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鳳
(中共蘭州市委黨校(蘭州市行政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中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為國人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領域之一,以療效確切、治療方便、價格低廉、治未病等特色顯示出其獨特的價值和優勢,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獨特的優勢和作用。智研咨詢集團發布的《2020—2026 年中國中藥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供需策略分析報告》顯示:2011—2015 年,中國中藥市場規模的復合增長率為16.8%,2020 年復合增長率為8.2%,遠高于GDP 的增速,中藥產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最具潛力的綠色產業。
在中藥材種植方面,經過多年發展,蘭州市初步形成了北山道地中藥材產業帶、南部二陰區中藥材產業帶、永登冷涼區中藥材產業帶和秦王川特色中藥材產業帶四大種植產業帶。
在園區建設方面,形成了蘭州新區現代中藥產業精深加工園和高新區中醫藥產業創新研發孵化園兩大產業集聚區。
在項目建設方面,截至2019 年12 月底,西部藥谷產業園、尚方堂現代中藥與大健康產業項目、冬蟲夏草保健品生產線項目、特色隴藥提質增效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等8 個項目已完成建設。慈濟藥業年產1.5 萬噸中藥飲片及浸膏生產建設項目、泛植制藥甘草提取項目主體建成。2020 年以來,通過加強項目管理,強化協調服務,狠抓政策落實,多措并舉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全面促進了全市中藥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在國際合作方面,佛慈制藥復方當歸片、八珍丸等12 個產品分別取得了加拿大和印尼衛生部的藥品注冊許可,主要產品出口到28 個國家和地區。隴神戎發黃芪當歸膠囊繼消栓通絡片、七味溫陽膠囊、小兒清肺止咳片、舒心寧片、小兒清感靈片后,也獲得俄羅斯聯邦國家注冊證書;元胡止痛滴丸獲得新加坡共和國注冊備案許可;泛植藥業向美國、日本等國家出口甘草系列產品;甘肅亞蘭藥業有限公司在哈薩克斯坦成立甘草酸生產廠并建成投產,實現了對中亞地區野生甘草資源的開發利用。佛慈川弓茶調丸因為品質優良、療效確切,在日本被稱為“中國感冒丸”。
在中藥研發方面,主要有蘭州和盛堂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藥六類新藥“芎歸止痛滴丸”臨床研究、甘肅奇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消痛氣霧劑產品開發、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藥配方顆粒研發等,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的大黃等6 種中藥飲片標準化建設研究已經完成。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配方顆粒產業化》、甘肅泛植制藥有限公司《百合多糖應用于化妝品領域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甘肅奇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年產2 萬t青稞功能性食品建設項目》等分別列入2019 年蘭州市“十大科技項目”和“十大科技創新項目”。
在區域優勢方面,蘭州市作為甘肅省的省會城市,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是我國西北地區生物制藥與中(藏)藥產業領域資源、人才和技術均較集中的地區,具有發展中藥產業的區域優勢。同時,蘭州市具有特殊的地理環境,藥用植物、動物和礦物資源特別豐富。
一是中藥產業集中度低,集群發展不足。蘭州市中藥產業經濟總量偏小,規模效應不明顯;2019 年中藥材種植面積0.919 萬hm2,只占全省的2.96%。二是中藥材種植綠色化、標準化不足,導致中藥材品質下降。種植過程中重產量、輕質量,沒有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遵守國家標準、部門標準及行業標準,沒有遵循中藥材生長的自然規律,為了單純追求產量,大量濫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人為縮短中藥材的生長時間,導致中藥材藥性大減,中藥材質量和臨床療效下降。道地野生中藥材資源保護開發不足,道地中藥材種植產業規?;⒁幏痘l展不足,沒有把生態資源品種優勢轉化為產業資源發展優勢、品牌優勢。三是創新意識和能力比較弱,蘭州市中藥企業創新意識不強,物聯網云數據積累分析和區塊鏈信用數字技術等有效創新追溯技術在道地中藥全產業鏈中沒有系統運用。四是市場體系不完善,監管平臺不健全,缺乏專業鑒別組織,假冒偽劣中藥材泛濫。
2)IMERG與CGDPA的季節平均降水強度在中國大陸具有較好的空間分布一致性,尤其中東部和南部,但不同季節和不同地區,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春季兩者的相關系數最大,其次是秋季,冬季最小;夏季兩者的均方根誤差最大,冬季最小;兩者的相對偏差冬季最大,秋季最小。東部地區IMERG的精度遠高于西部;冬季西部IMERG的精度較低。
1.3.1 政策機遇 從國家層面看,國務院印發實施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 年)》,將中醫藥發展擺在了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健康中國行動考核指標框架”中,中醫的發展被嵌套在健康中國行動之中,相應的保健類中藥也將迎來增量的機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大力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從甘肅省層面看,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建立持續穩定的中醫藥發展多元投入機制、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加強金融扶持等”。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支持隴藥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指出:“蘭州市要按照通知要求,實行一園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制定與本地實際相適應的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先行先試,充分發揮政策優勢,支持園區建設和項目落地,打造國家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先行區”。從蘭州市層面看,《蘭州市中醫中藥產業發展專項行動方案》中明確,要實施九大工程,全產業鏈推進發展,力爭把中藥產業打造成全市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增長極。
1.3.2 綠色轉型帶來的機遇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仍處在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中藥產業涉及諸多領域,產業鏈長、融合度高、新業態多、附加值較高、帶動效應較明顯,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潮流的發展,中藥材電商將被大力推廣,中藥行業發展更具多樣性。
1.3.3 “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機遇“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為中藥材走向世界帶來了新的重要機遇,中藥材出口大幅增加,尤其對東盟、印度及部分中東國家。
1.3.4 大健康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 中藥大健康產業涵蓋的領域廣泛,但中藥化妝品、中藥農藥、中藥獸藥等領域還處于起步階段,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在大健康概念等因素影響下,中藥材特別是道地中藥產品將逐漸由普通消費品向高端(奢侈)消費品轉移,價格也會隨之上漲。
一是來自國際市場的壓力。國際市場對日韓漢方本草需求量逐年增加,而我國中藥材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率偏低;由于種植標準化不夠,在出口中容易遭受標準的限制;道地中藥材種植產業規?;?、標準化發展不足,產品優勢、品牌優勢不突出,在國際道地中藥材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二是來自國內市場的壓力,全國有17 大中藥材市場,最大的中藥材市場在安徽省亳州市,蘭州市處于劣勢地位。就甘肅省內來說,有18 個道地中藥材品種獲得國家原產地標志認證。甘肅省中藥材交易量、出口量均居全國前列,尤其是當歸、黨參、黃芪、大黃、甘草等主要產品產量占全國份額較大,其中“文黨”“岷歸”是甘肅傳統的出口中藥材,享譽中外;岷縣當歸有“中華當歸甲天下,岷縣當歸甲中華”之美譽,“岷歸”以質優和道地藥材馳名中外,已經成為岷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尤其是岷縣當歸的規模化種植,使其在市場上的價格倍增,成為國際藥材市場的搶手貨。蘭州市中藥產業規模經濟效益低,品牌效應不突出,在價格、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都不占優勢。
中藥大健康產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蘭州市應做好規劃和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抓住中藥大健康產業擴容的機遇,推廣藥膳食療,開展藥食同源生產經營試點,大力開發功能性食品、食品添加劑及其他養生保健用品,通過大品種大品牌培育,提升質量標準和產品知名度,走高端發展之路。
一是全面推行中藥材標準化種植,推廣應用中藥材國際標準、國家標準、部頒標準、團體標準,減少農藥、化肥等的使用量。二是推動道地中藥材綠色有機示范基地建設,推動以甘草為主的蘭州道地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將中藥材產業的競爭從單純追求產量、追求指標性成分含量達標的競爭,升級到運用立體產業鏈發展思維進行中藥材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的有序競合中來。
根據“經營驅動、創新驅動、金融驅動”三輪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深化“大企業、大市場、大生產、大品牌、大研發、大資本”的中藥產業生產體系建設,優化資源要素,整合產業鏈條,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著力打造主業突出、全產業鏈經營發展、在國內具有較大規模和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龍頭企業。根據甘肅省、蘭州市對中醫藥企業做大做強、推進隴藥發展的要求,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和業務布局,制定了十年發展規劃。同時還要培育發展中藥注射劑大型企業,中藥注射劑開拓了傳統中藥劑型新的技術研發途徑,其特點是生物利用率高,作用迅速,尤其適用于中醫急、危重癥的搶救與治療。
要抓緊推廣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加大種子種苗選優提純、統繁統供力度,普及應用生態種植技術,減少農藥、化肥等的使用量;加快道地中藥材綠色有機示范基地建設步伐,推動以甘草為主的蘭州道地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鼓勵中藥企業加大新產品研發和投入力度,督促企業通過實施標準化生產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標準,加快大品種培育進程。
建立現代化中藥材交易平臺,以中藥材全產業立體設計發展及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打造現代化中藥材線上、線下交易市場平臺;打造中藥材價格體系,通過對中藥材,特別是道地藥材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提升中藥材品質,實現中藥材優質優價,通過優質優價扭轉藥材市場“劣貨驅逐良貨”的不利局面;加強中藥材市場監管,建立中藥材交易大數據平臺,將中藥企業納入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加大失信懲戒力度;開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亂象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打擊以中醫藥“預防”“保健”“養生”“治未病”等為名或假借中醫理論和術語欺騙、誘使、強迫消費者接受診療和消費,牟取不正當利益的相關違法行為;加強中藥企業與醫療機構的合作,鼓勵中藥企業開拓本地市場。
建立大宗中藥材質量追溯系統,實現中藥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溯源管理。如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甘肅省藥材主產區優勢,以國家中藥標準化項目為依托,形成了集中藥材種植、加工、倉儲、研發為一體的發展格局,并建立了藥品信息追溯平臺和跨區域實施追溯查詢系統,為保證中藥材質量提供了監管保障。
2.7.1 產銷合作 定期組織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甘肅隴神戎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和盛堂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重點中藥生產企業和蘭州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甘肅榮康醫藥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等中藥流通企業的交流座談會,促進生產和流通企業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推動蘭州市中藥產業發展。加強國際營銷網絡和終端建設,優化產品出口結構,加快拓展海外市場,積極發展海外終端,進一步擴大產品出口規模。
2.7.2 區域合作 促進中藥生產企業與東部地區開展產品研發、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借助于佛慈制藥批準文號和佛慈品牌進行招商,引入具有營銷渠道和能力的合作伙伴,激活閑置藥品批準文號,在蘭州新區西部藥谷搭建中醫藥全產業鏈孵化器,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
2.7.3 產學研合作 組織中藥生產企業與學校、科研機構合作。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已達成參茸固本還少丸等相關產品的二次開發等方面深度合作的框架協議。
2.7.4 國際合作 鼓勵蘭州市的中藥企業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積極“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