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近年來,南京市力學小學(以下簡稱“力小”)黨總支始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致力于學,學以成人”“創造性成長,一起向未來”的辦學文化,創建以“弘揚建黨精神,講好力學故事”為主旨的黨建文化品牌,學校全體教師用行動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踔厲奮發,賡續前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一生獻給黨,永遠跟黨走?!边@是力小紅色大故事的中心立意,也是力小思政課的共同主旨。例如,2017年,南京市中小學開學第一課“感恩成長,愛國勵志”;2021年,鼓樓區教育系統“四史”學習教育大會思政課“做精神明亮的人”;2022年,百?!霸粕臁甭搫訂踊顒樱颊n“與祖國一起創造性成長”等。學校黨建構建了國家及省市區校班立體化、貫通式的思政教育范式,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力小故事。
“大小米粒”是指力小教師與學生。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全體黨員學習“偉大建黨精神”,全校學生開展“童心向黨:小米粒學黨史”活動。學校為“大小米粒”們精心搭建“七個一”行動支架,即讀一本紅色書籍,說一個英雄故事,唱一首紅色歌曲,看一部經典影視,訪一處紅色足跡,學一種先烈精神,講一堂黨史微課?!按笮∶琢!眰円黄鹱咴L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中國共產黨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等80多處革命圣地,共推出72期“大小米粒學黨史”微信公眾號,共同講好黨史故事、革命故事和英雄故事。同時,在《中國教育報》、學習強國、少年志、紫牛新聞、《南京日報》、今日頭條等媒體平臺共同講述力學師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故事。
學校把弘揚“三愛師風”、爭當“五愛教師”落實到“講臺”這一師生共生共長的舞臺,讓“關愛學生,常懷仁愛之心;熱愛學校,凝聚團隊精神;鐘愛事業,葆有研究品質”的“三愛師風”,讓“我們愛事業、我們愛學校、我們愛學生、我們愛團隊、我們愛生活”的“五愛教師”,成為“講臺”故事的主旋律,成為專業發展好故事的基本色?!皟纱说闹v臺”“講臺,夢開始的地方”等講臺故事,詮釋著力小文化“致力于學,學以成人”的深刻內涵;“你的孩子,也是我們的孩子”“走進兒童的春夏秋冬”等講臺故事,表達了力小教師團隊對“創造性成長”的獨到理解。
力小黨建以“新課堂、新成長、新未來”為核心指向,賦予團隊專業發展的精神內涵和行動引領,團隊誕生了溫暖與合作的故事,形成了相互信任與支持的文化?!傲W園里的那朵‘云’”“線上答疑的臺前與幕后”等“力學園的寶藏老師”系列故事,真實再現了團隊在專業發展中持續賦能每一位成員的臺前與幕后的場景。同時,學校把每一個團隊與課程專家、大學教授、特級教師、教研人員等專業人員建立聯系,締結為成長共同體,助力各層次教師的專業發展,一起講述力小專業發展的好故事。
學校以“和祖國一起創造性成長”為重大黨建工程,開發系列兒童研究課程,進行“大主題、小項目”式的研究,講述力小兒童創造性成長的精彩故事,培養堅定理想信念、奉獻祖國人民的赤子情懷。在以“三代人的四十年”“科學家精神”“讀懂故鄉”“未來科學家行動”等為主題的兒童研究中,學生通過讀與查、尋與訪、行與思等方式,了解歷史,走進生活,閱讀偉人,感受精神,尤其是袁隆平、錢學森、鄧稼先、李四光等科學家的愛國精神,已經成為兒童研究最亮麗的色彩。同時,《支持兒童研究行動100條》《小米粒兒童微課100例》《兒童研究方法100條》等專著,《創造性成長:兒童研究素養培育的深度實踐》《新時代兒童創造性成長的實踐路徑》等文章,則在更高境界、更深層次講述力小兒童“實現創造性成長”的故事。
力小黨建工作以江蘇省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學以成人:新時代兒童公德培育的實踐探索”為抓手,在公德培育中植入新時代的紅色基因,在立德樹人中講述力學“五愛”美德少年的成長故事。學生岳云驄用創作的小詩傳達“勇敢者”的故事:“南海/爸爸駕駛戰艦/穿行在浪尖/南京/‘大白’身穿鎧甲/尋找著病毒/天涯/咫尺/我們都被最勇敢的人保護?!蓖趼搓烙媒o保潔阿姨獻花的行動講述“致敬勞動者”的故事。一年一度的“五愛”美德少年評選,講述著力小全面實現五育融合、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生動故事。
南京市力學小學創建市、區黨建文化品牌示范點,“弘揚建黨精神,講好力學故事”,共同講好自己的故事、力小的故事、中國的故事,在故事中生長新的文化、新的學校、新的未來,全面提升了學校的影響力、示范性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