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法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農業農村局 221116)
現今,我國畜牧養殖產業正在不斷發展,但受到畜牧養殖的特殊性質影響,畜牧業對環境污染情況逐漸嚴重,已成為農業工程的主要污染源。無論是規模化養殖,還是小規模養殖,在養殖過程中動物會排出很多糞便,這些動物糞便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將其隨意排放到周圍環境中,會使糞便發酵,最終產生一些有害物質,污染和破壞土壤、水源。因此,在新時期我們要注重對養殖場環境污染問題,降低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污染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索針對性解決方法,確保養殖能科學、合理的展開。
當前,隨著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國家與地方政府對養殖產業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環境問題也有了全新認知。但整體情況看,雖然國家制定相應制度來規范養殖行業,但在實際養殖過程中仍舊存在環境保護設施沒有真正落實的情況,許多養殖場在最開始建設時,并沒有嚴格依據國家規定的環保政策來對動物糞便展開處理,缺乏相應的糞污治理措施[1]。即便是養殖場建設了相應的處理系統,在養殖過程中也會因處理系統需要消耗大量資金,養殖場無法承受而出現閑置情況,污染物處理設施成為擺設。
我國現今大部分地區都展開大規模養殖,集中處理糞便,但部分農村地區還存在很多養殖個體戶,這些養殖個體戶缺乏環保意識,沒有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隨意丟棄對動物糞便,當動物出現死亡時,也只是簡單掩埋,環境污染后并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長此以往,雖然經濟收益增加,但其居住地周圍的環境受到非常嚴重破壞,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畜牧養殖場因為其性質較為特殊,每日會有大量的動物排泄物,需要針對這些排泄物展開無害化處理,否則這些排泄物日益累積會造成周圍環境出現污染問題。但從實際現狀看,大型養殖場在養殖過程中受到政府部門和居民的約束,對相應的政策執行力度較高[2]。糞便隨意堆放情況在小型養殖場較為常見,部分小型養殖場只是將糞便露天堆放,缺乏無害化處理措施。同時,維持養殖場正常運轉的水源在日常被使用后,產生的污水排放不夠合理,導致周圍環境受到污染。
研究發現,當前很多小型養殖場在建設時并沒有對養殖場地展開規劃,缺乏養殖知識,甚至出現違規建設的情況,不論是糞便排放還是后續治理都與標準不相符。此外,由于建設較為隨意,在建設時沒有有效展開人畜分離,人類生活產生的垃圾與污染物堆放在同一位置的現象十分嚴重,對養殖場內的動物和周圍居民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養殖場的選址不僅對養殖場經濟效益有重要影響,對改善環境污染問題也有重要作用,科學、規范化的選擇場地是避免畜牧養殖對環境產生污染的重要手段。在對養殖場進行選擇和規劃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養殖場需遠離附近水源地,如果當地水源被污染,產生的危害無法估量,所以選址必須要遠離水源;其次,養殖場距離居民居住地要有一定距離,降低病菌傳播的可能;最后,要根據當地氣候和環境情況選擇場地,依據風向,養殖場要建立在下風向,以防養殖禽畜時對居民正常生活帶來影響,減少不必要的糾紛;另外,在選擇完成場地后,要合理對其規劃,也可向相關專家請教,按照標準來設置污染處理和糞便處理裝置,為無害化糞便處理奠定良好的基礎[3]。
要想讓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改善,需要改變畜牧養殖方式,并根據各地實際養殖情況建立新的養殖模式,以此來降低畜牧養殖對環境的破壞。在養殖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治理較為復雜,難度較高,而通過建立新的養殖模式,不僅可以讓畜牧養殖業和生態環境平衡發展,還可增強養殖業生態水平。在構建新模式時,需要將各種綠色的肥料和飼料進行推廣,減少禽畜有害物質的排放量,同時還能使畜牧產品更加健康。
在開展畜牧養殖污染問題時,只是依靠養殖戶進行治理的效果相對較低,也需要各地政府加大治理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養殖戶建設無害化糞便處理系統,構建處理中心,讓糞便和污水等廢物得到及時、高效處理。在治理過程中可以將部分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讓污染物排放問題得到解決,增強養殖場經濟效益。在處理糞便時可以積極將畜禽糞便堆漚還田技術推廣和利用[4]。不過需要注意,在增強環境污染治理的同時,要積極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經驗,讓畜牧養殖更加科學,這樣才能使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促進畜牧業發展。
增強居民環境保護意識是改善畜牧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要方式,需要加大禽畜糞便污染問題的宣傳力度,讓居民了解到保護環境、科學規范處理糞便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相關機構可以與地方政府互相配合,使用各種手段來宣傳,如各大媒體平臺、標語等。另外,要將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和推廣,讓養殖戶按照排放標準來排放污染物,對于不遵守標準,隨意排放的養殖戶要進行處理,并讓周圍居民互相監督,舉報違反標準的養殖戶,從而提升畜牧養殖生態化水平。
畜牧養殖業需要從管理方面對其展開嚴格要求,從源頭上控制畜牧養殖對環境的污染問題。準備修建或需要改建的養殖場在改建前要對其展開綜合考慮,審批其對環境的影響,并落實建設過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規。針對區域內養殖規模較小分散養殖的情況,需要對中小型養殖戶展開引導,讓中小規模養殖戶能有機結合,發展成為養殖合作社,實行動物規模化養殖,養殖戶可以將自己養殖的動物當作資本來獲取紅利。
綜上所述,畜牧業在發展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已影響到我國生態和人們生活,急需對其展開針對性管控,讓畜牧養殖業能持續發展。因此,需要改變原有的養殖方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養殖場地,構建全新的養殖模式,積極為養殖戶普及相應的養殖知識,對養殖過程展開嚴格管理,增強居民環保意識,提升污染物處理效率,通過各種手段來解決畜牧養殖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讓畜牧養殖業能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