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俊玉
(山東省鄄城縣畜牧服務中心 274600)
在家禽養殖過程中,免疫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減少養殖戶的損失?,F如今,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出現逐漸增多,一定要注意加強防護措施。
家禽出現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傳染和非傳染導致,傳染原因多由各種病毒引起,產生原因多為禽舍衛生條件差,不注意通風,非傳染原因多為在治療家禽過程中沒有按照說明書或獸醫的要求進行藥物投放,或者突發疾病[1]。
在家禽日常養殖工作中,家禽飼料中容易產生各種病毒菌,致使家禽出現免疫抑制性疾病,若豆餅出現發霉現象,其中可能產生霉菌毒素,隨著此現象發生次數逐漸增多,越來越被養殖戶重視,避免家禽出現免疫抑制性疾病。若部分家禽營養供給不足也會增加疾病產生概率,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飼料,另一方面是家禽自身患病導致不愿意進食。在大多數養殖場中,為了減少家禽患病概率,部分養殖戶會提前給家禽投入一些預防性藥物,但如果家禽長期吃此類藥物,會使其出現不同類型的疾病。
如在養殖雞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就是甘布羅病,主要是由于禽舍清理不干凈等原因,通過日常的進食和飲水傳染,如果發現不及時,并進行患病雞隔離很難控制此病。主要危害剛出生幾周的雛雞,并存在2d 左右的潛伏期,當發現的時候一般已出現雞患病,使雛雞出現拉肚子現象,精神萎靡不振,溫度較高伴有發燒癥狀,一般患病第一批雞會在2d 內死亡,當患病時間在5d 左右會出現大批雞死亡現象,這種免疫抑制性疾病發病率可達百分之百,死亡率最高能達患病雞的一半。此病導致雞的中樞免疫神經受損,使自身免疫能力下降,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另一種高發免疫抑制性疾病為出血性綜合征,主要是由于雛雞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這種疾病使處于任何階段的養殖雞都會感染,但常常自然發病,多出現在幼小雛雞,當感染此病時,患病家禽14~27d 會出現死亡現象,主要通過種蛋垂直傳染,通過患病雞產下的蛋會傳染給雛雞,主要特點會出現貧血現象,患病雞出現精神渙散、不愿意進食,雞冠蒼白,也有一些患病雞不服用藥物就會自己好轉,但康復后大多都生長較為緩慢。網狀內皮細胞增生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飼料營養不全,缺少維生素等物質,各類病毒素及眼炎死亡率是發病率的3 倍,使部分雞出現生長慢的情況[2]。
在我國養殖業發展歷程中,大部分養殖戶過分依賴相關藥物,在進行治療和日常預防工作中經常使用藥物,但頻繁使用也會給家禽帶來一定的危害,若沒有注意投放計量,會出現免疫抑制現象,使家禽免疫功能發生破壞或降低。免疫系統主要是由免疫器官、細胞等組成,當家禽不能獲取相應營養時,對相關器官造成不良影響,從而出現疾病,家禽營養不良,會對呼吸和消化系統產生重大影響。養殖家禽中極易出現霉菌毒素,這是由于在飼養過程中對飼料沒有良好保存,出現各種病菌,其中黃曲霉素會使家禽的產蛋率降低,并且導致其免疫能力降低,若沒有及時發現,會使家禽免疫系統混亂,生長緩慢,并伴有貧血現象。
大部分養殖戶的養殖規模較大,飼養場地較小,使其傳染疾病的概率增加,所以進行大范圍養殖家禽,傳染因子是主要患病原因,出現最頻繁的傳染因子包括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REV 等,一旦入侵家禽體內,會導致部分細胞的免疫能力下降或損壞,大多雞群的感染多為二次感染,家禽一旦感染會出現大范圍感染現象,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有部分養殖場隨意丟棄患病家禽,使附近的家禽都會感染,形成感染源,影響當地經濟發展,造成部分地區經濟差異。
通過很多實踐案例表明,良好的家禽禽舍環境能避免很多疾病的發生。所以一定要定期清理禽舍衛生,做好消毒工作,保證良好通風,不要出現糞便堆積現象,使禽舍味道過重,要做到每天清理一次禽舍。夏天要頻繁通風,在比較潮濕的養殖場還要注意墊料的發霉情況,定期更換墊料,發霉墊料會使家禽容易感染疾病。如定期清理雞籠,及時通風等[3]。
給家禽飼喂霉變飼料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養殖戶選擇飼料種類時要在正規廠家購買,并有售后保證,減少自身損失。夏季比較炎熱,飼料要放在溫度適當和干燥的地方,避免因溫度過高或濕度過大而導致飼料發霉,可以購買一臺除濕機放在倉庫內,保證正常溫濕度,養殖戶要購買新的包裝袋,不要總是用一個替換,按照說明書使用防霉劑。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貿易行業發展日益加快,我國進口和出口量逐漸增多,但隨之而來的也出現一些問題,進口產品增多,對國內養殖業造成一定的威脅。如白羽雞的白血病,在我國多地采樣分析,利用聚合酶鏈反應技術進行檢驗,多數檢測報告呈陽性,對國內養殖業造成巨大的影響,嚴重損害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有的甚至破產,所以,在引進外國家禽時,要做好檢疫工作,防止再出現類似狀況。
最近研究發現,大部分維生素能避免家禽感染疾病,提高其免疫能力,如劑量較高的VE能達到這種效果,還能增強家禽抗體應答能力,VC會提高家禽抗應激,養殖戶可以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維生素,增加家禽營養,還能提高其免疫力。研究人員表明,飼料添加劑會增強家禽免疫能力,大多草藥也能達到類似效果,如血杞子、黃芪多糖等,同時,生活中比較熟悉的板藍根能提高免疫力,可以在飼料中加入有這類中藥。
非淀粉多糖也可達到這種效果,可以在相關技術人員指導下合理使用,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購買相關可提高家禽免疫能力的藥品時要遵循獸醫叮囑。使用抗生素時要進行藥敏試驗,最好使用一種或兩種抗生素種類,防止家禽出現疾病。日常養殖要提高飼料營養,保證家禽正常飲水、進食,嚴格把控飼料品質,保證飼喂工具的清潔,定期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出現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其成活率。
在疫苗預防工作中,養殖戶不要為了節省開銷,選擇價格便宜但效果不好的疫苗,要選擇質量較高的疫苗,并按照免疫步驟使用疫苗,及時監控疫苗使用后家禽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如當部分養殖雞出現甘布羅病,可以通過患病雞的年齡選擇疫苗,最好選擇毒性較弱的疫苗,當出現出血性綜合征可以在開產前進行免疫接種工作,免疫是一個長期堅持的工作,不能中途放棄,以此使疫苗達到既定效果。
總而言之,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每個養殖戶的頭等大事,因此,日常要做好防控工作。免疫抑制性疾病不僅會對家禽產生影響,還威脅養殖戶的個人利益,要注重家禽生長環境和日常飲食,做到及時發現和及時治療,減少其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