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潔
(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農業農村局 046000)
動物疫病防控是對動物疾病的防范、控制和處理,并對動物類副產品進行檢驗、檢疫的工作。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得到不小的進步,這其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有關部門重視,積極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
動物疫病防控需要養殖戶和疫病檢驗人員共同努力,但現階段許多養殖戶的疾病防疫觀念仍然滯后,防疫觀念淡薄,只注重禽畜飼養而不注重禽畜常見病的防疫工作。在進行預防工作時,僅限于接種疫苗,同時接種疫苗時也沒有按照規定流程接種。多數情況都是等到疫病發生后才采取控制措施和治療手段,一些養殖戶在對患病禽畜進行治療時只憑自己的經驗施藥,自行處理、自行換藥,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的最佳實施時間,導致動物病情被延誤。
在實際防疫工作中,防疫人員本身的工作負擔較大,雖然經過動物疫病的培訓,但與實際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技術能力難以跟上動物防疫工作的步伐。并且在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防疫設備、設施配備不足或是老舊,已無法滿足當前城鄉快速發展的需求,無法全方位對禽畜養殖進行管控。
同時,隨著我國畜牧業的高速發展,對疾病疫苗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需要政府在禽畜疾病防控上投入的金額增加。對一些地方政府造成較大的經濟壓力,在開展動物日常防疫工作時,會因為資金投入不足而出現一些問題。
目前最新型的動物疫病防控由動物疫病監測技術構成,可以掌握某種特定致病源感染情況,以此做出預警和分析。只是我國大部分養殖地區多為農村鄉鎮,信息網絡雖然已普及到日常生活中,但在專業領域仍然缺乏,相關養殖防疫人員的年齡結構趨于老齡化,對新信息的接受意愿不高,專業知識的掌握也不夠完善。種種原因導致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沒有相應的支撐條件,防疫體系較為薄弱,難以發揮作用。
現階段,我國農村禽畜養殖多為養殖戶自行散養,而群眾對動物防疫的意識普遍較差,需要相關部門通過各種渠道做好對養殖戶及禽畜販運戶的宣傳動員工作,將動物疫情防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普及,確保每名養殖戶都能充分理解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了解防疫相關法律法規。在政府部門進行防疫宣傳時,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村廣播、手機短信、示范性牧場等。確保每名養殖戶都能接收到最新的動物防疫知識,為降低禽畜發病率、增加養殖場經濟效益做出貢獻。
在增強養殖戶對動物疫病防控重視性的同時,也應加強養殖人員和防疫人員對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的認識,宣傳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為禽畜養殖和動物疫病監控帶來的便利,應進一步加大相關知識的普及,使養殖戶認識到新型疫病防控技術能幫助養殖戶做好監測防控,提前讓防疫人員了解疫病源頭,可以讓養殖戶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避免因疫病防控不當、藥物隨意使用而造成的資源損失。并且在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宣傳過程中,防疫人員和政府部門應建立相關責任體系,把防疫責任和義務落實下去,使防疫人員能應用好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同時,縣級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最少半年要進行一次集中培訓,確保獸醫人員了解動物防疫工作的最新動向。如在監測中發現問題應及時進行整改處理,防止疫情的發生和流行,對阻礙防疫人員開展有關監測工作的養殖戶或其他職能部門,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1]。
動物疫病防控一直是我國食品安全的技術保障,需要財政繼續投入經費,保證有充足的檢測試劑和設備。應幫助地方部門建立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研究實驗室,利用科學儀器進行動物疫病試驗。不僅能保證動物產品的質量,而且專業化的程序、方法和標準對動物疫病防控有更為健全的處理措施。同時,專業的實驗室也可從大數據角度分析動物常見疫情,分析不同疫苗對不同動物疾病的防控效果;優秀的實驗室應是一個著眼于疫情預測的集免疫效果評估、疫情預警、檢驗診斷技術為一體的技術型平臺,對禽畜常見疾病進行多方面的預警和分析,在完成工作時也應積極探索動物疫病防控技術,使其符合地方動物防疫工作的特點,以減少資金投入不足或技術人員少的問題,提升疫病防控整體效果。除此之外,專業的實驗室可以及時調配出適宜地方的疫苗和試劑,降低遠距離配送成本。并且動物疫病防控技術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執行。作為一項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的防控手段,對負責疫病防控人員的要求也相對較高,需落實人員的專業能力,加強對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相關知識、儀器設備使用的技能培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以適應動物疫病防控的需求。為確保實驗室的儀器設備能滿足科研需求、實驗室產出的疾病防控疫苗能被大范圍推廣,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實驗室的資金投入,給予實驗室研究補貼,以提升實驗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針對性強、防疫范圍廣的疫苗能被快速研發并普及。
我國動物疫病防控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實行強制免疫。因此,這類疾病是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普及的主要方法,通過對動物采樣,評估分析免疫抗體情況,對未達標、未到達保護的禽畜采取針對性補強、補免措施,提高動物保護率。并且要針對強制免疫接種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規范強制疫病防控技術的規章流程,保證免疫接種質量。在動物疫病診斷過程中也可以依靠動物疫病防控技術,通過網絡信息平臺,準確識別出很多臨床癥狀相似的疫病,而沒有明顯典型癥狀也可以依靠建立的實驗室進行各類技術檢測,進行綜合分析,為診斷疫病提供依據,為基層養殖人員藥物使用提供科學依據,減少藥物濫用情況[2]。此外,動物疫病防控技術也能為檢疫監督提供支持,能在監督過程中發現違規調運動物、動物產品,并及時發現、收集、分析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染疫情況,為監督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和科學依據,有效提高監督執法的權威性。所以要合理提升防疫人員的專業素質,強化防疫人員招聘和管評制度,建立相關評審體系,提升防疫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為普及動物防疫技術打下基礎。
在我國畜牧養殖業向集約規模化方向發展的背景下,疫病防控工作也需適應復雜多變的動物疫病,針對在防控工作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需不斷提高養殖人員和防疫人員對技術的認識程度,增強人員技術水平,積極宣傳和普及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為疫病防控制定相應措施,為畜牧業穩定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