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平措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850009)
牦牛養殖是我國高海拔地區農牧經濟發展中的保障性產業項目,為保證該產業項目不斷發展,牦牛短期育肥技術的高效運用已成為牦牛養殖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為推動高海拔地區牦牛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創新思路,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畜牧業生產發展方式,持續推進牦牛育肥工作,提升牦牛養殖技術水平,著力促進牦牛產業提質增效,改變過去管理粗放、效益不佳的現狀,促使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
筆者結合西藏高海拔環境,總結各地牦牛育肥各環節暴露出來的問題,提出一套較為完整的牦牛高效育肥方案,為高海拔地區開展牦牛高效育肥提供技術指導和參考。
牦牛性情溫和、馴順,但其反應靈敏,建立的條件反射比較鞏固[1]。天生習慣在廣闊草場自由采食的牦牛,突然被集中在育肥基地會產生劇烈的應激反應。導致牦牛免疫力降低,食欲下降,體重下降,甚至發病或死亡。
對新組建的牦牛育肥群體應激反應較為劇烈,當天不要給予飼草料,而是連續2d給予安靜環境和 “麩皮湯”緩解應急。
麩皮的蛋白比玉米要高,也含有一定的賴氨酸和豐富的微量元素,具有健胃促長的作用[2]。建議用約20kg的25℃溫水加1kg麩皮,50g食鹽,150g碳酸氫鈉,50g電解多維。
牦牛天生習慣在廣闊的草場自由采食高山豐富的灌木、牧草等,突然之間被集中于育肥基地采食燕麥青干草、精料顆粒料,甚至帶有酸味的青貯飼料,大部分牦牛表現出拒食行為。
不同的動物會有不同的行為,這些行為有簡單的也有復雜的。按獲得的途徑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同樣,牦牛有一定的學習行為。為讓育肥牦牛盡快采食燕麥青干草、精料顆粒料,甚至帶有酸味的青貯飼料,在育肥群體中飼養3~5頭肉牛或奶牛,由喜歡采食燕麥青干草、精料顆粒料、帶有酸味的青貯飼料的肉牛或奶牛給其當 “老師”示范3~5d,育肥牦牛即可正常采食 “燕麥青干草、精料顆粒料,甚至帶有酸味的青貯飼料”。
長期在廣闊草場自由采食的牦牛大部分處于營養不良狀態,筆者連續多年屠宰牦牛發現,有65%~73%的體況較差的牦牛瘤胃內均有異物,主要有塑料塊、塑料薄膜塊、衣服或鞋子的布塊、鐵絲等。牦牛瘤胃攝入異物一般不會引起農牧民的注意,牦牛瘤胃異物引起前胃弛緩,飲食欲減退或停止。因此,在牦牛育肥過程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對進入育肥基地處于應激過渡期的牦牛個體進行體檢,用便攜式獸用B超、X光機逐頭篩查瘤胃內是否有異物 (塑料、布塊、鐵絲等)。對發現瘤胃內有異物的牦牛采取相應的治療。如瘤胃內有塑料、布塊異物,可用植物油500~1000ml或液體石蠟1500~2000ml一次灌服使其泄出[3]。
如有鐵絲等金屬異物,采取如下措施給牦牛瘤胃取鐵[4-5]:
(1)將牦牛站立保定。固定頭部,助手用牛鼻鉗夾住鼻子,向斜上方牽引。
(2)用胃管往瘤胃內灌約40℃含食鹽0.4%的溫水,數量相當于體質量的5%~8%,充分稀釋瘤胃內容物。
(3)給牦牛放置開口器,并牢固地固定在口中,使口腔適度開張。
(4)用取鐵器的手柄通過開口器,把有繩索的瘤胃取鐵器的磁鐵送入牛的喉部,讓牦牛將磁鐵咽下,并吞入瘤胃。磁鐵到達瘤胃后繼續讓牦牛將繩索吞下,進入食管的繩索長度相當于牦牛的體長。把繩索末端牢固地系于開口器上。
(5)遛牦牛,選擇陡坡上下行走,走、跑結合,并多做幾次急拐彎,持續10~20min,以便磁鐵在牦牛胃中充分移動,吸取瘤胃中的鐵器。
(6)牽遛后讓牦牛稍做休息,使頭頸、軀干、尾根保持在同一直線上站立,緩慢拉出磁鐵。磁鐵通過賁門時會有阻力,需松、拉、松、拉多試幾次,直到徐徐拉出為止。
牦牛自由飲用18~20℃溫水,減少對機體的冷刺激,瘤胃冷應激減少,瘤胃微生物分解發酵草料能力正常,機體四肢末梢神經血液循環流通舒暢[6]。在節約飼草料的同時,育肥牦牛體重處于穩步增長狀態。
從不同牧場、不同牧民家收購來的待育肥牦牛個體免疫水平參差不齊,育肥前的強化免疫是必不可少的程序。結合當前各地牦牛疫病情況,建議對所有疫病進行強化免疫。減少因免疫疏漏帶來的經濟損失。
高海拔地區牦牛寄生蟲病的種類較多、感染率高、感染強度大[7-10],寄生蟲消耗其營養,嚴重影響牦牛的生長發育,引起的經濟損失是其他任何疾病不能相比的。經過我國幾代人的努力,畜禽寄生蟲病的基礎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危害我國畜禽的寄生蟲病種類已基本摸清,明確了主要寄生蟲病的流行規律,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畜禽寄生蟲病防治技術。但高海拔地區畜牧獸醫科技隊伍力量薄弱,加之農牧民沒有主動尋求獸醫為自家牲畜治病防病的意識,更不會主動購買獸藥用于牛羊保健,完全依賴政府分發,并派基層獸醫直接幫助。牦牛生產中的寄生蟲病防制技術十分落后,一些呈地方性流行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仍然嚴重。
從不同牧場、不同牧民家收購來的待育肥牦牛個體驅蟲效果參差不齊,育肥前的驅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達到驅蟲效果的同時節約飼草料,實現了牦牛高效育肥。
健脾開胃的目的是預防育肥牦牛消化不良、針對食欲減退的現象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健脾開胃可有效預防育肥牦牛脹氣、積食、營養性拉稀等疾病的發生,提高育肥牦牛胃腸道多種消化酶活性,促進腸道有益菌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及芽孢桿菌的增殖,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促進育肥牦牛生長。
從不同牧場、不同牧民家收購來的待育肥牦牛個體瘤胃微生物發酵水平參差不齊,對于育肥牦牛的養殖場來說,防治育肥牦牛腹瀉,促進育肥牦牛對飼草料消化吸收是必須要做的。因此,對待育肥牦牛健脾開胃是實現牦牛高效育肥的必要技術環節。
眾所周知,去勢對畜禽屠體性狀和肉品質有非常大的影響,尤其是在肌肉生長和脂肪沉積等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去勢公豬脂肪沉積能力明顯提高,且肉質更好。研究表明,脂肪的合成代謝與分解代謝影響著動物體脂沉積量和體脂分布,兩者之間動態平衡,當這種平衡被打破時會導致體脂沉積增加。在日本獼猴的研究中也證實去勢誘導脂肪細胞增加,睪酮治療后這種效應發生逆轉。去勢后的公豬瘦肉率顯著下降,肌纖維直徑減小,肌肉嫩度提高。閹割后的延邊黃牛具有大理石狀花紋,肉色明顯更優[11];閹割后的秦川牛肌肉嫩度高于未閹割公牛[12];荷斯坦公牛去勢后肉色更好,胴體顏色更紅亮,蒸煮損失更高[13]。趙春平[14]等研究發現,去勢后的牛肉質性狀顯著提高,肌肉外觀口感、營養價值等明顯高于公牛。以上結果說明,去勢后的公畜肉質發生顯著變化,營養價值及外觀口感更加上乘。宋天增等研究表明,GnRH免疫去勢公羊后育肥較正常公羊增重高10%以上。摘除淘汰母羊卵巢后育肥,較正常母羊育肥增重高20%以上。
在不影響個體生長發育的同時,可杜絕減少育肥牦牛的性行為和侵略性行為,從而減少育肥牦牛群的混亂及對育肥基地圍欄的損壞,育肥牦牛互爬打斗頂架現象也明顯減少。
從不同牧場、不同牧民家收購來的待育肥牦牛個體瘤胃微生物對育肥基地的燕麥青干草、精料顆粒料和青貯飼料發酵水平參差不齊。筆者多年牦牛育肥試驗表明,收集上批育肥牦牛增重效果優異的個體瘤胃液灌服20ml于健康待育肥牦牛體內,增重效果較未灌服個體效果更明顯,同時育肥過程中營養性腹瀉病顯著減少[15]。
目前拉薩市有3家飼料生產實體企業,其中拉薩新希望實業有限公司是新希望集團 (上市公司)的分公司,在飼料品質上有絕對的保障。直接從類似大型飼料企業訂購專用的精料一方面保證了牦牛育肥效果,另一方面降低了飼料價格。
截至目前還沒有完整的牦牛基本營養需要標準,牦牛育肥精料大都參考國內肉羊營養需要配制而成,難免會有某種或幾種礦物元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因此,添加反芻動物日常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對育肥牦牛有很大的益處,隨著我國養殖業的發展,舔磚成為大多數集約化養殖場中必備的高效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