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既樂
(山東省高密市畜牧業發展中心 261500)
在牛養殖過程中,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就是牛口蹄疫病。牛口蹄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類動物共患的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具有起病急驟、傳播速度極快、涉及范圍廣的特點,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造成大規模感染,嚴重影響牛的健康。牛口蹄疫病的發生主要是牛受到病毒感染,通過呼吸道、消化道進行病毒傳播,牛口蹄疫在春季發病率最高。為有效避免牛口蹄疫病的發生和傳播,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制定牛口蹄疫病的防治措施勢在必行[1]。
牛口蹄疫病的初級表現是患病牛體溫急劇升高,在乳房、鼻腔、蹄部周圍出現水泡,如果水泡破損,該部分會出現潰瘍及糜爛現象,再形成難以愈合的瘢痕。牛感染牛口蹄疫病后,成年牛自身抵抗力及免疫力較高,很少出現因病致死的情況,但未成年的牛自身抵抗力及免疫力較低,一旦感染牛口蹄疫病,病毒會快速擴散至牛的心臟和大腸,最終導致牛死亡。
在牛口蹄疫病的癥狀類型上看,因為導致牛發病的病毒類型及屬性都不相同,感染后的癥狀也不相同。在病毒感染后,牛的舌表面、牛蹄叉及口腔黏膜都會出現潰爛情況,同時并發或不并發病變,病毒血清型也不相同,換言之就是牛蹄是否出血、走路是否跛行、牛蹄是否出現潰瘍等。另外,在對其血清型進行判斷時還有一項十分重要的判斷依據就是牛口水顏色與性狀,在受到多元化主客觀因素及復雜環境的影響下,牛在感染牛口蹄疫病后,病毒種類眾多[2],癥狀也多種多樣,再加上水泡性口炎十分容易發生在牛身上,這種疾病的發病癥狀與牛口蹄疫病十分相似,所以判斷病牛癥狀時必須要仔細分析,以此為基礎進行科學用藥。
牛口蹄疫的潛伏期約為7d,牛在感染病毒后的一段期間內,體溫會在短時間內升高到41℃左右。在牛患病的7d 內,病牛會出現食欲不振、精神狀態不佳等癥狀,癥狀主要表現在牛的口腔、齒齦及牛蹄部位出現黃豆大小的水泡,嚴重時水泡如核桃般大小,一旦水泡破裂,患處會出現潰爛情況,牛蹄部位的疼痛感嚴重時會影響牛的正常行走,甚至出現蹄殼脫落的情況[3]。
另外,通過對病牛口腔內部溫度的測量可以得知溫度顯著升高,在病牛嘴邊產生白色黏液,黏液呈泡沫狀,病牛食量銳減。解剖病死牛發現牛的支氣管、咽喉部都會出現水泡及潰爛情況,痂塊顏色呈黑棕色,胃腸內表現為血性炎癥,肺部有侵入的漿液,心包膜出現彌散性的點狀出血,并伴隨大量渾濁液,心肌表面出現條紋,在顏色和形狀上看與虎皮相似。
現階段,由于受到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制約,牛口蹄疫病還沒有十分有效的治療手段,所以做好牛口蹄疫病的預防工作尤為重要。
要從以下4 個方面進行預防:第一,飼養管理要科學。按照實際情況將牛群分開飼養,避免牛群過多接觸,如果要采購新牛,需要對新牛進行嚴格把關,并進行隔離觀察,隔離時間按照實際情況而定,經過隔離和觀察,如果確定新牛沒有牛口蹄疫病毒,即可混群飼養[4]。與此同時還需要通過互聯網渠道詳細了解牛口蹄疫病的相關動向,購置新牛時要遠離疫區及市場交易場所;第二,嚴格進行疫苗接種,為有效避免和防治牛口蹄疫病,養殖戶需要定期對牛進行疫苗接種,特別是在每年的春冬季節,此時是牛口蹄疫病的高發期,另外,相關部門也需要嚴格針對發生過疫情的地區加強疫苗接種監督,根據流行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疫苗接種;第三,優化隔離工作,在牛養殖過程中,一旦發現牛出現牛口蹄疫病的癥狀,需要及時進行隔離,對其他混養的牲畜也要進行及時的隔離,對因感染病毒致死的牲畜及時進行燒毀處理,避免病毒再次蔓延;第四,科學消毒,在牛養殖過程中要定期對養牛區域進行消毒,使用濃度分別為3%、10%~20%和20%的大堿、石灰乳及漂白粉對牛只涉及的飲水區域及糞池進行嚴格消毒。
治療牛口蹄疫病要從以下4 個方面入手:第一,口腔。使用濃度分別為1%的明礬或濃度為1%及濃度為2%的醋酸混合液對牛的口腔進行清洗,再選擇紫藥水、冰硼散和碘甘油涂抹牛的口腔;第二,牛蹄。使用濃度為3%的速食水及濃度為1%的硫酸銅進行清洗,再使用松餾油或濃度為10%的碘酊進行涂抹,如果牛蹄的病情十分嚴重,養殖戶在進行藥物清洗及涂抹后再使用繃帶對牛蹄進行包扎,以3d 為一個周期進行一次處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為病牛制作一個專門用于治療牛口蹄疫病的藥浴池,讓病牛每天可以在池中泡浴,藥液一般選用濃度為1%的福爾馬林或濃度為1%的硫酸銅溶液;第三,乳房。要對牛乳房進行清潔,可以使用濃度為0.1%的高錳酸鉀溶液、2%的來蘇爾水及0.1%的新潔爾滅溶液[5],如果病牛的類型為奶牛,不僅要對奶牛乳房進行清洗,還要在每一次擠奶后使用濃度為10%的磺胺軟膏及抗生素軟膏在奶牛病變區域涂抹;第四,在對牛口蹄疫病進行全面防治過程中,在以上3 個治療方式的基礎上還要對病牛進行肌肉注射,使用地塞米松及金牛多肽的混合藥劑,與此同時,在日常飼養過程中,可以在牛的草料中添加阿莫西林及清瘟敗毒散,這些措施能有效提高牛口蹄疫病的治療效果和治愈率。另外,為有效防止牛口蹄疫病毒蔓延和擴散,養殖戶還可以在牛舍周圍噴灑濃度為1%~2%的福爾馬林,強化每日的護理工作,每日對病牛患處進行藥物清洗和涂抹,促進牛的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在牛養殖過程中,牛口蹄疫病的出現極具危害性,雖然不會造成成年牛大量死亡,但對未成年牛的傷害極大,一旦發生病變或涉及其他牲畜,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所以在牛養殖過程中,養殖戶必須要提升對牛口蹄疫病的預防和治療意識,掌握牛口蹄疫病的癥狀表征,在日常飼喂過程中及時清理病毒,科學使用藥物,盡量縮小牛口蹄疫病的感染范圍,降低牛口蹄疫病的發病率,提升養殖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