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亞娜
鷹嘴豆高產栽培技術探究
付亞娜
(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甘肅張掖734400)
文章對種植鷹嘴豆的必要性與種植適宜條件進行了闡述,介紹了應對各種氣象災害的方法,探討了鷹嘴豆的高產栽種技術,以期為廣大農民提供參考。
鷹嘴豆;種植;適宜條件;氣象災害;高產栽種技術
鷹嘴豆屬于豆科植物,種植面積比較廣泛,由于鷹嘴豆味道香甜、適口性良好,進行深加工后可以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成為適宜老人和小孩食用的營養產品。同時鷹嘴豆籽粒還具有利尿、催奶和治療膽病、皮膚病的功效,且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相繼出現了一些睡眠質量較差的人群,食用鷹嘴豆籽粒還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失眠作用。由于鷹嘴豆具有重要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促使鷹嘴豆的種植效益越來越高,適合進行大面積的種植和推廣,進而幫助廣大種植戶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
鷹嘴豆適合生長在干旱溫暖的地區,其自身具有抗干旱、耐寒冷的生理特點,根系較為發達,具有固氮的功效,可以節省大量的肥料資源,所以在土壤貧瘠的地區也可以種植鷹嘴豆。實踐證明:相比其他農作物,鷹嘴豆的固氮能力要強大很多,每平方米可以固氮50 kg。若在西北地區種植鷹嘴豆,則可以充分發揮土壤的種植價值,還可以對發生沙化和干旱的土壤進行有效改良,增強土壤肥力和土壤結構。由此可見,種植鷹嘴豆對改善土壤生態環境和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具有重要意義。
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明花鄉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緣,東北與高臺縣毗鄰,西南與酒泉市肅州區接壤。東西長70 km,南北寬36 km,總面積為1 704.8 km2,沙漠區面積占全鄉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境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為1 300 m~1 450 m,年降水量為66 mm~87 mm,年平均蒸發量達2 800 mm,屬典型的內陸沙漠性氣候,具有降水少、日照長、水分蒸發強等特點。試驗設在張掖市肅南縣明花鄉許三灣村旱地試驗地,該區域位于北緯39°22'59″,東經99°27'22″,海拔1 466 m,氣候干燥,年平均氣溫為8 ℃,無霜期150 d,年日照時數3 125 h,年平均降雨量110 mm、蒸發量1 500 mm,土質為灌淤土,前茬玉米,肥力中等。由此可見,上述氣候條件較適合種植鷹嘴豆,種植面積廣泛,只要采取科學的栽種技術,就可以增加鷹嘴豆的產量,進而增加農民的種植效益。
鷹嘴豆屬于耐寒植物,其在苗期能夠生長在-9 ℃的環境中,所以即使在被大雪覆蓋的土壤中也可以很好地進行育苗。在生長期需要15 ℃~29 ℃的溫度條件,白天可以溫度適當高一點,保持在20 ℃以上,甘肅地區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溫度保持在15 ℃~20 ℃即可。通常情況下,鷹嘴豆從出苗到開花累積活動溫度達到780 ℃左右即可,另外,從出苗到成熟累積活動溫度達到2 000 ℃~2 800 ℃范圍內即可,能夠達到上述溫度條件的地區就具備種植鷹嘴豆的環境溫度。
鷹嘴豆屬于耐干旱植物,相對其他農作物來說,其根系更為發達,在2 m深的土壤中仍能看到鷹嘴豆的主根,利用發達的根系可以對深層的水分進行有效吸收和利用,所以鷹嘴豆的耐干旱能力很強,適合在水源較少的地區種植。一般年降水量達到200 mm~600 mm的區域就可滿足鷹嘴豆生長所需的水分條件。
若在水源充足的地區種植鷹嘴豆,其生長速度和生產性能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在土壤水分過多的情況下,由于無法及時排出多余的水分,土壤中氧氣含量不足,會影響鷹嘴豆的正常生長,導致根系發育不良,固氮能力減弱,無法滿足鷹嘴豆對營養元素的充分吸收,進而降低鷹嘴豆的籽粒產量和質量,最終嚴重影響農民的種植效益。
但并不是越干旱的地區種植鷹嘴豆的效益越好,在鷹嘴豆生長到4片~6片真葉時和莢果期,都需要吸收充足的水分才能滿足其生長和結果需要,如果土壤過于干旱,水分含量不足,就會嚴重抑制鷹嘴豆的生長和發育,降低鷹嘴豆的生產性能。所以4片~6片真葉時和莢果期,如果土壤干旱應立即進行合理澆灌,給鷹嘴豆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確保其健壯生長,從而保證理想的產量。
鷹嘴豆對光照的需求較多,屬于長光照植物,由于品種不同,對光照周期做出的反應也有所差別。通常情況下,早熟的品種一般不會受到光照周期的影響,而中熟或晚熟品種的鷹嘴豆,如果外界的光照時間過長,會使得鷹嘴豆提前進入花期,生長時間縮短,最終會降低鷹嘴豆的產量和質量。如果外界光照時間過短,能夠明顯延長鷹嘴豆的生長期,雖然整個植株生長得比較健壯,但是推遲了鷹嘴豆的花期,使生長時間增加,也會影響鷹嘴豆的產量[1]。
由于鷹嘴豆在發芽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對溫度要求不高,所以在每年的四月初進行播種比較適宜。此時土壤內水分還沒有進行蒸發,大部分都蓄積在土層內,同時溫度通常在5 ℃以上,能夠確保鷹嘴豆種子很好地發芽生長。種植時間過晚不利于種子發芽,會嚴重降低種植鷹嘴豆的產量和效益。
鷹嘴豆的籽粒產量會隨著播種期的推遲而逐漸降低,所以適時播種是提高鷹嘴豆產量的首要措施。如果將播種時間推遲到5月份,鷹嘴豆種子的發芽率就會大幅降低,且無法正常開花和結果,獲取理想的產量更是無從談起。因為進入4月份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外界氣候溫度逐漸升高,土壤中水分的蒸發量日益增加,使土壤中的水分越來越少,這樣鷹嘴豆種子發芽需要的土壤濕度得不到滿足,致使種子發芽率降低,田間出苗率也會相應降低,每畝鷹嘴豆的產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在4月份進行及早播種的主要原因是4月份土壤中水分含量較多,能夠使鷹嘴豆種子盡快發芽和出苗,且播種時間較早時溫度較低,有利于幼苗順利通過春化作用。如果播種時間推遲,不但土壤中的水分無法滿足發芽需要,而且溫度條件還不利于幼苗通過春化階段,會明顯降低鷹嘴豆的開花和結果率,對鷹嘴豆種植效益的提升非常不利。
雖然鷹嘴豆屬于耐寒植物,苗期在-9 ℃的環境中也可以很好地進行育苗,但是早春季節晝夜溫度差異較大,冷空氣入侵時,也會給鷹嘴豆帶來危害。鷹嘴豆在生長期需要15 ℃~29 ℃的溫度條件,若外界溫度較低,則會推遲開花期而降低鷹嘴豆的產量。早春氣候溫度較低時,需要適當推遲播種鷹嘴豆的時間,保障鷹嘴豆的產量。由此可見,低溫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在播種時需要時刻關注外界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時機及時播種,盡量減小低溫災害給鷹嘴豆帶來的影響。
在春季,甘肅地區的風沙天氣較多,這樣對處于播種和出苗期的鷹嘴豆非常不利。因為在強烈風力吹動下會將大量的沙土刮走,這樣不僅會致使剛播種的種子或幼苗受到嚴重危害,而且揚塵時候的塵土會覆蓋鷹嘴豆的葉片,不利于葉片進行光合作用,鷹嘴豆無法充分獲取足夠的營養,進而降低其產量和質量。
同時在鷹嘴豆的生長期,如果遇到大風天氣,還容易出現鷹嘴豆倒伏情況,進而影響其正常生長和發芽,甚至會折斷其莖稈導致出現死亡現象,這樣單位面積內成活鷹嘴豆植株的數量將大幅降低,最終降低鷹嘴豆的產量。如果鷹嘴豆處于開花期,在風力的作用下,花蕾會被吹散或吹掉,致使鷹嘴豆難以進行授粉,進一步造成鷹嘴豆產量和品質的下降[2]。
在甘肅地區也會經常發生冰雹災害,會直接導致鷹嘴豆莖部折斷或葉片掉落,大幅降低鷹嘴豆的成活率,影響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對鷹嘴豆的產量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并且受到冰雹災害的鷹嘴豆自身生長會受到抑制,抗病能力明顯減弱,會給病菌和害蟲的入侵打開方便之門,極易誘發各種病蟲害的發生,不僅增加了防治病蟲害的成本和藥物殘留的風險,還會降低鷹嘴豆的產量、破壞生態環境。
通常情況下,在發生冰雹災害的過程中,還會伴隨著強降雨天氣,促使田間雨水蓄積過量,降低土壤中氧氣含量,對鷹嘴豆根系的生長和發育非常不利,會抑制植株的健壯生長,并使得根部固氮能力降低,固氮數量大大減少,難以滿足鷹嘴豆對營養元素的需要,導致鷹嘴豆的產量進一步降低[3]。
所以在發生冰雹災害后,需要將田間蓄積的雨水及時排出,降低土壤濕度,為鷹嘴豆根部的生長提供良好環境,減緩冰雹災害帶來的影響。同時,給被砸倒的植株進行人工輔植,盡量增加葉片的光合作用,并將田間落葉清理干凈,減少病蟲害繁殖場所,降低鷹嘴豆感染病蟲害的風險。
在甘肅地區還經常發生連續陰天和降雨的天氣,這種情況下,不僅會減少鷹嘴豆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致使鷹嘴豆無法獲取足夠的能量,而且過多的雨水蓄積在田間還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所以受到陰雨災害的鷹嘴豆也會大大降低產量和質量。需要及時排出田間的積水,保持土壤疏松和根系健壯發育,減少陰雨天氣給鷹嘴豆帶來的危害。
目前,鷹嘴豆的種子分為抗逆性強和產量高兩大類,在種植鷹嘴豆之前需要根據土壤特性和種子的優勢,來選擇適合在當地種植的優良種子,一方面,能夠充分發揮種子的生產潛力,另一方面,能夠達到增產豐收的目的。在山坡區域的旱田內可種植抗逆性較強的鷹嘴豆種子,這樣雖然在收獲時種子顆粒不太飽滿,容易形成皺褶,銷售價格較低,但是種子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強,如遇到低溫、干旱、陰雨等異常情況,也能夠保持穩定的產量,不會受到嚴重打擊。在澆灌的水田中可種植高產種子,這樣在種植過程中能夠正確把握田間水分含量,保證根系健壯生長,充分發揮高產種子的生產性能,進而收獲高質高量的產品。
因此,在種植鷹嘴豆時,需要根據田間土壤實際情況,選擇優良種子進行播種,不僅可以保證種子健康生長,還可以發揮出種子自身具有的生產特性,為獲取更多的產量奠定堅實基礎[4]。
根據土壤肥力和澆灌情況,進行合理的播種,保證播種密度適合。一般情況下,鷹嘴豆播種時應該按照40 cm~50 cm的行距和13 cm的株距來播種,這樣可以為鷹嘴豆提供豐富的肥料營養,促使葉片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減少病蟲害的危害,提高鷹嘴豆的質量和產量。
在進行機械播種前,需要對土壤進行耕作和耙平,在鷹嘴豆出苗前,如果田間土壤出現板結情況,為了鷹嘴豆幼苗健壯生長,需要及時進行松土,從而更好地保持土壤墑情,為鷹嘴豆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還能夠避免因根系缺乏氧氣而影響鷹嘴豆生長。在進行松土的過程中,深度需大于20 cm,這樣可以促使鷹嘴豆根系向深處生長,增強其固氮能力,為植株的健壯生長提供大量營養,進而提高鷹嘴豆的產量。在鷹嘴豆發芽長出幼苗后,如果遇到大風或陰雨天氣,需要清理沙土,幫助幼苗盡快生長,并在植株長大后進行定苗,清除弱小幼苗,保證種植密度合理,促使幼苗盡快生長。
鷹嘴豆在苗期生長速度緩慢,田間容易生長雜草,需要及時清除雜草,避免雜草搶奪肥料營養的情況,并且還可以消除病蟲害的危害,因為雜草通常是病菌和蟲害繁殖的重要場所,所以清除雜草非常重要。有的種植戶為了節省人力和體力,通常會使用除草劑進行除草,這樣不利于鷹嘴豆的生長,因為除草劑在抑制雜草生長的同時,也會對鷹嘴豆的生長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建議在鷹嘴豆生長到1個月和2個月的時候進行中耕,這樣既可以清除雜草,增加土壤的墑情和通透性,又有助于鷹嘴豆根系生長和發育,使得鷹嘴豆的枝葉生長茂密,可以更好地抑制田間雜草的生長。
一般在鷹嘴豆播種之前和苗期,田間水分可以滿足幼苗生長發育需要,無須進行澆灌,但在4片~6片真葉期和莢果期,需水量較多,應該及時進行澆灌,以保證鷹嘴豆的產量。在鷹嘴豆生長后期不建議進行澆灌,容易引起晚熟現象,不利于鷹嘴豆高產穩產。
根據鷹嘴豆的生理特點,需要在花期進行追肥,促使其快速生長和開花,建議施用復合有機肥,不要單純施用氮肥或鉀肥,效果不明顯。應根據土壤中的肥力情況來合理施用肥料,如當田間磷肥含量不足時,可以結合澆灌施用五氧化二磷,按照每畝50 kg的數量來施用,同時液面噴灑5 kg尿素,對鷹嘴豆的增產有明顯效果。如果花期雨水較大,應立即進行排水,否則田間積水過多也會影響鷹嘴豆的生長[5]。
4.7.1 病害
對鷹嘴豆產生危害較大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干性根腐病和枯萎病等。鷹嘴豆感染褐斑病后產量會減少30%~40%,褐斑病可以通過空氣進行傳播,促使莖葉部分盡快形成褐色病斑,嚴重降低鷹嘴豆莖葉的光合作用,抑制其良好生長。故建議選擇種植抗病品種,種植前對種子使用殺菌劑浸泡,起到很好的殺菌作用。播種時需要在深度為10 cm的土壤中進行,抑制帶病種子的發芽和出苗。
鷹嘴豆感染枯萎病后,發病初期葉片發白,光合作用降低,隨著病情發展葉片容易脫落,整個植株發生倒伏現象,甚至莖部腐爛失去綠色,產量減少10%~20%。該病害病可以通過種子傳播和土壤傳播,因此,可對種子使用殺菌靈進行拌種,能夠有效切斷種子傳播途徑。由于病菌可以在土壤中長期存活,要想切斷土壤傳播途徑,使用輪作的方式效果不明顯,選擇抗病品種效果較為顯著,鷹嘴豆感染干性根腐病后,會致使整個植株突然干枯,有的葉片和莖部還沒有脫落就會突然變成干草顏色,根部腐爛呈黑色。防治這一病害最有效的措施也是選擇種植抗病品種。
4.7.2 蟲害
相對來講鷹嘴豆感染蟲害的風險較小,比較常見的蟲害有豆莢螟和豆象兩種,其中豆莢螟主要侵害嫩豆莢,會明顯降低鷹嘴豆的產量,一般采取燈光撲殺方法,能夠有效誘捕豆莢螟的成蟲,還可以使用異狄氏劑來防治豆莢螟的幼蟲。豆象主要侵害鷹嘴豆的種子,可以通過對種子使用殺蟲劑進行有效防治。
目前,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區域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鷹嘴豆由于具有的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其種植范圍越來越廣泛。為了提高種植效益,文章對鷹嘴豆種植所需的自然環境條件和容易受到的災害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應用高產栽培技術,希望在今后種植鷹嘴豆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提高其產量和質量,使農民種植戶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1]劉金霞.有機鷹嘴豆栽培技術[J].新疆農業科技,2012(2):55.
[2]甘文英,張麗萍.尼勒克縣鷹嘴豆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13(12):5-6.
[3]孫志恒,王強.鷹嘴豆及其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2(19):24.
[4]唐媛.木壘縣綠色食品鷹嘴豆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17(6):9-10.
[5]房智遠,侯喜林,祝旅,等.蔬菜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74-180.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1.25
S529
A
2095-1205(2022)01-73-03
付亞娜(1986- ),女,漢族,甘肅張掖人,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