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赟
(太原工業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8)
拓展訓練作為一項全新的體驗式學習方法與手段,具有時空跨度大、覆蓋范圍廣等特點,能有效培育當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拓展訓練的危險系數也相對較高,再加上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其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極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因素的干擾,因此,高校必須要有效控制影響拓展訓練安全性的各種因素,要保障好拓展訓練開展的安全性。
拓展訓練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盟軍在大西洋的船隊曾經屢次遭受到了德國潛艇的襲擊,當船只被擊沉以后,多數的水手都喪命于此,但是卻有極少數水手奇跡般得以生還。英國的救生專家對這些生還的水手專門做了相關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這些生還者都是一些意志比較堅定而又懂得互相支持的中年人,而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年輕力壯的水手[1]。專家認為這些人之所以能活下來,關鍵在于這些人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于是也就由此衍生了“成功并非依靠充沛的體能,而是強大的意志力”的拓展訓練理念雛形。
拓展訓練最初是由社會性項目衍生而來的,目前開設這門課程的高校數量也相對較少,但現有的文獻資料及課程實踐研究表明,拓展訓練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及手段,屬于現代體育模式中的一種,并且拓展訓練主要是圍繞各種項目活動開展的,而不是簡單地將體育與娛樂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在某種程度上可將拓展訓練視為體育教育功能的另一種引申與延續,因此,拓展訓練教學方法與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大綱存在密不可分的關聯,都突出強調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原則,在教育思想上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2]。與此同時,推動高校體育課程與拓展訓練進行融合發展前,必須以項目活動為載體,積極引入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項目,促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獨立克服某些關卡與挑戰,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學生形成吃苦耐勞、頑強不屈的精神,并從思想層面上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人際交往能力、創新精神以及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等基本素養[3]。最重要的是,在拓展訓練教學過程中,學生還能養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保障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真正意義上滿足現代社會主義建設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4]。針對于此,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內容,既有助于突破傳統體育教學的局限性,又能為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還可以全面保障高校課程設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因為拓展訓練的優勢在于,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可以幫助大學生突破自我、磨煉精神意志,但這種挑戰往往也伴隨一定的風險,需要高校嚴格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同時拓展訓練的危險性也是阻礙其融入高校體育課程的主要因素。針對于此,已開設這門課程的高校必須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這樣才能在充分發揮拓展訓練的作用和意義的同時,有效推動高校體育教學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5]。
高校在拓展訓練正式開展前,必須全面排查各種可能潛在的危險因素,要從源頭上避免可能對學生身體健康造成損傷的事故,并圍繞著教師、學校場地與基礎設施以及學生本身3個重要因素來保障拓展訓練的安全性。
從安全原理角度分析,拓展訓練安全風險因素主要涉及人、物、環境以及管理4 個方面的要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要素為管理方面的內容,究其原因在于管理因素均會對人、物、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目前,大部分高校在開展拓展訓練時,普遍會面臨以下方面的安全風險因素。
第一,教師、學生、輔助人員等參與者因素,這種不安全性主要體現在心理和行為兩方面。如參與者缺乏基本的戶外運動經驗,不具備感知拓展訓練項目中潛在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也并未參加過專業的戶外實踐培訓活動,甚至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還會盲目參加各種實踐活動[6]。
第二,器械設備方面的因素。如設備產品質量不合格、設備型號不適合、安裝操作不當、維護修養工作不到位等問題,同樣會影響拓展訓練的實施效果。
第三,環境因素。拓展訓練在環境上的不安全性主要集中在外界地理環境與生物環境兩方面,并且突發惡劣天氣、地理災害以及受到野生動植物的侵襲時,同樣會在對訓練效果造成影響[7]。
第四,項目組織管理因素。部分項目組織者與管理者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護經驗,并且現有的專業領隊與教師數量有限,而項目組織者在實踐過程中還會出現行為不當、考慮不周的情況,并未事先對學生的體能及身體素質進行研究與分析,導致在實踐過程中拓展訓練缺乏周密的計劃安排及相應的緊急處理措施。
結合當前現有的文獻報道資料可知,大部分拓展訓練事故都是由拓展教師出現失誤導致的,這意味著在拓展訓練正式開展前,必須選擇業務能力強、態度端正嚴謹的拓展教師,同時確保其已具備基本的拓展教師資格[8]。除此之外,拓展教師還應具備良好的訓練能力與業務素養,尤其是開展某些高空拓展訓練項目時,必須熟練掌握各項設備的使用方法、項目操作方法、技術要點以及相關注意事項。而這些專業素質的獲得,可以通過參加中國登山協會組織的培訓活動來實現。但需要注意的是,拓展教師獲得這些專業素質及業務能力后,還需要長期堅持、反復練習這些技術動作,直至半年后才能熟練掌握這些基本技能,并投入到拓展訓練教學中,否則就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技術以及心理層面上的失誤。此外,部分拓展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普遍存在缺乏危機意識、理論知識儲備不完善、風險處理能力不達標等方面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部分拓展教師尚不具備預測安全風險的意識,也并未對團隊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無法第一時間防控拓展訓練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使得整個拓展訓練的防控力度嚴重不足。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及問題,部分拓展教師也并未及時給予科學有效的指導,使用的教學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針對以上問題,拓展教師必須有意識地積累實踐經驗,認真觀看其他優秀拓展訓練教師的教學方法及手段,并將其靈活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3.2.1 拓展訓練場地
不同場地條件伴隨的安全風險不同,通常情況下,野外拓展訓練環境中的危險系數遠高于人工建造場地下的拓展訓練危險系數,并且野外環境中還潛藏著各種不可控因素,這在無形中加大了各種安全風險的發生概率。針對于此,在選擇拓展訓練場地時,必須在富有經驗的拓展教師指導下,選擇危險系數最小的野外環境。與此同時,大多意外事故還會發生在看似安全的地方,即便是選擇危險系數相對較小的環境,也需要做好安全保護措施。例如,我國某所高校由于未建造戶外運動場地,因此只能在野外環境尋找適合攀巖、速降等項目的活動場所。隨后該所學校的訓練隊員在農村附近的某個石壁巖開展了相應的訓練活動,在訓練進行到30min 左右,一塊重石從30m 的高空墜落,好在隊員站在了安全區域,有效避免了此次意外事故的發生。盡管人工建造場地的危險系數相對較小,實施拓展訓練項目時,可能面臨的危險感知也較為薄弱,極容易導致相關人員降低警惕性,因此,選擇適合的拓展訓練場地就顯得尤為重要[9]。另外,在場地選擇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細節方面的問題,這也是降低安全風險的重要舉措。例如,在大風、雷雨等極端惡劣天氣下,應避免參與高空拓展訓練項目。若基于某些特殊情況,必須參加雨后拓展訓練項目,那么同樣需要做好場地防滑措施。以“合力斷橋”這一項目為例,由于雨后的斷橋木板極容易出現打滑的情況,因此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在木板上鋪設毛巾,以此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此外,不同的氣候、季節、場地條件帶來的風險情況也是不相同的,在實地選擇拓展訓練場地過程中,必須時刻注意各種風險因素,即便是因運氣好躲過一劫,也同樣需要時刻保持警惕,深入思考引起各種驚險場面的原因,從而在下一次危險來臨時,更好地做出應對措施。
3.2.2 拓展訓練的基礎設施
實際上,各項器械設備的選擇與使用會直接影響拓展訓練的實施效果,選擇適合且安全的保護器械能夠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如保護繩、安全帶、鎖具、下降器、頭盔等器械設備就能對學生的個人健康提供安全保障。此外,海綿包、防滑手套、護腿板等器械同樣與學生的安全存在密不可分的關聯。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器材采購過程中,還需要認真參考產品的型號、規格、產地、認證資格等,以及是否達到中國登山協會規定的要求及標準。在選購器械時,還需要確認器械設備的使用壽命,并定期做好安全保養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器械可能發生的損耗,延長器械使用壽命的同時,提高其應用的有效性。
拓展訓練作為一項充滿挑戰性的運動訓練項目,其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磨煉精神意志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種挑戰性同樣也伴隨著一定的危險性及各種不確定因素。因此,高校在開展拓展訓練實踐的過程中,既需要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基礎上,幫學生克服各種困難,又需要靈活運用先進的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使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