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改,李 野,唐 玲,鄂海燕,白 羽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血液科,北京,100078;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護理部,北京,100078;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肛腸科,北京,100078)
經(jīng)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是指經(jīng)外周靜脈(肘正中靜脈、貴要靜脈、頭靜脈)穿刺置管,使導管尖端位于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的方法,為患者提供一條安全有效、長期化療、靜脈注藥及腸外營養(yǎng)輸入的通道[1]。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較長,最長能夠達到1年,且并發(fā)癥少,專業(yè)護士可獨立操作,目前在臨床廣泛應用[2]。PICC雖然優(yōu)勢明顯,但也存在諸多不足,由于置管不當或護理不當容易導致靜脈炎、血栓形成及導管堵塞等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3]。PICC導管局部皮膚或周圍組織出現(xiàn)紅腫、硬結、膿性分泌物,通常范圍在2 cm以內(nèi),較少發(fā)生血液感染[4]。
目前,國內(nèi)的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范使用的皮膚消毒劑選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聚維酮碘、碘酊、75%乙醇。美國腫瘤護理學會、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均推薦使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5],認為其對PICC置管的導管維護優(yōu)于其他消毒液,一方面可以減少細菌菌落數(shù),降低導管相關性感染、皮疹及接觸性皮炎發(fā)生率,另一方面能縮短消毒待干時間及導管維護時間[6]。本文總結1例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濕敷PICC穿刺點治療靜脈炎的護理案例,現(xiàn)報告如下。
患者女性,60歲,2021年7月16日以虛勞類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入院。患者主訴:乏力反復發(fā)作10月,加重1月。查體:貧血貌,口唇爪甲色淡,眼瞼浮腫,右上肢留置PICC管(置管時間:2021年5月18日),固定在位,穿刺點無紅腫硬結,敷料干燥無滲出,回抽可見回血。既往史:心功能不全三月余。7月18日早交班時查看患者PICC時發(fā)現(xiàn)穿刺點紅腫,有硬結,按壓疼痛,有膿性分泌物,評估為Ⅳ級靜脈炎[7],予以更換敷料。7月19日予患者查右上肢靜脈彩超,結果示:右側上肢PICC導管穿刺點附近皮下軟組織層回聲減低—炎癥。7月20日、21日予以常規(guī)換藥,1次/d,換藥后效果不佳,7月22日開始于PICC穿刺點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濕敷換藥,1次/d,連續(xù)換藥4 d后患者未訴疼痛,穿刺點無紅腫硬結,無膿性分泌物。
根據(jù)《INS輸液治療實踐標準》[8],使用ACL(Assess Clear Lock)導管維護實踐標準進行維護,換藥時均從導管遠心端到近心端0°或180°撕下敷料,防止導管脫落,予75%乙醇棉球清潔穿刺點半徑1 cm外的皮膚。以穿刺點為中心,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CHG)按順時針、逆時針、順時針的環(huán)形消毒順序,消毒3遍,直徑大于20 cm,待消毒液完全干后,以“放、捏、撫”的固定法則無張力粘貼敷料,每天換藥1次。
常規(guī)換藥和消毒完皮膚后,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浸濕無菌紗布,擰干后,用無菌剪剪成能覆蓋紅腫部位的方塊(約2 cm×2 cm),濕敷在穿刺點,然后用自粘性薄膜無張力覆蓋,每天換藥1次。
PICC置管靜脈炎發(fā)生的原因較多,可分為以下幾點:①導管因素:在PICC置管過程中,導管類型較多,且型號存在差異,不同患者的血管狀況也存在很大差異,在置管過程中,若選擇的導管材料硬度過大、組織相容性較差、管徑過粗時,置管過程中將會導致血管內(nèi)膜受損,引發(fā)靜脈炎。②置管技術:血管較為脆弱,置管過程中若出現(xiàn)同一部位反復穿刺將導致血管損傷;且置管過程護理操作技術不足時,可能出現(xiàn)進針速度、角度、撤針時間不當?shù)纫鹧軗p傷造成靜脈炎[9]。③置管位置:在置管過程中,不同穿刺部位會影響置管效果,頭靜脈較細,靜脈瓣多,損傷風險更大[10]。④患者自身因素:穿刺過程中患者不配合,置管后患肢過度活動等均可能引發(fā)靜脈炎。⑤用藥因素:藥物濃度過高輸注過快等會增加血管損傷風險。
血液腫瘤疾病的治療多需長期、多次化療,不同類型及部位的感染是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并發(fā)癥[11]。PICC相關性感染發(fā)生率可達30%~40%,極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費用負擔,延長了住院時長,嚴重的感染還可導致敗血癥、菌血癥等,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2]。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作為一種廣譜、高效的雙胍類殺菌劑,可改變細胞漿膜通透性,促使病菌凋亡,有效殺滅各種細菌及真菌,降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發(fā)生率[13]。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不易受血液、汗液等有機物質(zhì)影響,具有持久、廣譜的抗菌作用,能使細菌繁殖體、真菌、原蟲和部分病毒被殺滅,起到消腫、收斂、殺菌、保護創(chuàng)面、抑制細菌生長繁殖,促進炎癥吸收的作用,能有效減輕局部炎癥,從而達到抗感染的效果[14]。此外,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皮膚吸收較少,較其他皮膚消毒劑,可有效降低接觸性皮炎的發(fā)生率[15]。
綜上所述,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濕敷PICC穿刺點可以有效改善靜脈炎癥狀,減輕患者的痛苦,降低維護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本次病例僅是單一有效病例,缺乏系統(tǒng)的對比研究,未來還需要開展更多前瞻性大樣本臨床研究加以進一步證實。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