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帥,陳陽松,吳蘭英,余啟發,李甫榮,李育生
(貴州銅仁市農業科學院,貴州銅仁554300)
花生作為我國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含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重要營養成分,故被稱為“長生果”。銅仁市位處黔東部武陵山區,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優勢,使得銅仁市成為貴州省花生栽培主產區之一。2015年,銅仁珍珠花生被農業部授予地理標志保護登記,明確了地域性,標志出特定質量特征,形成了銅仁珍珠花生特有的知識產權[1-3],全市珍珠花生產業具有較大的發展優勢。在花生的種植過程中,栽培技術直接影響種植效果和產量。總結花生高產栽培技術要點既能夠按照省政府提出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實現農業現代化,在鄉村振興開新局上提供技術支撐奠定基礎,又能為進一步發展銅仁市優質特色農產品提供參考。為此,介紹銅仁珍珠花生的特性,并從栽培地塊選擇、播種、田間管理、收獲與貯藏、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銅仁珍珠的高產栽培技術。
銅仁市作為貴州省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珍珠花生的種植歷史悠久,據《貴州通志》物產卷記載:“清、康熙初,在日本引種種植”[4]。銅仁市珍珠花生主產區為松桃、碧江和江口[5],主要栽培模式為凈作、幼齡茶園間套作等模式,根據農情系統統計,銅仁市2021年花生種植面積為1.895 3 萬hm2,產量為3.25 萬t。銅仁珍珠花生具有莢果外形小、殼薄、空莢少、果仁飽滿、表面光潔、色澤粉紅、生育期短、產量高等優良特性[6-8]。相關研究顯示[9],銅仁珍珠花生百果重在62.5~142.5 g,平均百果重為97 g,百仁重約50 g,平均粗蛋白含量為22.46%,平均總氨基酸含量為21.57%,平均含油量為53.89%,平均油酸含量為41.11%。因蛋白質含量高,維生素、礦物質豐富,纖維素含量少,具有食味香脆可口等特點而享譽省內外,銅仁珍珠花生遠銷全國各地,曾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花生的生長發育對地塊的要求相對較高,花生的根系發育,需要一個既通氣透水,又蓄水保肥的土壤條件。在水分、養分、溫度等因素供應協調的地塊中,花生的果針才能入土扎實保證高產。所以在花生高產栽培時,要求結實層疏松透氣,選擇耕性良好的沙質壤土或礫沙壤土。要求耕作層暄活肥沃,選擇沙質黏壤土。要求全土層深厚,選擇粉沙黏壤土或沙質黏壤土。選擇上松下實的土層結構,能最大限度保持土壤中水、肥、氣、熱的協調統一,才能為花生的高產、穩產打下基礎。花生的種植需要合理輪作,不能迎茬、重茬,尤其不能與馬鈴薯、豆科類的作物輪作,不然會引發病蟲害擴大蔓延,土壤微生物和養分失衡,最終導致花生大幅度減產[10]。
2.2.1 播種前種子處理 花生在田間出苗的快慢和整齊度是由花生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決定,所以在播種前應對花生種子進行嚴格的篩選和處理,選用總發芽率在95%以上的優質種子[11]。為提升發芽勢和發芽率,播種前需帶殼連續曬種2~3 d,已剝殼的種子在30℃的環境中暖種24~36 h。由于花生種子剝殼后呼吸速率會加快,不宜存放,最好在播種前1~2 d 剝殼。播種時需用藥劑拌種來提升花生種子活力和抗病能力,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可防治病害發生[12];用氯丹乳油拌種可防治地下害蟲和鳥獸;用根瘤菌劑拌種能增強花生固氮作用。
2.2.2 適時播種 花生播種的時間是花生獲得高產的重要環節,應根據品種的特性和當地的氣候狀況來確定花生最適宜的播期。銅仁市花生主要生長期為5—9月,日均氣溫≥15℃,對于銅仁市花生主產區來說,4月上旬的平均氣溫為12.1~15.8℃,地溫均已達15℃以上,滿足播種條件。由于氣象因素變化較大,致使每年的熱量和氣溫有所變動,因此,播種時間需根據當年氣候因素適當調整[13]。
2.2.3 合理密植 適當的花生種植密度可充分利用光能,增加有效結果枝數,是實現花生高產栽培的重要舉措之一。在肥水條件較好的地塊上種植較為稀疏,反之需要適當增加種植密度。在適度種植密度范圍內,起壟種植能夠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從而實現高產,銅仁市花生種植的密度為7 500 窩/667m2[14]。
2.3.1 查苗補種 花生出苗在播種10 d 左右基本出齊,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都會出現缺苗、斷苗的現象。因此,在播種后7~14 d要及時查苗補苗,常用方法有催芽補種、育芽補栽和育苗補栽等。
2.3.2 清棵蹲苗 蹲苗是指在幼苗期控制水、肥,抑制地上部分生長,促進根系下扎,以利于形成矮壯苗的技術。蹲苗一般在幼苗4 片真葉時進行。清棵是指在齊苗后,為解決第一對側枝被埋土內而影響結莢所采取的措施,清棵后可增產10%以上。所以在齊苗后,要將花生幼苗周圍的土清理掉,形成圓形的小坑窩,使得2片葉子和子葉側芽露出地表土外,接收陽光照射,使第一對側枝發育健壯,從而提高產量[15]。
2.3.3 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技術主要起到松土、保墑和除草等作用。在花生生育期間一般需要中耕3 次。第1 次在花生出苗后,結合清棵進行,需深入鋤;第2 次在清棵15~20 d 后花生的初花期時進行,以去除雜草為主的淺鋤;第3 次在花生果針下扎前,以不傷根系、果針和果枝為準的淺鋤細鋤。培土時間在花生盛花期,大批果針將要入土時進行,注意土要松、溝要清、壟頂要凹、壟腰要胖,便于花生果針入土結實。
適時收獲對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都至關重要,收獲過早,果仁不飽滿、產量和含油量均低;收獲過晚,莢果易脫落,脂肪易酸敗,尤其是銅仁市的珍珠花生還易發芽,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一般認為地上部分植株上部葉片變黃,中下部葉片由綠變黃并開始脫落,傍晚時葉片不再閉合,表明植株已經停止生長并開始衰老,應抓緊收獲。還可根據莢果來判斷花生成熟度,珍珠花生一般早熟品種飽果指數達75%以上,中間型早中熟大果品種飽果指數達65%以上,普通型中熟品種飽果指數達45%以上。成熟的花生有果殼變硬、多數莢果網紋清晰、籽粒飽滿、表皮發紅等特性。此外,在晝夜均溫在15℃以下時,也需盡早收獲。銅仁市花生收獲期一般在8月中旬左右。
剛收獲的花生一般含水量為45%~55%,而花生安全貯藏的莢果含水量為7%~9%,為避免花生發生霉變,保證花生的質量,剛收獲的花生應立即曬干至安全貯藏的范圍內。為防止霉變、蟲鼠蛀咬,在貯藏期間要定期檢查,如發現花生水分、溫度超過界限時要注意通風,確保花生質量。
2.5.1 病害防治 花生主要病害有莖腐病、白絹病、冠腐病等,具體防治措施如下:1)莖腐病,主要發生在花生生長發育的中后期,表現性狀為迅速枯萎甚至死亡。防治措施為選種時去除霉變、腐敗的種子,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合理輪作換茬,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收獲,充分曬干。2)白絹病。主要發生在大量果針下扎期,表現性狀為地上部根莖出現白色絹狀菌絲,誘發萎蔫、枯黃和死亡。防治措施為與禾本科作物合理輪作3~4年;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加強田間管理,用10 kg/667m2的石灰粉作基肥;用廣譜殺菌劑溶液澆灌病株莖基周圍。3)冠腐病。主要發生在幼苗時期,表現性狀為失去光澤,葉緣微卷,植株枯萎。防治措施為輪作換茬;播前藥劑浸種、拌種;選用飽滿健壯的種子。
2.5.2 蟲害防治 花生主要蟲害有蠐螬、螻蛄、地老虎等,針對蟲害主要以預防為主,具體防治措施如下:1)蠐螬。與禾本科作物合理輪作;秋季深翻;中耕除草滅蟲;適時澆水;噴施菊酯類農藥和農藥復配劑[16]。2)螻蛄。可參照蠐螬防治措施;可采用撒毒餌的方法進行防治。3)地老虎。清除雜草;誘殺防治(黑光燈和糖醋液誘殺成蟲;毒餌誘殺幼蟲);采用滅殺斃等藥劑進行防治。
珍珠花生作為銅仁市地理標志農產品,介紹其高產栽培技術,旨在為進一步保護、選育、發展銅仁市優勢特色農業產品珍珠花生奠定基礎。同時,也進一步提高產量為農民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