引導,讓廣大基層養殖人員可以及時熟悉一些頻發的疫病類別,認識到不及時檢疫的危害性,如此他們日后才能積極參與各項常規檢疫,檢疫工作的推進自然也更順暢[4]。
總而言之,在當前養殖大背景下,要想實現高效化、全面化的動物檢疫,必須立足于檢疫現狀,將各項檢疫措施逐一貫徹到點滴之處,施以全面細致的綜合性優化和管理,方能達到既定檢疫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