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翔
(山東省滕州市畜牧漁業事業發展中心 277599)
在犬疾病臨床診療中,膀胱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1],嚴重危害犬只身心健康。據統計,發病犬品種多為北京犬、雪納瑞、西施犬,平均發病年齡是2.7 歲,發病概率公犬大于母犬,公犬以膀胱結石伴發尿結石為主,母犬主要是單純性的膀胱結石。隨著結石的不斷變大,會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液中有血絲、腹脹等癥狀,會損傷尿路黏膜、阻塞尿道[2]。犬膀胱結石早期很難發現,當發現排尿困難、尿血等癥狀時結石已經較大,需及時治療。否則該病進一步惡化會出現尿路被結石完全阻塞、膀胱破裂、尿毒癥等,嚴重危及犬只生命安全。臨床一般通過犬生活習慣、臨床檢查、血常規、生化、X 光、B 超等方式綜合診斷膀胱結石疾病。本文對一例犬膀胱結石的治療過程進行總結,并提出該病的預防措施。
柯基,雌性未絕育,3 歲。主訴:排尿頻繁,尿液渾濁帶血凝塊,最近發情持續一月左右,就診前煩躁不安,食欲下降,飲欲增加,腹圍逐漸增大,頻頻努責排尿,但僅能排出少量尿液,并伴有尿血現象。
體溫38.9℃,體重18kg,心率102 次/min、呼吸36 次/min。精神狀態良好,情緒煩躁不安,眼觀可視黏膜呈粉色,眼耳鼻未見明顯異常,被毛粗糙,皮膚彈性稍差,體表淋巴結未見明顯異常,觸診腹部脹大觸診腹壁緊張、敏感,可感覺膀胱充盈、膨大,聽診心音未見明顯異常。
靜脈采血5ml,將血液分別進行血常規、血涂片、C-反應蛋白(CRP)、生化、犬胰腺炎(CPL)檢查。
膀胱穿刺采集尿液,并進行檢測分析。
對病犬進行X 線、超聲檢查。
血常規:白細胞輕度上升,表明該犬出現全身性炎癥,機體情況尚可。
CRP:明顯上升,提示明顯嚴重。
生化:胰淀粉酶降低一般無臨床意義,有時見于胰腺變性萎縮,胰腺外分泌不足,其他各項指標結果也都在范圍內,說明病犬肝、腎等功能均正常。
CPL:胰腺炎陰性
X 光檢查:以觀察到病犬腹部膀胱有高密度影像,疑似結石,結合超聲診斷。
B 超檢查:膀胱壁增厚,膀胱內有高回聲影像且有聲影,提示膀胱結石。
尿液檢查結果分析:尿有紅細胞,白細胞少量,磷酸銨鎂結晶大量,尿液細菌學檢測未發現泌尿道細菌感染。
在臨床癥狀基礎上,結合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果診斷為膀胱結石,手術治療,移除結石。
在麻醉前給藥,按阿托品0.01ml/kg(2ml 裝)、酚磺乙胺0.01ml/kg(2ml 裝),等待10min 后進行麻醉[3]。手術部位剃毛,預置留置針用于麻醉及手術中途補液。丙泊酚誘導麻醉,異氟烷呼吸麻醉。對病犬進行導尿插管,對手術部位3 次碘酊消毒,再用酒精脫碘3 次,最后用創巾隔離。
7.2.1 打開腹腔
在臍部后方腹白線開刀,切口約4cm,依次切開皮膚、腹直肌和腹膜,注意止血,用手術剪鈍性分離切口,暴露腹腔,用手指輕輕將膀胱牽至腹腔外部[4]。
7.2.2 切開膀胱
在膀胱背側放置牽引線,用針筒將膀胱內的尿液抽出。切開膀胱,取出結石,然后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膀胱,檢查膀胱中是否還有小碎石或尿道是否有小的結石阻塞[5]。
7.2.3 留置導尿管
插入雙腔導尿管,用生理鹽水沖洗灌注,確保通暢。用含抗生素的生理鹽水沖洗尿路,并留置導尿管。
7.2.4 膀胱縫合
第一層縫合,用可吸收線對漿膜肌層進行連續縫合,第二層采用垂直褥式內翻縫合[6]。為確保膀胱縫合完整,用導尿管進行逆向沖洗,若不漏水則說明膀胱縫合完整,即可將膀胱放回腹腔,沖洗腹腔,吸走沖洗液[3]。
7.2.5 閉合腹腔
使用可吸收線依次對腹腔、腹直肌、腹橫肌進行連續縫合,皮膚進行結節縫合,并用碘附消毒。
經過X 光復查發現結石已全部取出。
常規方式對手術切口消毒,注射生理鹽水和抗生素以防感染。術后3d 拆除導尿管,7d 拆線出院。
犬膀胱結石是發病率非常高的疾病,在臨床中具有易復發、損失機體的特性。導致犬得膀胱結石病的因素很多,如遺傳突變、代謝紊亂、飲食不合理等。其中臨床大多數是犬只日常飲食不當造成的,如長期缺水,體內代謝出的尿液量減少,尿液中各類礦物質濃度較高很容易形成結石。一般認為在尿路系統感染或鎂磷等礦物質代謝紊亂時脫落的上皮細胞、炎癥產物或鹽類結晶等異物沉淀成結石核心,尿液中鈣或其他鹽類物質濃度過高時結石不斷增大[7]。一般在該病癥早期是保守治療,在結石較大時要采取手術取出結石的方式治療。
在日常飼養管理中要進行預防,注意飲水、飲食、多運動。給犬只準備充足的飲水,在必要時可飼喂利尿劑。注意飲食習慣,不能過咸。及時調節飲食結構,不要一味追求高蛋白、高礦物質元素的飼料,還應適當添加含有維生素等物質的蔬菜、水果或飲水,滿足犬的營養需求。同時要密切關注犬的異常行為,發現問題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