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曼,盧 英,王雪靜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婦科,北京,100078)
原發性痛經(PD)是常見的婦科疾病,是指無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的患者在月經期前后或者行經期下腹發生痙攣性疼痛,在痛經病例中約占53.2%,給女性日常生活帶來不良的影響[1]。非甾體抗炎藥是臨床常用治療痛經的藥物,具有止痛效果理想、起效快等優勢,但也存在療效短、容易復發等局限性[2]。中醫適宜技術在臨床應用廣泛,艾灸關元穴等患者腹部穴位,可達到調節臟腑經絡氣血,達到治療PD的目的[3]。本研究對PD患者使用艾灸治療的有效性和臨床價值進行分析,為進一步臨床推廣提供參考。
艾灸是以艾為主要材料,點燃后在體表特定穴位或部位進行燒灼、溫熨,以達到預防保健和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艾灸有直接灸、間接灸等多種操作,依據臨床需要,還有局部溫熱刺激、局部皮膚潮紅、局部灼傷化膿等不同要求。雖然操作方法和治療目標不同,但人們在接受艾灸時,首先感受的是溫熱,并有“溫”“熱”“燙”等不同感覺梯度。艾灸療法可達溫通、溫補兩大類效應,相互為用,可綜合治療虛、實兩癥[4]。溫通調和氣血,宣通經絡療效以促溫通[5];溫補產生扶陽補氣、陽生陰長效應。兩者密切相關,互有影響。
選穴是針灸處方的主要內容,明代高武《針灸聚英》記載:“百癥俞穴,再三用心”,強調了臨證選穴的重要性。艾灸治療PD運用頻次較高的腧穴依次為關元[6]、三陰交、神闕、中極和氣海,以局部取穴為重要選穴原則。
從經絡關聯來看,陰經腧穴與陽經腧穴的使用頻率比例大約是3∶1,提示現代臨床灸法治療PD首選陰經腧穴,主要集中分布在任脈、脾經、肝經、肺經以及腎經。故原發性痛經的發生可能主要責之任脈及足三陰經病變[7],以灸法作用于陰經腧穴,可以達到溫養胞宮、祛邪止痛的目的。
特定穴的選用頻次遠超過非特定穴,是灸法處方的主體。根據標本根結的理論,四肢在下為根、為本,乃經氣之源,加之合穴、下合穴、原穴等都為經氣匯入、腑氣下注、臟腑原氣經過留止的部位,故四肢肘膝關節以下部位的腧穴主治范圍非常廣泛。
艾灸治療原發性痛經可通過熱效應、光效應、艾煙及藥物作用4種起效機制[8]發揮治療作用,可同時在調節內分泌激素、調節免疫功能、調節神經相關因素、改善子宮微循環方面發揮作用。
熱效應是艾灸起效最主要的作用之一[9]。艾灸的熱量使施灸部位皮膚表面溫度升高的同時深入皮下到達肌層,艾灸穴位局部溫度升高,激活穴位局部的特異感受器、熱敏感免疫細胞、熱休克蛋白等以啟動艾灸溫通效應,誘發多種局部效應,并經神經、體液途徑,將艾灸溫熱刺激信號以及后續效應傳導至遠部器官及全身,引起遠部特定靶器官和全身系統的后續效應[10]。
艾灸通過光效應發揮作用,雖然艾灸燃燒時產生的光譜范圍及波峰尚未有定論,但均認為是以紅外輻射為主[11-15]。因此,要重視光效應之中的光譜范圍及波峰治療痛經的機制研究,為艾灸治療痛經的靶點提供實驗依據。
目前,艾灸時產生的艾煙已被發現含有200余種化學成分。研究[16]發現艾煙具有抗炎、促進血脂代謝、改善免疫功能作用外,還具有一定的鎮痛作用,這可能是艾灸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機理之一。尹美珍等[17]發現艾葉富含的黃酮類物質具有較好的鎮痛、活血化瘀、免疫抑制等作用。艾煙中含有的鎮痛物質可能與其治療原發性痛經的疼痛作用有關。
艾葉性溫,可溫經散寒止痛,具有增強免疫力、止血與抗凝血、激活補體、抗菌、抗炎、抗病毒、抗氧自由基等作用[18]。隔物灸在艾灸的基礎上加入姜、蒜或中藥等,以發揮溫經散寒的作用。將姜、蒜或中藥置于角質層較薄的人體穴位上,在艾灸熱力的作用下,隔物灸通過讓藥物透皮吸收,使藥物以一定速率通過皮膚、毛細血管吸收進入人體,從而發揮藥物作用[19]。
黃少妮等[20]運用三伏“天灸”治療陽虛質原發性痛經,在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在足太陽膀胱經進行貼敷,借助自然之陽氣,激發人體內在陽氣,療效顯著。劉穎華等[21]運用“隔藥灸”治療147例寒凝血瘀證原發性痛經患者,選取神闕、關元穴,結果治愈11例,好轉55例,未治愈81例,總有效率為44.89%(66/147),為隔藥灸治療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療效提供了可靠依據。明荷等[22]等采用藥泥灸治療寒凝血瘀證原發性痛經,總有效率93.75%(64/68)。金珠等[23]選取隔藥溫和灸治療虛寒型原發性痛經患者60例,以補骨脂、肉桂、黃芩、菟絲子、艾葉、白芍等研成粉末作為藥餅,黃酒調和而成,取子宮、神闕、中級穴進行溫和灸,隨訪3個月,總有效率達93.3%。
艾灸治療原發性痛經效果顯著,能緩解患者疼痛,且操作簡便、安全可靠,患者易于接受,運用前景廣闊,可進一步在臨床推廣,以充分發揮艾灸特色療法的優勢。目前臨床中艾灸雖然應用廣泛你,但仍然存在如臨床療效評定標準不規范、缺少大樣本多中心的規范化研究等不足,還應多開展嚴格、科學、規范的設計及研究,為臨床應用提供更高水平的循證醫學證據。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