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紅
近年來,書法教育已漸次進入校園,扎根課堂,踏上了承繼、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快車道。“雙減”政策更是為實施書法教育提供了條件,拓寬了渠道,生發了更多可能。筆者以為,在學校推行書法教育,還需觀照區域特點、辦學現實和操作策略,不妨“進”中有“退”。
俗諺云:“耕則問田奴,絹則問織婢。”由專業的書法教師來實施課程,學習效果自然好。然而,當下學校的書法教學工作大多由語文或美術教師兼任,專職書法教師寥寥無幾。兼職書法教師受限于專業知識與技能,難免影響書法教學的效果。學校雖然也組織相關教師參加各級書法培訓,希冀短期提升這些教師的書法素養,充分發揮其范寫、指導作用,但收效甚微。困境還在于:快節奏的社會生活影響了教師沉心靜氣地學習;“兼職性”注定了教師不會花費更多心力去研究;形成一定的書法素養更需久久為功。所以,提升兼職書法教師的專業水平是一個難題,不可能速成,也不會一蹴而就。當下,互聯網書法教育資源非常豐富,完全可以用網絡上書法家的書寫視頻替代教師在教學現場的范寫,學生不僅看得清,聽得明,還可反復播放,回家仍可繼續學習。這大大提升了示范的效果。在教師現場范寫技能要求上“退一步”,巧用現代信息技術,就能不受制于書法專業水平,不局限于時間空間,生動活潑地開展書法教學。
學生是成長中的人,在書法課上將墨汁打翻,臟污地面、課桌、書本等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有些學校便為了保持校園、教室的干凈整潔,設置了條條框框,甚至睜只眼閉只眼,書法課上成語文課、自習課也不管不問了。水寫布是一種用毛筆蘸清水在其表面書寫的特質材料,書寫后,立刻呈現黑色墨跡,如同墨汁在宣紙上的書寫效果,水干后還可以重新書寫,避免浪費,也省卻了弄臟桌面、地面的煩惱。在書寫工具的要求上“退一步”,讓初學書法的學生改用水寫布進行書法練習,就少了很多顧慮,豈不美哉!
在一些高品質的書法寫字教學展示活動中,總能欣賞到讓人拍案叫絕的書法課。這樣的好課是專家協同教師無數次打磨而成,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家常的書法課則不可能這樣精雕細琢。不妨“退一步”,不過分追求“花式”和精致,而是著力搭建課堂教學的基本框架,規范教學流程,讓兼職書法教師教有方,學生習有法,使書法教育的推行更有章法。譬如:教師的“教”可按照“揭示課題—觀察分析—提煉要點—觀看范寫—學生練寫—多樣評寫—練寫個輔”的流程來進行。學生的“學”也可建立模型:一看字形結構,二作比較分析,三找重點筆畫。日常書法教學過程中常加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一部分學生就可以自學自練,大步提升書法水平了。
綜上所述,推行書法教育需要知悉進退之道,努力為師生創設健康、有序、合情理的書法教育環境,切切實實地推動書法教育在學校中的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