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
(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南雜木鎮南雜木動物衛生監督所 113217)
在規模化養雞過程中,啄肛現象會嚴重降低雞群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通常導致雞群出現啄肛現象的因素包括飼料品種單一,飼料營養物質供給不全及雞群飼養過程中出現應激等。其中飼料中營養物質供給不足是最常見的導致雞群出現啄肛現象的因素。雞飼料中蛋白質含量不足或氨基酸組成不均衡,飼料蛋白質和能量不夠平衡,飼料中粗纖維含量不足及維生素含量缺乏等情況均可能導致雞群出現啄肛現象。下文將對導致雞群出現啄肛現象的營養因素及相關防治措施進行介紹,以期為雞的健康養殖及我國家禽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提供幫助。
養殖過程中飼料蛋白質缺乏及氨基酸組成不均衡是導致雞群出現啄肛現象的根源,尤其是雞飼料中動物源蛋白質含量不足,研究發現,雞群出現啄肛現象后,采取補充磷酸氫鈣、蛋氨酸或礦物鹽等均沒有獲得良好的緩解效果,但在雞飼料中適量添加動物源蛋白質,如1%的進口魚粉或5%的麥麩后可以有效緩解雞群啄肛情況。現階段雞養殖規模和數量升高,眾多養殖戶著重關注雞只飼料中鈣磷及礦物鹽的添加量,但為了節省飼料成本,減少了飼料中優質動物蛋白的使用,導致雞飼料中蛋白質質量較差,雞消化吸收能力較低,進而引起雞只出現啄肛情況。同時雞養殖過程中,如長期以單一蛋白質來源豆粕作為雞的唯一蛋白來源會導致雞只機體內性激素變化,誘發雞只出現啄癖,建議在雞養殖飼料中適量添加魚粉或棉籽粕等價格低廉的非常規蛋白飼料原料。但需注意棉粕等的加工處理,棉粕需要嚴格進行粉碎過篩處理,避免棉籽殼等堵塞雞只食管[1]。
雞飼料中氨基酸組成不合理也是導致雞只出現啄肛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如雞飼料中含硫氨基酸中的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缺乏會導致雞只出現啄肛情況。含硫氨基酸在雞機體中主要可以促進雞只合成羽毛,促進雞只生產性能,保障羽毛光澤,當雞飼料中缺乏含硫氨基酸會導致雞只羽毛發育情況變差,誘導雞只出現啄癖。同時雞飼料中硫酸銅的含量直接影響雞對飼料中胱氨酸的需求量,硫酸銅含量的增加會提高雞對胱氨酸的需求。同時研究表明,飼料中色氨酸、賴氨酸、亮氨酸、甘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及酪氨酸的缺乏均會不同程度的導致雞只出現啄癖及啄肛現象[2]。
養殖過程中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部分養殖戶為了促進生產性能,盲目增加飼料中蛋白質的比例,這樣不僅導致飼料成本增加,同時還會導致氮排放的增加,引起污染問題。有研究發現,雞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而能量水平過低容易導致雞群出現啄肛現象,隨后在飼料中適量添加油脂,雞群的啄肛現象獲得顯著緩解,說明雞飼料中蛋白質和能量的平衡也是影響雞群是否出現啄肛現象的關鍵[3]。
雞消化道對飼料中粗纖維的消化利用率較低,尤其是在雛雞階段,飼料中粗纖維的含量過高會導致雞只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情況嚴重的會導致雞只消化道堵塞,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問題。而研究發現,雞飼料中粗纖維含量過低會導致雞只出現消化道蠕動不足現象,進而導致雞只出現啄肛的癥狀。雞飼料中粗纖維的量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對保障雞只健康發育具有關鍵作用,現階段,商品飼料中雞飼料配方中粗纖維的含量通常在2%~3%,而研究發現,雞飼料中粗纖維的含量控制在3%~5%有助于改善雞群啄肛現象,同時對雞只的生產性能沒有不良影響。目前我們可以通過適量提高粗纖維含量,或者通過給雞只外源添加粗纖維。通過在含有3%~6%棉籽粕的雞全價料中適量添加1%~3%的統糠或8%~15%的洗米糠可以改善雞飼料中粗纖維的水平,同時適量補充1%~3%的油脂可以保障雞只飼料中的能量需求,避免雞只出現啄肛現象。雞養殖過程中可以在料桶中適量放入沙石或在空中懸掛菜葉等方式避免雞群出現啄肛現象。在飼料中額外添加5%的麩皮可以有效提高雞群飽腹感,減少雞只啄肛情況[4]。
在動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維生素的缺乏會導致機體代謝紊亂,如雞養殖過程中VA、VB2、VB6、VB12、VD、VE及泛酸的缺乏會導致機體內與代謝相關的關鍵酶和輔酶合成障礙,進而導致機體代謝功能紊亂,最終引起雞只出現啄肛現象。其中VB12的缺乏會導致機體葉酸、膽堿、蛋氨酸及泛酸的代謝出現障礙,嚴重影響雞只生長性能。同時會導致雞只羽毛生長不良,裸露的皮膚會誘發雞只出現啄癖及啄肛情況。維生素缺乏可引起雞只出現生物素參與氨基酸的代謝受到阻礙,同時還會引起雞只神經系統障礙,誘發雞只出現皮膚炎癥或表皮角質化的癥狀,進而誘發雞群出現啄肛現象。雞生長過程中VB2和煙酸的功能與機體中蛋白質的合成密切相關,雞機體中蛋白質合成功能的下降也會導致雞群出現啄肛情況。通常添加復合維生素可以有效避免雞群出現維生素缺乏導致的啄肛,同時雞飼料配方中需要適量提高維生素的使用量,略高于飼養標準為宜[5]。
雞群啄肛現象會導致雞生產性能和健康狀況顯著下降,其中飼料營養因素是引起雞群出現啄肛的主要原因,通過飼料的合理配制,給雞只充分供給營養物質可以有效避免雞群出現啄肛情況,改善雞群生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