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君)
(蔡定國)
(于明霞)
(陳國華 羅巧超)
單位自評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一環,是做好部門評價和財政重點評價的基礎。為有效提高單位自評工作質量,強化部門績效管理主體責任,河南省鄭州市財政局在2021年度單位自評全覆蓋基礎上,首次選擇涉及重大民生及社會關注度高的70個自評項目開展抽查復核。此次自評抽查復核,鄭州市財政局注重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運用三面“鏡子”,全面做好單位自評“體檢”,取得了良好效果。
用好“反光鏡”,重新梳理單位年初制定的績效目標。為全面做好自評抽查復核工作,市財政局首先對單位年初設置的績效目標和績效指標進行復盤梳理。根據單位職責和年度重點工作計劃,理清項目的總體績效目標,然后將總體績效目標分解成多個子目標,根據政策文件、單位重點工作、主要任務內容等重新梳理績效指標。依據計劃標準、行業標準、歷史標準、預算支出標準等重新確定各項指標的標準值。
用好“顯微鏡”,逐項核實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市財政局制定自評抽查工作方案,明確抽查具體內容、抽查方式方法和相關要求。根據被抽查單位提供的佐證資料,分類整理、逐項分析,重點關注資料的充分性、可靠性和相關性,通過計算復核、比率分析、對比分析等,去粗存精、由表及里地進行分析判斷。在此基礎上,深入現場進行調研核實,勘查記錄項目的產出數量、質量和效果等績效相關數據,核實查證有關情況和問題,驗證單位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對存在疑義的信息與項目單位溝通確認。同時,科學設計調查問卷,針對利益相關方現場發放并回收問卷,獲取實際滿意度指標值的第一手資料。最后通過綜合評判賦分,形成再評價結論,全面準確衡量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用好“聚光鏡”,著力做好單位自評抽查結果應用。鄭州市財政局聚焦再評價結果應用,對抽查結果為優和良的項目優先納入項目庫予以支持;對抽查結果為中或差的項目,從緊從嚴安排或取消預算;對使用財政資金低效無效并造成重大損失、單位自評弄虛作假且情節嚴重的,按照規定提請有關部門追責問責。建立自評抽查考核機制,將自評抽查結果作為對市直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綜合評價的重要內容,納入全市綜合績效考核范圍。通過扎實做好單位自評抽查結果應用,強化了部門預算績效管理主體責任,有效提升了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達到了開展自評抽查工作的最終目的。
(王守君)
近年來,湖北省沙洋縣財政局充分發揮內審“免疫”功能和作用,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努力拓展檢查廣度和深度,全縣財政系統內部財務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得到上級單位和領導充分肯定。
一是加強目標考核。年初編寫內審工作要點,把創新工作方法、堅持規范管理、加強制度建設,作為全年工作重點,并印發到局屬各單位及各財政分局。同時,將內審工作納入鄉鎮財政考核內容,年底與農村局一道嚴格考核,對連續三年內審有重復問題的予以扣分,做到全年工作有目標,年終考核有依據。
二是加強監督檢查。年初精心制訂內審檢查方案,從內審股、監督局、會計局、農村局等單位抽調業務骨干組成4個檢查組,采取實地檢查和調賬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全縣財政系統上年度的財務收支進行檢查,重點檢查銀行存款、現金管理、專項資金使用、經費和資產管理、村級財務管理和內控制度執行等六個方面的內容。
三是加強整改督辦。檢查結束后,督促被檢查單位對照檢查結論建立問題清單,逐一歸類并提出整改意見。年中,開展整改回頭看,通過查看整改臺賬、佐證資料,翻閱會計賬簿及原始憑證等方式,開展整改回訪,確保整改落實到位。
四是加強業務培訓。結合內審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開展業務培訓。從業務股室抽調人員組成會計業務輔導小組,分別對14個財政分局以及3家農村財務代理記賬公司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培訓采取“面對面”“一對一”“手把手”的方式進行,每個分局不少于半天時間。對檢查出的共性問題進行剖析和解答,并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出具會計工作建議書。
(蔡定國)
公共服務關乎民生,連接民心。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是財政保障的重中之重,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財政局用好四字“訣”為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駕護航。
一是從“優”字入手,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要保民生保重點。預算編制堅持量入為出、從嚴從緊從優的原則,優先和重點保障與人民群眾基本生活息息相關的基本公共服務事項。預算編制堅持剛性原則,對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基本住房保障、公共交通、扶貧等優先保障。
二是從“緊”字入手,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要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今年由于退稅減稅降費規模大,時間長,在給企業減負紓困的同時,給財政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文登區財政局全面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全方位做好開源節流、厲行節約,堅持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原則科學制定支出政策,保證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領域的基本公共服務剛性支出。全面壓減五項經費,包括因公出國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培訓費和會議費。
三是從“全”字入手,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實施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文登區財政局運用“135”預算績效管理模式,將績效嵌入預算全過程。采用“5+1”工作模式,從文件約定、方案預審、全程介入、辦推答辯和綜合驗收5個方面,強化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一核心目標,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管控。
四是從“強”字入手,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強化財會監督。充分運用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相結合的方式,依法依規加強對公共服務專項資金的分配、撥付、使用進行全過程的監督監管。依托預算一體化平臺,實現監測預警、動態可查的數字化財政監督體系。利用審計監督、紀檢監察覆蓋全面、專業力量強的優勢,實行優勢互補、信息共享、成果互用的機制,增強監管合力。
(于明霞)
近年來,湖南省隆回縣財政局按照“把紀律挺在前面”的要求,用好用活廉政談話這個重要抓手,充分發揮“談話”的預警、提醒、督促、問責等功能,扎實開展好任前廉潔談話、日常廉政談話、走訪談話。通過“三談”,發現干部教育、管理和監督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不斷增強廉政教育和黨內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干部職工“三不腐”的政治自覺,助推“清廉單位”建設。
任前廉潔談話筑牢廉政“防火墻”。該局針對新錄用公務員可塑性強的特點,每年崗前開展集體廉政談話,要求新錄用公務員,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遵規守紀的示范者、踐行宗旨的孺子牛、攻堅克難的急先鋒、推動發展的實干家、上進好學的追光者。幫助樹好從政路上的“指路標”,扣好為人民服務的“風紀扣”。每次在針對新提拔任用人員的廉政談話中,提醒他們自覺提高自我要求,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增強法紀觀念,強化拒腐防變意識。
日常廉政談話繃緊廉政“警戒線”。該局為加強干部的日常管理,把嚴管厚愛抓在日常,嚴格落實“一崗雙責”責任,落實日常廉政談話制度。重點圍繞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等情況,充分發揮談話人與被談話人熟悉情況、知道問題的優勢,廣泛開展局主要領導和班子成員、班子成員和分管股室負責人、各股室負責人和工作人員間的廉政談話,實現全覆蓋,建立財政機關中層干部以上“清廉檔案”,記錄黨員干部履行財政管理職責重要工作內容、現實表現等情況,有效督促黨員干部嚴格遵守黨規黨紀,自覺規范自身行為,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縣紀委監委駐局紀檢監察組緊盯重點崗位人員和重要時間節點,對財務、政府采購、財政評審等重點崗位人員,每季度不定期開展談話,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等問題,監督其高質量整改,并制定措施嚴加防范,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在春節、中秋節、國慶節等腐敗易發多發節點,開展節前廉政談話,提醒干部職工嚴格遵守廉潔紀律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走訪談話提高反腐“免疫力”。今年以來,該局對全縣25個鄉鎮(街道)財政所已進行2次走訪,并深入村組了解情況,每次走訪都與財政所干部職工開展廉政談話,督促各所切實做好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發放,認真履行財政資金監督管理職能,當好財政資金安全衛士。提醒各所干部職工自覺做到嚴守“底線”,不越“紅線”,筑牢“防線”,嚴防發生“雁過拔毛”式的“微腐敗”。該局還通過“廉政家訪”的形式,與局干部職工家屬開展廉政談話,了解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的“生活圈”,引導干部職工家屬弘揚優良家風,常吹枕邊“清廉風”,當好“廉內助”,嚴守財政干部政治生命安全。
(陳國華 羅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