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屬十字花科植物,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產區在長江流域的川、湘、鄂、贛多省,可分為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藍型[1]。油菜富含β-胡蘿卜素、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C、鈣、鐵、鎂等營養成分[2],可直接作為綠色蔬菜食用。此外,油菜籽制取的菜籽油是我國自產食用油的重要來源[3],占國產植物油比例的47%,其中低芥酸菜籽油因其芥酸含量較低,富有營養和健康價值而備受關注。油菜及附屬產物菜籽油在觀賞、飼料、食用、機械及化工等領域都有廣泛的用途[4-7],具有重要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
芥酸是長鏈的單不飽和ω-9脂肪酸,結構式如圖1所示。十字花科和金蓮花科植物是芥酸的主要來源[8],芥酸主要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種子的脂肪中,如油菜籽,其中高芥酸油菜是植物芥酸的最重要來源。芥酸在菜籽油中含量為0%~60%,《菜籽油》(GB/T 1536—2021)中規定,芥酸含量低于3%為低芥酸菜籽油。菜籽油的芥酸含量高低對健康具有重要影響,有動物試驗證明[8-10],大量攝入高芥酸的菜籽油,可致心肌纖維化引起心肌病變、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脂肪沉積、動物生長發育不良,且在芥酸含量高達一定程度時,會出現生殖力下降等影響。因此,對于食用菜籽油而言,降低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可提高菜籽油的營養品質和健康價值。然而,有研究報道[11-12],芥酸可調節記憶相關的信號分子,從而改善動物的認知功能,芥酸與油酸4∶1的混合物可用作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的飲食治療,同時芥酸會抑制動物對營養物質的利用,被視為一種抗營養因子類物質[13-14]。此外,在工業應用上,芥酸及衍生物芥酸酰胺是重要的油脂化工產品,具有疏水性強和潤滑性好等特點,被當作油漆和潤滑劑等眾多工業產品的原料[15-17]。

圖1 芥酸結構式圖
江西省氣候條件較濕潤,是油菜種植的主要產區之一,以冬油菜為主,種植品種多樣,主要有贛油雜8號、中油雜11號、中油雜19號、華油雜62R、灃油737和贛油雜708號等,以及當地的苦油菜和勝利油菜品種。菜籽油是江西省內居民的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因此,本文以江西省各區域的不同品種油菜籽為調查研究對象,對制取的菜籽油芥酸含量進行測定,旨在考察江西區域不同品種油菜籽的芥酸含量,為油菜籽的品種篩選提供一定依據,同時為菜籽油的食用安全和高芥酸油菜品種培育提供基礎。
油菜籽樣本來自于江西九江市、上饒市、南昌市、宜春市和萍鄉市5個地區,共135個樣品,選取其中27個品種。
儀器設備:Agilent 7890A氣相色譜儀,HH-6數顯電熱恒溫水浴鍋,Al204電子天平,DVS612G電熱干燥箱,CS-700高速多功能粉碎機。
試劑:芥酸甲酯標準樣品(AccuStandard),菜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質控樣品(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異辛烷(色譜純),氫氧化鉀(分析純),甲醇(色譜純),硫酸氫鈉(分析純),石油醚(30~60 ℃,分析純)。
1.3.1 菜籽油的提取
油菜籽油脂提取參照《植物油料 含油量測定》(GB/T 14488.1—2008),流程為將油菜籽樣品預干燥至水分低于10%,選取有代表性的樣品約100 g進行粉碎,稱取粉碎后的樣品10 g,精確至0.001 g,抽提,提取油脂,回收溶劑,恒重,備用。
1.3.2 芥酸含量測定
參照國標方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GB 5009.168—2016)第三法進行甲酯化,稱取約60 mg上述提取的菜籽油于具塞離心管中,加入4 mL異辛烷溶解,加入200 μL氫氧化鉀甲醇溶液,猛烈振搖30 s,加入約1 g硫酸氫鈉,猛烈振搖,中和氫氧化鉀,靜置,上層濾液過濾膜,轉移至進樣瓶,待測。
芥酸含量測定采用氣相色譜法,色譜條件:色譜柱為HP-88(100 m×0.25 mm,0.25 μm),檢測器為FID(氫火焰檢測器),檢測器溫度250 ℃,進樣口溫度250 ℃,載氣流速0.75 mL·min-1,分流比50∶1,程序升溫130 ℃(保留5 min),以4 ℃·min-1升溫至200 ℃(保留2 min),再以1 ℃·min-1升溫至220 ℃(保留10 min),再以4 ℃·min-1升溫至230 ℃(保留5 min)。
用SigmaPlot對數據進行處理并進行相關分析。
采用上述色譜條件重復采集6次芥酸甲酯標準物質,保留時間有良好的重現性,其保留時間RSD為0.02%。采集菜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質控樣品色譜圖,將兩者的色譜圖比較分析,如圖2所示,兩種標準物質的芥酸甲酯峰保留時間基本一致,保留時間分別為43.321 min和43.334 min,因此確定該保留時間為芥酸甲酯(C22:1)的峰時間點。

圖2 芥酸甲酯標準物質和菜籽油脂肪酸標準物質色譜圖
從135個油菜籽樣本中選取了27個品種作為調查研究對象,其品種和芥酸含量如表1所示,其中14個品種屬于低芥酸油菜籽,12個品種屬于高芥酸油菜籽,1個品種既有低芥酸也有高芥酸樣本。14個低芥酸油菜籽品種中約50%的品種芥酸含量在1.0%及以下,是作為制取食用菜籽油的良好品種。12個高芥酸油菜籽品種中芥酸含量低于30%的有9個,占比75%,僅有3個品種芥酸含量高于30%。而勝利油菜品種芥酸含量變化較大,其芥酸含量值為0.5%~44.1%,從九江和上饒地區各選取的8個勝利油菜樣本,其芥酸含量結果如圖3所示,九江地區8個樣本均為低芥酸勝利油菜;上饒地區勝利油菜品種8個樣本僅1個為低芥酸勝利油菜,其余均為高芥酸勝利油菜,兩地區的結果具有一定的聚集性,上饒地區高芥酸勝利油菜較為明顯,可能與當地將上年的勝利油菜種子留存在來年種植的延續性有關,未做勝利油菜的優化和引進更新。

表1 江西省紅壤土下不同品種油菜籽中芥酸的含量表

圖3 九江和上饒地區勝利油菜芥酸含量圖
選取九江、上饒、南昌、宜春和萍鄉5個區域贛油雜8號油菜籽品種為調查對象,如圖4所示,通過抽提的菜籽油所測得的芥酸含量分別為0.3%、0.6%,1.0%、1.2%和1.3%,該品種屬于低芥酸菜籽油。從區域上看,從北至南,隨著地理緯度降低,其芥酸含量升高,九江區域芥酸含量最低,僅為0.3%,而萍鄉在5個地區緯度最低,其芥酸含量最高,為1.3%。研究所選取的5個區域,緯度不同,各地光照、溫度、濕度等氣候條件存在部分差異[18],同時其地形、土壤成分等地理環境及播種時間、種植密度和施肥狀況等[19-20]也有些許差異,因此,同一品種油菜籽的芥酸含量存在較小變化。

圖4 不同區域同品種油菜籽芥酸含量圖
本文從江西區域的135個油菜籽樣本中選取了27個品種作為調查研究對象,進行了芥酸含量的調查研究,其中低芥酸油菜籽占比51.85%,高芥酸油菜籽占比44.44%,勝利油菜籽芥酸含量呈現區域聚集性。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油菜品種是影響其芥酸含量的決定因素。就同一品種而言,緯度變化與油菜籽芥酸含量呈現負相關性;從27個品種中篩選出的萬油25號、慶油3號及贛油雜8號等14個低芥酸含量的油菜籽,是制取食用菜籽油的良好原料,而矮油、良油100號及苦油菜品種芥酸含量均高于30%,具有良好的潛在工業應用價值。本文調查研究旨在考察江西部分區域不同品種油菜籽的芥酸含量,以期為江西油菜籽的品種篩選和培育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