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京勛 顧超男 吳瑤瑤
(1,中崇信諾生物制藥泰州有限公司 225300;2,江蘇省姜堰區畜牧獸醫站 225500)
1.1.1 疫苗質量原因
由于各疫苗生產企業的制備方式和工作水平差異較大,導致疫苗市場中疫苗水平參差不齊,有大量不合格的疫苗流入市場。由于農民收益較低,往往會出現貪圖便宜的情況,加大了其購買到不合格疫苗的可能。同時,由于疫苗保存需要嚴格的環境,而運輸途中條件差會導致疫苗的質量降低。在進行疫苗接種工作時,不規范操作可能使疫苗暴露空氣中的時間較長,導致疫苗的活性降低,嚴重影響免疫接種工作的成功率[1]。正確的疫苗接種時間應控制在6h之內。
1.1.2 疫苗運輸儲存的問題
疫苗儲存條件通常分為以下3類:冷藏 (-15℃)、低溫(0~4℃)和室溫 (2~8℃)。如不滿足疫苗貯存條件,將影響疫苗的防疫效果,接種無效疫苗后可能發生免疫失敗。
以下7個方面是常見的疫苗使用錯誤方法, (1)不定時間接種,由于養殖戶缺乏相關知識,很有可能導致動物對抗原的侵入產生過敏反應,降低疫苗接種效果[2]。 (2)不重視接種儀器消毒,接種所用儀器會因為時間推移滋生細菌,不進行消毒會使疫苗純度降低,限制疫苗接種成功率。 (3)疫苗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過久,疫苗接種強調即用原則,即疫苗一旦開封使用,如果在一段時間內沒有用完,就不能再次使用。若疫苗暴露于空氣中的時間過久,會導致疫苗失活,大大增加疫苗被污染的概率,降低疫苗質量,使免疫接種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4)疫苗用量不準確。在進行疫苗配置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疫苗成分不均勻的情況,導致抗原成分過多或過少,影響疫苗接種效果。 (5)疫苗稀釋過程不規范,在疫苗使用前應按照一定的規范對疫苗進行稀釋[3],很有可能出現稀釋過度和稀釋不足的情況,稀釋過度會導致免疫含量不足,降低疫苗效果,稀釋不足會導致免疫成分過多,導致疫苗浪費。 (6)對疫苗用量的把控不準確,一些農民會認為劑量大效果好便會盲目加大疫苗劑量,也會為了節省減少疫苗用量,這都限制了免疫成功率。 (7)免疫接種方式錯誤,由于疫苗中抗原大部分都是定向作用,針對這一情況,要進行針對性接種。預防接種可分為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飲水、滴鼻和滴眼,接種方法選擇不當會極大影響接種效果[4]。
一些養殖業主對免疫防控工作的認識度較低,容易忽視免疫防治的作用,導致養殖產能較低,降低了自身收益。甚至在一些農場,飼料管理人員拒絕接受免疫接種,因為擔心免疫接種過程中的應激反應會導致飼料攝入量減少或動物死亡。
(1)免疫規劃不合理。部分養殖動物未按照免疫過程進行嚴格免疫,在免疫過程中使用了不同的疫苗,這就導致了免疫效率的大大降低。 (2)未采用正確的疫苗接種方式,疫苗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使用。選擇合適的接種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免疫效果。此外;免疫部位、免疫劑量、免疫針的選擇也會影響免疫效果。 (3)消毒設備不齊全。消毒不徹底或重復使用接種設備,特別是針頭,不僅會影響免疫反應,還會造成感染的傳播。 (4)疫苗稀釋不當。不得使用規定比例的疫苗或稀釋液稀釋,稀釋過程中造成疫苗失效等。第五,沒有進行強化免疫。大多數疫苗需要多次免疫才能加強保護,但為了在飼養期間省錢,養殖戶經常忽視這一點。
動物因先天性免疫疾病及后天因素造成的免疫系統缺陷,使得動物免疫功能產生障礙,部分個體在接受疫苗后不產生抗體或只產生少量抗體,造成疫苗無法發揮效果,導致免疫失敗。
當今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疫苗。在選擇疫苗時還需要選擇農業農村部批準或國家生產的疫苗,并結合當地流行趨勢,選擇與該疫病血清型相同的疫苗。使用前做好各項檢查,觀察疫苗包裝是否破損,封條是否密封,標簽是否齊全,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內,并可通過疫苗包裝二維碼查詢疫苗信息。
(1)根據本地區疫情特點選擇符合國家質量標準并在有效期內正式生產的疫苗。 (2)根據需要儲存和運輸疫苗。疫苗是生物制品,溫度對其活性有很大影響。應選擇正規的獸醫診所,并為疫苗提供專用儲存冰箱,以避免強光、暴露和高溫對其的影響。返回農場后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存放。一般情況下,我國凍干苗的適宜貯藏溫度為-20℃以下,滅活苗的適宜貯藏溫度為2~8℃。
不同疫苗對運輸和儲存有不同的要求。疫苗的低溫保存應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常溫保存的疫苗不能低溫保存。一般來說,疫苗的運輸距離、運輸時間應盡量縮短。
根據 《動物防疫法》,免疫工作的開展要獲得相關部門的允許。根據接種動物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疫苗,接種人員應接受過專業培訓,在接種過程中按照嚴格的操作流程,規范操作細則。動物接受接種后要佩戴免疫標識,并詳細記錄過程[5]。
在接種工作前,工作人員要對動物的機體狀況進行全面檢查,在一定情況下,可以對動物體內的抗體數量、種類進行分析,制定科學的接種計劃。按照嚴格的操作規程進行接種,嚴格篩選接種環境,防止感染情況的發生。按照規定的準則進行疫苗配置,禁止對疫苗進行重復地凍干凍融操作。詳細記錄接種工作,以便后續的效果觀察及分析,對免疫接種方案實時優化,推動免疫接種工作的進行。
飼養管理是影響動物健康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動物機體健康程度及抵抗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養殖時要重視養殖密集度,提升動物生存舒適度,對飼料進行嚴格篩選,提高選購飼料的質量:嚴格把控動物用藥,及時清理飼養中產生的廢料,防止廢料變質,對動物機體造成損害。遵循同地飼養的原則,盡量減少不同地區動物的接觸,降低傳染病散播的風險。嚴格重視飼養場所的消毒滅毒工作,對飼養人員也要進行消毒,防止病毒細菌的傳染。定期對飼養場所進行清理,減少病原體的滋生。
動物疫苗免疫失敗不僅會導致動物傳染病,而且會降低動物及動物制品產量,影響農民經濟收益,因此,農民應對動物免疫接種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對失敗原因進行細致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疫苗接種規范,降低免疫失敗率,促進動物疾病預防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