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仇小微
生態問題是全球普遍關心的問題,生態危機已成為當前人類面臨的最重要、最嚴峻的挑戰之一。基于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對問題根源的沉思、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期待,學者們對以往的發展方式和價值理念進行了追問,以期尋找切實可行的路徑,探索相應的理論支撐和實踐參考。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劉仁勝研究員所著的《生態馬克思主義與生態文明》(2022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就是這樣一本通過研究生態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理論視界和論域,進而論證生態文明建設實踐邏輯、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的學術力作。
該書提出了研究生態馬克思主義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思路,賦予生態文明建設新的思想內涵和理論內涵。以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為切入點,重點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基本內容,透過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分析其內在的邏輯,在批評的同時介紹生態社會主義及社會主義的生態特征,并對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證性、可行性進行論證。該書資料翔實、邏輯嚴謹、觀點有力,系統詮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為推進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益參考,是兼具理論性、史料性與應用性的學術力作。
從理論品格而言,生態馬克思主義為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嶄新視野和理論啟示。該書從詳細闡述馬克思的生態學入手,系統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內在架構及其理論體系。從理論層面探究生態領域的問題,從而直觀展現馬克思構建生態文明理論體系的大邏輯,為其后生態馬克思主義的形成和理論發展提供了啟迪。其研究范疇既有生態馬克思主義及其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批判和超越,蘊含了生態馬克思主義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關聯性,也有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相關理論與中國生態文明的理念關聯性。同時,作者從生態社會主義溯源生態文明的邏輯理路,進一步梳理了社會主義的生態之維,為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全新理論視窗。
從歷史邏輯而言,該書對生態馬克思主義和生態文明的研究,體現了理論的綿延性和歷史的穿透力。該書考察了生態革命的流變、中國優秀歷史文化論域中的生態文明理念、生態文明的科學前提和政治基礎,等等。以大歷史觀的視角,論述生態文明的歷史背景、形成路徑和發展脈絡,縱論古今,兼顧中西。正視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從史料和事實中分析其根源、綜合各類學術觀點、尋求解決答案,并在生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持續形成中了解其變化,在其發展變化中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邏輯,展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現實性、趨勢性及其背后的歷史命脈和演進,充分揭示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從實踐邏輯而言,該書對生態文明建設多角度、多層次的論證,是反思性、前瞻性的探索。該書基于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對歐美國家以及日本、印度以及部分歐洲國家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研究和批判,通過反思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和資本主義發展中國家的生態危機,反思技術理性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實則指明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生態倫理的違背,通過批判與重構,尋求應對環境危機的可操作性途徑。作者采取了大量的實證研究,如討論空氣污染與兒童健康之間的關系、能源的可再生利用、基于可持續發展的消費活動,等等,從實踐的角度,倡導確立生態文明的價值追求,進一步強調全方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諧共生??梢姡鷳B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成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性和必然性提供了新視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