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斌
病蟲害防治在林業建設中的重要性及措施
鄒斌
(甘肅省白龍江林業生態監測和調查規劃院甘肅蘭州730046)
林業生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的工程,包含多方面的工作,其中病蟲害防治是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只有重視病蟲害防控,才能有效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長,維護林業生態系統。文章闡述了病蟲害防治在林業建設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病蟲害防治的現狀與措施。
病蟲害防治;經濟效益;生物防治;林業建設
隨著氣候環境逐漸變暖,影響林業樹木生長的因素也在增多,工作人員需著重注意樹木的生長趨勢。林木病蟲害對樹木生長的影響很大,想要有效改善林業生態,需要重視對林木開展病蟲害防控工作,從根本上防范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1]。在林業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將病蟲害的防控管理工作貫穿于其中,根據當地病蟲害情況,因地制宜,合理采用物理措施、化學措施、生物措施等有效措施,以更好地發揮林業經濟效益,從而達到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性,推動林業建設的穩步發展。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在林業生態建設中意義重大,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可以維護森林的生態穩定性,避免病蟲害在林木中的大面積擴散,有效保證森林樹木的健康生長[2]。病蟲害防治在林業建設中的重要性,主要可以歸納為下述3點。
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豐富,層次結構較多,且食物鏈復雜,光合生產效率高,有研究表明,不管是物種結構或者養分結構甚至是食物鏈,整個森林生態系統都非常復雜,且總的產量和效率在整個生態系統當中也是最高的。相比于陸地生態系統,由于森林中潮濕陰暗,細菌的繁殖能力也會更強,因此,如果養護工作做得不到位,森林中極易發生林木病蟲害問題。通過及時開展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可以在林木發生病蟲害的前期遏制住發展的勢頭,將病蟲害扼殺在搖籃之中,避免其大面積爆發,能夠有效保障整個林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此外,進行林木病蟲害預防工作還有助于提高林木的存活率,對林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也是有益的[3]。
在林業建設中科學運用病蟲害防治技術,可以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推動生態系統和區域經濟的和諧發展。林木具備一定的功能性和效益,但病蟲害會嚴重制約林木的功能性與經濟效益,故需科學合理地運用現有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保障林木的經濟價值更好、更充分地發揮[4]。經科學研究證實,目前各地均出現了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等環境問題,造成部分生物滅絕,其中有不少都是對森林系統有益的生物,這些生物的滅絕使植物保護部門的資源保護和科學研究工作受到影響。在此背景下,需做好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避免生物滅絕的情況進一步惡化,維護森林系統的生物多樣化,促進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的進一步發展,為人類的生存創造出更大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此外,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過程中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還能夠提升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使他們的生活水平提高。
森林病蟲害防治是林業建設工作中重要的一個環節,關乎林業建設的成敗與質量。通過有效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可以維護林業建設的穩定性,使其他方面工作的努力不會因為產生大量病蟲害而付諸東流[5]。通過生態林業、退耕還林、園林綠化等配合病蟲害防治工作,能夠有效推動林業建設的發展,造福于當地的環境與經濟。
目前各地區已經逐步落實國家的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政策,并開始著手建設防風林和經濟效益林工程,各級財政在林木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在持續加大。在林業建設中,要重視林木病蟲害的治理技術,林木病蟲害不但種類很多,而且危害的區域范圍十分廣闊,最重要一點是病蟲害的治理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的反復性。根據有關的統計資料表明,能夠給林木生長帶來中等以上危害的林木病蟲害已有二百余種[6]。如今,世界各國逐漸重視林木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在有些地區,林木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仍存在部分地區未找出符合本地自然環境的林業病蟲害防治手段和防治體系,導致部分突發性的林木病蟲害未能及時有效開展防治。對此,需要林業基層人員對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研究,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對林木病蟲害進行防治,從而促進林地生態的進一步發展。
2.2.1 管理部門需加強對病蟲害防治的重視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主要由當地政府部門和相關基層林業部門主管,當地政府主要負責政策的決策與制定,基層林業部門主要負責政策的落實和林業技術的開展。在林業建設工作中,病蟲害防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撐,如果當地政府對于林業病蟲害防治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對于林業病蟲害工作沒有足夠的重視,很容易導致其所投入的資金、人員等滿足不了工作需求,嚴重制約林業病蟲害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影響森林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作為當地的政府部門,首先要加強對于林業病蟲害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深入了解病蟲害防治對于林業生態建設和當地環境的重大影響,這對于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質量提升有著關鍵性的作用[7]。在實際的落實過程中,政府要給予林業基層部門足夠的支持,加大病蟲害防控工作的投入力度,如可以派遣專業的技術人員,對林業基層部門護林員進行專門的技術培訓,以提升林業工作者對林木系統的了解,掌握相關的病蟲害防控知識,比如生物防治、人工預防等方法,根據本區域的林木發展狀況,制定出適合本地林業發展的栽培及管護方法,以提高林業樹木的存活率。
2.2.2 多措并舉運用多元化的防治技術
近年來科學技術發展較快,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也逐步發展,并不斷結合多種防治措施,有效提升了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效率,同時對于一些新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把控,多元化的防治技術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主要依靠人力完成,是最為傳統的一種病蟲害防治手段,包括采用人工誘殺、人力捕捉等方式,或在樹木根部覆蓋塑料保護膜,防止病蟲害的幼蟲入侵樹木的根部。物理防治的污染較小,但是操作起來較為煩瑣,由于森林面積廣闊,開展物理防治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時間成本也比較高,因此,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與其他的防治措施綜合應用。
(2)化學防治。化學防治是目前病蟲害防治運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措施,主要采用噴灑化學農藥的方法治理林業病蟲害,化學防治措施操作簡單、用時較短,且防治效果良好,但由于需要噴灑大量的化學藥物,會對樹木的健康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會造成土壤環境的污染,長期噴灑化學藥物,也可能會使病蟲害產生耐藥性,從而影響藥物的效果。為了避免對環境造成較大污染,在化學防治措施落實時可以采用先進的、公害小的藥劑,保證除害的同時不會對環境和有益生物造成較大的影響。如目前常用的甲基托布津、福美砷溶液等,都是副作用較小的藥物,都可應用到病蟲害防治中[8]。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對森林生態系統最有益的一種防治手段,既不會因為塑料薄膜造成白色污染,也不會因為噴灑殺蟲劑造成化學污染,基于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特征,所有存在于森林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都會相互制約和依存,工作人員在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時,可以考慮引入病蟲害的天敵物種,對害蟲的繁殖發展進行一定的制約,如引入灰喜鵲、赤眼蜂等。有的林業部門具有實驗室條件,可以通過器皿培養制約害蟲卵的微生物,如白僵菌、求桿菌等,定期投放,通過微生物來殺滅蟲卵,從源頭上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4)其他防治。此外,作為林業基層部門,需積極使用最先進的機器設備,利用機械設備來提升林木病蟲害的防控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引進設備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各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林木病蟲害的種類來選用適宜的機器設備,以在最大程度上充分發揮出機器設備的功能。
通過以上多元化的防治手段,能夠綜合性地提升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使林業建設的質量和成效得到有效保障。
2.2.3 合理密植
我國的林木類型主要包括自然幼林和人工造林,但由于自然幼林資源在整體分配上并不均衡,還需要依靠人工培植苗木來進行補充。而人工造林是根據地區的實際發展需求,對造林的密度作出科學合理的設置,保證每株樹木都有充分的生長發育空間,有充足的陽光直射時長和營養量,這樣才可以促進其植株根部的生長發育。
此外,林業部門還要建設起完善的間伐制度,間伐制度要經過嚴密和多輪的研究討論,最終制定出最為科學的制度,使樹木有充分的時間生長發育。在林業的建設后期還必須將對林木病蟲害的預防管理工作做到位,通過建設有利于當地生態環境的混合林來提高林業生態建設效益,還能增強樹木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9]。就我國目前的自然狀況而言,由于營林和造林的技術標準還沒有規范統一,所以仍然有不少地方選用了種類十分單調的植物,加之有的林業基層技術人員缺乏一定的生態意識,掌握的技術知識相對滯后,導致在植樹造林后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養護和管理工作。所以,一定要科學合理地實施密植方式,這不但可以提高林業發展的速率,還可以提升病蟲害治理的效果,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林業生態的建設。
2.2.4 建設完善的病蟲害預警系統
在開展林木病蟲害防控管理工作時,需要建立相應的林木病蟲害預防監控和預警系統,對病蟲害防控工作進行信息化的輔助,這樣才可以有效提高病蟲害的防控效果。為此,首先,要全面了解并熟悉本地林木中病蟲害發生的狀況和發展規律,根據病蟲害產生的周期、種類及原因,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預警系統,該系統可以定期對病害蟲的發生進行預判和警示,能夠在病蟲害的常發期提醒工作人員對病蟲害問題加以重視和防范,做好提前預防的各項工作。對于林業基層工作人員來說,如果出現了病蟲害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病蟲害的大面積擴散,給當地的林業經營發展帶來了巨大損失。其次,結合現代化的設備提高病蟲害防控的預警效果,林業機關可以配備專業的紅外監測裝置,對當地的林業系統實施24 h監測,一旦發現異常狀況要及時進行檢查,將病蟲害防控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減至最小化。再次,保證林業病蟲害預警情況記載的規范化,發揮林業病蟲害預警制度在信息參考方面的重要功能,對預警信息的記載建立一種更加明確的規范,使監測和預警系統更加嚴謹科學。最后,要建立責任制度,通過嚴格落實責任到人的制度,對玩忽職守、疏于防范而導致林業病蟲害大面積出現的人員進行懲罰處理,對于在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和功績的職工進行一定的獎勵,以此來激發職工對于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積極性。通過以上方式建立完善的林業病蟲害預警系統和獎懲制度,有效改善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現狀,提升林木病蟲害的防控效果,對于促進林業生態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林木病蟲害和森林中的其他自然災害一樣,發生的因素是多種的。病蟲害的預防工作專業性較強,對林地自然環境有著較大影響,能有效保護林地中動植物的生物多樣性,從而增加當地人民的經濟效益,對保持林業生態的穩定性也具有重要意義。故需重視對林地病蟲害的預防工作,進一步探索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的新方法,以通過更合理的方法實現對林地病蟲害的預防目的,從而實現林業生態建設的可持續性。
[1]周錚.林業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策略[J].鄉村科技,2021,12(27):92-93.
[2]安吉斌.林業病蟲害防治管理策略分析[J].農家參謀,2021(18):177-178.
[3]拜迪奴爾·依馬木.林業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管理策略分析[J].農家參謀,2021(18):187-188.
[4]趙國林.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營林技術的應用分析和發展趨勢[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9):53-54.
[5]劉德生.桉樹人工林的生態問題與可持續發展探討[J].種子科技,2021,39(16):137-138.
[6]李少華.林業病蟲害及生態防治技術初探[J].農家參謀,2021(16):161-162.
[7]朱小愛.關于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策略分析[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7):33-34.
[8]祁智霞.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森林病蟲害防治作用分析[J].新農業,2021(14):68-69.
[9]任威.林業病蟲害的影響?發生原因?特點及防治策略[J].河南農業,2021(29):36-37.
Importance and Measures of Pest Control in Forestry Construction
Zou Bin
(Bailong River Forestry Ecological Monitoring and Investigation Planning Institute in Gansu Province, Lanzhou, Gansu, 730046)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a complex and systematic project, including many aspects of work, among which the pest control is the keynote and difficulty of the work. Only by paying attention to pest control can we effectively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forest trees and maintain the forest ecosystem.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pest control in forestry construction,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easures of pest control.
Pest Control; Economic Benefit; Biological Control; Forestry Construction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1.16
S763
A
2095-1205(2022)01-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