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海洋
黑龍江劍橋律師事務所,黑龍江 黑河 164300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線上交易成為可能,這也為電子商務的快速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新的時代環境下,人們可以借助互聯網,并通過電子商務渠道購買到自己想要的任何產品。從這一點來說,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購買行為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刻和空間,讓人們生活變得越來越便利。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發展速度相對較快,但立法速度并不理想,使得很多人往往會利用法律漏洞來獲得不法收入[1]。不僅會出現欺詐消費者的情況,還會對電子商務發展造成較大制約。因此,為了讓行業發展保持健康穩定,并有效維護社會秩序,需要對現有的電子商務環境進行優化,并對民商法進行變革,進一步提高行業發展成熟度。
民商法的主要構成是民法和商法,其保護側重點是完全不一樣的。民法更多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而商法是對營商環境進行規范。兩者往往是共同作用,來保證買賣雙方的自身利益不會受到損壞。而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經濟正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也使得人們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而過往的法律體系并沒有對今天的發展形勢做出有效預估,導致相關法律和群眾生活并不匹配。從這一點來說,需要對過于老舊的條款進行調整,并找到存在的法律漏洞進行進一步完善,從而使法律體系約束力有效增強,進一步保護群眾利益。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壯大,電子商務經濟憑借著自身的便捷性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并在社會經濟構成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從這一點來說,民商法只是注重對實體經濟進行保護,針對電子商務經濟并沒有詳細條款進行約束[2]。就電子商務經濟形態而言,在交易開始之前賣方需要將商品信息進行上傳,買方則需要將購買信息上傳至平臺之上。在這一個階段當中,需要對貿易主體采取一定保護措施。一方面要確保商品不是假冒偽劣產品,另一方面則要確保電子商務交易符合相應法律規范。
在買賣雙方達成交易協議后,往往需要進行合同的簽署,這里面就包括了交易價格、貨物數量、付款方式等一系列內容。而這一些內容往往需要經過商業談判以后,才可以最終確定。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談判過程往往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中的信息交流渠道完成。對于民商法來說,往往需要在這一個環節進行介入,對買賣雙方可能發生的違約情況及違約成本做出明確規定。從而為買賣雙方就違約情況說明打下基礎,在達成一致后通過電子數據交換(EDI)的方式,確保合同內容符合實際要求并進行簽署,為電子商務交易打下基礎。
對于電子商務交易而言,除了上面提到的合同簽署,還包括了貨品的發出、買家交易應付款支付等一系列內容。從這一點來說,電子商務經濟有著屬于自己的優勢[3]。相對于實體經濟需要多個部門和多種手續才可以完成交易的情況,電子商務交易往往只需要通過數據交換的方式就可以實現。除此之外,對于從事電子商務經濟的貿易雙方來說。即使需要完成其他部門貿易手續,僅僅進行電子憑證交換就可以實現了。這能夠進一步提高電子商務貿易效率,有效避免了復雜手續對買賣雙方的交易影響,進一步提高了交易質量。
交易完成以后,當交易雙方想要確定是否已經履行合同內容時,只需要查看貨物物流運輸信息就可以達到該目的。一旦發現有和合同條款沖突的地方,便可以向對方提出賠償要求,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從這一點來說,實體交易和電子商務經濟有一些相同之處。因此,民商法中的相關內容是可以進行應用對其進行規制的。但由于缺少針對網絡環境的條款,導致被很多不法分子鉆了空子。總的來說,現有的民商法仍然有許多地方需要進行改進。特別是針對新的時代環境下,如何將經濟形態和法律條例相結合,實現法律創新并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發展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對于民商法在電子商務經濟中的應用而言,目前的法律體系和電子商務經濟形態并不是完全匹配的。長此以往,民商法將會失去本身的約束能力,導致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這不僅不利于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更不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從這一點上來說,只有確定電子商務經濟中存在哪些漏洞,才可以進行針對性改進。
就電子商務經濟貿易而言,更像是信息技術和經濟貿易的有機結合,買賣雙方可以借助互聯網帶來的巨大便利,在雙方不需要會面的情況下,便可以了解商品并決定最終是否購買。這既是電子商務經濟的優勢,也是很多人發不義之財的根源。雖然會讓我們購買商品的時間得到縮減,但很多的不確定因素也有可能導致消費者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從事電子商務的人和企業并不需要經過一系列認證,很難對商家是否合法做出準確判斷[4]。再加上很多商家希望通過較高的月銷量來引起消費者注意,便會通過虛假交易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月銷量和好評數目,這會導致人們難以判斷信息的準確性。從而導致無法判斷賣家自身是否符合法律規范,也無法判斷銷售產品質量的好壞,從而很容易買到假冒偽劣產品。
除此之外,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使得線上店鋪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很多店鋪為了更好生存下去,往往會選擇忘記之前的產品服務承諾,從而降低自己的運營成本,但消費者的利益往往會受到巨大損害。從這一點來說,由于民商法法律體系并不是特別完善,很難對電子商務中消費者權益受損的具體情形做出準確界定。因此,為了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需要對民商法進一步完善。
電子商務貿易和傳統貿易相比,合約往往會以電子版呈現,并利用互聯網實現數據傳輸。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出現合同篡改情況,致使貿易雙方之間出現巨大沖突。而也正是因為網絡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因素,網絡中簽訂的協議法律效力往往相對較差[5]。因此,只有盡快完善這一方面的法律內容,并規范電子版合同簽訂,才有可能解決這一個問題。
在進行網上交易過程中,往往需要輸入多種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竊取往往會對自身利益造成巨大影響,甚至有可能出現欺詐行為。由于準入門檻低,現有的法律在對電子商鋪審核方面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使得很難對店鋪進行科學審核。除此之外,現有的法律條款在對售后環節方面也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再加上防范意識不高,很容易出現交易安全問題。
隨著網民數量的不斷提升,電子商務貿易額將會進一步提高,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影響也將會變得越來越大。因此,如果沒有完善的法律體系對其貿易行為進行約束,不僅不利于買賣雙方權益保障,更不利于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從而影響社會秩序,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將會造成負面影響。從這一點來說,必須對民商法進行創新,具體內容如下:
電子商務經濟在我國發展較為迅速,并且規模正在持續提高。由于電子商務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經濟形式,我國政府在一開始對這種貿易形式和特點并不是特別了解,導致在審核制度建設方面嚴重滯后。從這一點來說,一方面需要對現有的電子商務店鋪情況進行統計調查,對有問題的店鋪進行打擊[6]。另一方面,則需要邀請法律和電子商務經濟的專家學者進行分析討論,對民商法的調整方向進一步明確。
總的來說,電子商鋪在電子商務經濟發展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只有全面提高法律約束能力,加強對電子商鋪審核,才能夠保障產品質量,從而確保買賣雙方實現公平交易。只有進一步加強民商法在店鋪審核方面的創新,才有可能保障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在互聯網之中,充斥著各種各樣令人難辨真偽的信息。因此,網絡中的多個不確定因素往往容易引發巨大的電子商務經濟安全問題,需要全面提高監管力度,從而有效保障雙方權益不被損害。
電子商務平臺和政府有關監管部門應該進一步提高產品管控能力,對于問題產品和假冒偽劣產品進行打擊。簡單來說,電子商務平臺可以通過不定期的突擊檢查,對產品是否符合質量監督管理條例進行甄別。還可以采取定期進行調查問卷的方式讓消費者幫忙監督。除此之外,政府監督部門也應該做好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工作,一旦發現違法行為要立即打擊,避免對消費者造成更大的利益損害。實現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法律體系是否完整,人們的違法成本是否足夠高。
總的來說,傳統的法律體系在違法懲治方面并沒有明確規定,導致違法成本并不會對店鋪利益造成太大損害。因此,需要民商法在違法懲治方面進行創新,進一步提高法律處罰能力,使想要“鉆空子”的行為人不敢逾越法律紅線。
電子商務經濟有著屬于自己的特點,網絡是開展經濟活動的基礎,電子合同則是保障雙方利益不受到損害的關鍵。因此,全面提高電子合同規范程度是十分關鍵的一點。除此之外,由于網絡是一個公共空間,這就為不法分子利用網絡侵入技術進行合同文件篡改提供了空間。一旦合同被改變,很容易造成買賣雙方產生巨大沖突。因此,只有政府出臺相關文件,對電子商務合同規范進行明確,才有可能提高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使買賣雙方敢于交易,進一步提高電子商務經濟發展規模。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新的民事主體正在涌現,就是在電子商務平臺之上的企業以及個人兩種類型的賣方。這兩種主體和實體貿易主體有著較大差別。而現有的民商法并沒有對主體享有的法律權利及責任進行明確,也沒有確定相應的法律地位。這就會造成在貿易糾紛的時候并沒有相應的司法解釋可以進行應用。從這一點來說,民商法要想進一步提高對電子商務經濟保護能力,就必須在主體法律地位明確方面進行創新。一方面,要對新時代環境下電子商務貿易主體法律地位進一步明確,并就違法行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說明。另一方面,需要將貿易糾紛可能發生的情況加入司法解釋范圍之內進行具體規制。
總的來說,隨著電子商務經濟的持續發展,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貿易主體。因此,要進一步完善民商法法律體系,需要加強對主體身份的識別和注冊審核工作。從而建立一個符合時代特點的法律平臺,進一步提高電子商務發展規范性。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我國網民數量的不斷增加,電子商務經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而這種較快的發展速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但依然出現了很多問題,法律條例不匹配就是其中之一。簡單來說,民商法的大部分內容應用對象仍然停留在傳統貿易模式,從而導致政府監管能力較差,使得違法行為不斷出現。因此,只有加強民商法創新應用水平,才能夠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從而為電子商務經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行業環境,買賣雙方也能更加安心地進行商品交易,也更有利于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