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光明
(山東省棲霞市蛇窩泊畜牧獸醫站 265313)
母豬產后不食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以頑固性食欲減退或廢絕為特征,病程較長,患豬逐漸消瘦。多年來,通過臨床實踐,運用辨病與辯證相結合進行治療,共收治58例,治愈55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由于長期飼養管理不善,飼料單純,缺乏營養,該病多為后天失養,以致食欲減少。
產仔時天氣寒冷,氣候多變,豬舍不暖,外感風寒或被雨淋,或吃了冰凍飼料,內外合邪,導致脾胃運化失常而不食。
產后突換精料太多,暴吃暴飲,傷于食,致使脾胃不能化導。
2.1.1 臨床癥狀
發病緩慢,病程較長,母豬食欲不振,日漸消瘦,口色、結膜淡紅,舌體干薄,被毛粗亂無光,弓腰收腹,產期內出現出血、尿血、便血,大便干燥呈盤珠,體溫一般正常。
2.1.2 辯證
久病不愈,元氣虧耗,產期內出血、尿血、便血,導致畜體氣血兩虧。臨床所表現出口色、結膜均淡紅的虛熱象征,舌體干薄是氣血兩虛之象,食欲不振是脾胃欠得心血相助,脾胃陰液自然虛,化導功能極弱之故。虛熱蘊胃,胃陰受損,再加之陰虛陽亢,腎陰不足,亦導致大腸津液干枯,故大便干燥。
2.1.3 治則
補氣養血。
方藥:當歸、川芎、白芍、炙甘草、熟地、天冬、寸冬、元參、蜂蜜、陳皮、炒六曲、白術、黨參、遠志、柏子仁等煎服,每天一劑,連服2~3劑。
方義:熟地、川芎行血合血,白芍活血化瘀,炙甘草補脾益氣,當歸加天冬、寸冬,配合元參、蜂蜜,滋陰生津,制水解干,清虛熱潤腸通便。加陳皮、炒六曲,理氣消食。加味甘微寒的黨參、白術,補中益氣,加遠志、柏子仁添補心血。
療效:共治23例,治愈22例,無效1例。
2.2.1 臨床癥狀
背毛逆立,耳涼肢寒,鼻流清涕,不愛動,精神不振,畏寒發抖,體溫升高,不思飲食。
2.2.2 辯證
氣血是維持機體活動的動力和物質基礎,由于產后氣血虛,則致機體各部功能減弱。氣血虛自然榮衛固守差則受外邪侵襲,如背毛逆立,惡寒發抖均系風寒外束。邪入陰分,內傷于肺則鼻流清涕,寒則凝滯陽氣不得外達故耳涼肢寒。體溫升高是風寒外束,內熱不得外泄之故,脾胃受寒邪所傷,化導失職故飲食減退、不食。
2.2.3 治則
補氣健脾,升陽益胃,佐以散寒解熱。
方藥:當歸、川芎、丹參、紅花、柴胡、生姜、蔥白、大棗、黨參、陳皮、炙甘草,煎水內服,每天一劑,連服2~3劑。
方義:當歸、川芎補血養陰,丹參、紅花清血中之熱,解血熱瘀滯。柴胡、生姜、蔥白散寒解肌,清除少陽寒熱往來。黨參、炙甘草補脾益氣,陳皮、大棗升陽理氣,健脾益胃。
療效:共治19例,全部治愈。
2.3.1 臨床癥狀
常發生在分娩后,體溫正常母豬少吃、少飲,有的喜歡喝點咸湯,有的吃點白菜,嚴重的食欲廢絕,舌有垢苔,大便溏薄帶有不消化食物,四肢無力,精神倦怠。
2.3.2 辯證
產后氣血虛,脾胃化導功能亦虛,加之母豬產后暴吃暴飲精料過多,更導致脾胃化導功能失常,母豬少吃、少飲或食欲廢絕。大便有完谷不化系化導功能弱,大便薄是運化水濕功能失常。四肢無力是不得水谷之精氣滋養。心主血,血虛則神倦,故精神倦怠。脾氣損傷,氣虛脾陽亦虛,而脾胃不能運化,腎乏后天水谷精氣的補充,則腎陽亦虛。脾腎陽虛不僅兩臟功能衰退,而且影響全身,出現陽氣衰弱之癥。
2.3.3 治則
溫腎健脾。
方藥:附子、黨參、白術、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紅棗、炙甘草、山楂。
方義:黨參、白術、炙甘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附子、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補腎壯陽,止腎虛冷瀉,久瀉不止,紅棗、山楂補脾和胃,消食化積。
療效:共治16例,治愈14例。1例因管理不當死亡,1例效果不明顯,放棄治療。
2018年4月8日徐家莊村王某的母豬就診。
主訴:該豬一直以飼喂大量粗飼料為主,經常不愿吃食,身體消瘦,產仔前后有尿血和大便帶血,現在產仔一個多月了,吃食逐漸減少,昨天開始不采食,并站立不穩。
檢查:精神不振,被毛粗亂無光,弓腰收腹,步態不穩,叫聲無力,口色、結膜淡紅,舌體干薄,大便干燥,體溫正常。
治療:當歸60g、川芎25g、白芍20g、炙甘草15g、熟地30g、天冬40g、寸冬30g、元參25g、蜂蜜100g、水煎內服。9日稍有食欲,吃了一點稀食。照上方加陳皮30g、六曲30g,以健胃、消食、理氣。10日食欲大增,大便開始變軟,精神好轉,乳房分泌乳汁,豬口色、結膜微紅,照上方減去蜂蜜,加白術30g、黨參35g補中益氣,加遠志25g、柏子仁40g添補心血。11日食欲、大便恢復正常,停藥囑咐加強飼養管理,適當增加花生餅、玉米面、骨粉、微量元素等飼料補充營養。
2019年9月12日蛇窩泊村牟某的母豬就診。
主訴:9日母豬分娩的那天晚上碰巧下起大雨,豬舍棚蓋的不嚴實,豬舍內有不少水,并且分娩時間長,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結束,昨天發現母豬臥地不起,渾身哆嗦,不愿吃食。
檢查:精神不振,鼻流清涕,畏寒發抖,耳涼肢寒,體溫41.3℃,結膜、口色淡白色。
治療:當歸40g、川芎30g、丹參30g、紅花20g、柴胡50g、生姜二片、蔥白三根,大棗2枚,煎水灌服。13日檢查體溫39.2℃,精神好轉,口色微紅,開始走動,鼻孔稍有清涕,飲食增加。照上方加黨參50g、陳皮30g,以理氣補脾胃不足。14日檢查飲食基本正常,無清涕,體溫降至常溫,照上方減生姜、蔥白、柴胡,再服用一劑。15日停藥觀察,查訪無復發。
2019年7月3日柳口村劉某的母豬就診。
主訴:6月20日母豬分娩后每天給母豬喂二盆米粥,飲花生餅水,從昨天母豬開始吃食減少,只喜歡喝點咸湯,今天無食欲,并且排稀糞,不愿動彈。
檢查:精神倦怠,體溫正常,舌苔粘膩,四肢無力,大便溏薄。
治療:附子20g、黨參60g、白術40g、補骨脂15g、肉豆蔻15g、五味子10g、炙甘草15g、紅棗3枚,煎水灌服。4日檢查患豬稍有食欲,大便有好轉,照上方加萊菔子30g、焦山楂25g,導滯去積,消食健胃。5日檢查食欲增加,精神好轉,大便基本正常,照上方再服用一劑。6日檢查全身癥狀繼續好轉,再服一劑。7日檢查痊愈,加強護理,經追訪恢復健康。
(1)母豬產后不食癥是母豬產后發生的一種消化機能紊亂,食欲減退為主的臨床綜合癥狀,發生原因復雜,癥狀表現不一,從臨床診療中找出病癥的根本,運用辨病與辯證相結合的治療方法有效調節胃腸功能,促進食欲,縮短病程,提高療效。
(2)由于母豬產后不食問題與飼養管理的關系十分密切,為防止該病的發生,一定要加強母豬飼養管理,合理搭配母豬飼料中各種營養物質的成分,以滿足機體需要,尤其對懷孕母豬和哺育期母豬應飼喂足量的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飼料。
(3)產后母豬要做好護理工作,注意防寒保暖,飲食要定時定量,少給多餐,并且供給充足的飲水,適當增加精料。
(4)懷孕母豬加強運動,及時對仔豬進行補料,適時斷奶以減少母體營養物質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