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倩云
西安培華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5
在數字創新和智能變革的影響下,智能財務人才培養成為新的社會需求。創新型復合人才培養要明確服務主體,明確經濟活動本質,社會發展邏輯和市場需求。智能財務的出現和發展是信息技術引領的會計智能化轉型重要體現。對智能化改革過程及智能財務應用的深入了解將有助于準確評估會計實踐的發展邏輯。在深入分析智能財務內容的基礎上,構建智能財務人才核心能力框架,提出智能財務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方案是符合時代迫切需求的。
數智時代的信息科技革命正在迅速蔓延,以“大智能移云”、物聯網、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和財務管理相關領域。信息科技與社會經濟的深度結合對社會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新型信息科技的廣泛應用幫助打造了新興產業,同時也推動了管理轉型。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智能轉型,數智技術應用于社會經濟最終成就了數字經濟。我國在2015年開始提出并發展“互聯網+”,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逐漸在2019年的時候進一步的提出“智能化”。短短五年時間,“智慧+”已成為帶動傳統產業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和推動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它是推動管理創新重要工具,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催化劑”。智能技術及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在全球范圍內推動人類社會生活、生產和消費方式發生重大轉變,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新產業轉型。
數智時代信息科技發展的三大基礎是算力、數據和算法。這三大關鍵因子組成在一起實現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算力是人工智能時代最具創新性的核心產品,芯片技術、云計算等科技的發展為智能應用提供了算力保障。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人們能夠廣泛接觸到更優質的信息數據,相反這也導致算法和模型能夠被不斷完善和優化。智能化變革有效推動了業務發展,并支撐了數據的有效反饋和共享,最終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在智能發展的當下,通過算力、數據和算法的核心技術支持,更多的商業活動趨向于數字化發展。在這些商業活動中,智能財務依靠三大關鍵技術,在財務管理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智能時代財務創新的集中體現。
根據技術發展的情況,財務工作的發展可分為4個主要階段:手工會計記賬、會計電算化、財務共享與自動化、智能財務。減少不確定性的需求增加。今年,公司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使管理工作變得更為復雜,對管理層的要求變得更加嚴格。企業希望管理層能夠做出精準的預測并迅速反應來減少內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在這種需求之中,科技的進步、信息共享程度和商業數字化程度的提高,推動了智能財務的發展和廣泛應用。2016年,德勤將人工智能應用于審計、稅務咨詢等活動。用友和金蝶這類專門的企業管理軟件公司也在通過數字化改革,推出各類財務軟件產品幫助企業重構數字戰斗力。隨著智能金融產品的落地,我國很多上市公司都在積極尋求構建智能財務體系。一些大型先進企業都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發展需求,搭建了智能財務體系。隨著信息科技在財務領域的推廣使用,數字化和智能化在財務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使得財務管理職能的價值被進一步放大,同時也助力企業用數字科技決勝未來。
目前,財會智能化轉型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在向傳統財務人才培養提出了挑戰的同時也提供了創新型復合人才的重大發展機遇。國外高校的商科教育強調了學生數據分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2016年,麻省理工學院(MIT)啟動了由麻省理工斯隆商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運籌研究中心(ORC)共同舉辦的企業管理數據分析項目,主要培養學生收集分析數據和利用先進技術為企業做出決策的能力。此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杜克大學、芝加哥大學、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等數十所學校都開設了商業分析相關課程,并增加了重要的業務數據分析課程[1]。
國內的本科教育也逐漸開始關注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尤其是將智能型的工科與其他學科相結合來培養智能化復合型人才。國務院在2017年強調了要“重視混合型人才的培養,注重橫向培養‘人工智能+’混合型人才”。人工智能+X混合學科的新形式,成為了教育部高度重視的一項計劃。2021年財政部提出要加快會計數字化轉型,高效審計數字化賬戶,精簡新技術,為財務發展創造有力地位。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各地方高校開始開展智能財務本科教育。
智能財務是將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核心科技與財務管理和會計學科相結合,在構建可行的數字化服務平臺的基礎上利用人工智能做出管理決策,同時幫助企業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效果,使財務管理能夠更好地實現其戰略意義。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增強了數字化的使用場景,同時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然成為了非常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因此,智能財務已經成為一種專業需求,將財務與人工智能相結合能夠完善管理決策、信息反饋、日常監控和價值提升,更大程度地使財務管理職能在企業價值提升中發揮出其重要的作用,幫助企業更快地實現其戰略目標。
相較于傳統會計,新時代的智能財務人才將被重新定義。傳統財務部門金字塔形的人員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會計記錄、核算這類基礎會計職能將逐漸被財務機器人所取代,決策支持和業財融合將在公司戰略實現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現在以會計記錄和會計處理為主要工作的財務人員會漸漸將其職能向日常管控和決策支持進行轉化。未來數字經濟逐步成熟的社會中,只有同時具備穩健財務專業知識與技能,和技術創新與數據應用能力的人才才能夠有效地應用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科技完成更專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實現業財融合和企業戰略。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科技的支持能夠加強企業經營過程中對數據的收集、加工和分析,這將使得財務管理決策變得更有效率,也將有效推動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而智能財務的發展與應用也對財務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創新和應變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智能財務能力框架內最重要的能力。中國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創新將有效驅動發展。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在當前和未來的數字經濟發展中,不斷地創新必將發揮重大的“引擎作用”。智能財務人才要不斷學習,創新應用專業知識、技能以及智能技術發現傳統業務中的問題和機會,用復合型人才思維將新技術應用于傳統業務的問題解決中,并同時根據反饋的信息不斷地更新技術工具和方法。最終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2.專業能力。智能財務人員的培養必需建立在財務專業基礎的掌握之上。智能財務的出現和發展對會計和財務管理專業本科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會計人員的基礎財務智能已逐步被財務機器人所取代。財務工作的中心將逐漸轉移,未來需要更多具備會計、財務管理、法律專業知識和企業管理等綜合專業知識的專家對各類信息進行搜集、篩選和分析,幫助構建和完善財務數字服務平臺,實現企業價值創造。
3.數智技術能力。數智技術在財務工作中的大規模應用意味著新的復合型人才必須要掌握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相關的基本知識。數智能力是復合型智能財務人才培養中最基本的要素,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數據分析、數據挖掘和智能財務體系構建等。智能財務人才需依照不同崗位的工作要求,有針對性地應用信息技術提供專業服務。
4.業財融合能力。這種能力意味著對財務人員需要對業務流程具有深刻理解并能提供有效的專業支持與業務人員一起實現運營目標,是業財融合的基礎。不同于傳統的業財分工,在智能財務體系下,業務與財務必須有深入全面的合作交流,才能支撐企業的成長并幫助實現其增長目標。在智能財務逐漸成熟的未來,財務人員將不僅僅只在支持經營活動,有可能還會成為經營決策的提出者以及經營的管控者。
5.溝通協作能力。財務部門是企業內部及企業之間聯系的重要紐帶。數智技術在企業中的廣泛應用將推動業財融合、信息共享。相對的,智能財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將大幅提高企業內部溝通協作的效率。
6.戰略規劃能力。戰略規劃能力是在熟悉企業使命、企業目標、業務模式的基礎上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識別風險并通過戰略設定進行合理的風險管理,幫助企業實現價值提升。這是財務人員必備技能之一。作為價值鏈中重要的一環,財務活動因其特質能夠有效影響業務活動,并由此影響企業經營業績及戰略制定。如果能夠通過智能化發展利用數據流動將財務與業務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使財務管理活動能夠更準確進行管控和決策,財務人員將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戰略幫助企業成長[1]。
實施以“知識、技能、態度”為基礎的KSA三級矩陣育人模式建設通識教育、財務專業教育和交叉學科培養的綜合人才培養體系。數智時代,智能財務人才的核心能力包含了創新和應變能力,與三級矩陣的育人模式相互吻合。態度點要求學生在掌握通識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應當更加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智能財務人才的培養涉及到多個學科的交叉培養。因此,這不再僅僅是一個專業或者一個學院能夠獨立承擔的任務,此時學科融合、課外課堂、第二三專業的作用也變得更明顯。
本科教育的重點應當符合當下的市場需求和社會發展規律,智能財務人員的培養應立足于扎實的財務專業基礎,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賦能專業發展,幫助挖掘和釋放更多的專業潛力,實現專業價值。同時智能財務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在不斷的發展擴大,傳統財務人才培養模式必須進行積極的改革,新的課程體系的設立標準應當堅持體現科研育人、校企合作、產教結合這三項原則。
課程可展現報告與管控、業財融合、財務規劃、財務決策和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五個模塊[2]。財務類課程是基于傳統財務領域的核心計劃,培養學生的專業財務知識和財務技能,這也是實現業財融合必須的前提,內容包含《會計核算與報告》《內部控制與管理》《資金管理》《成本管理與風險控制》等財務專業必須課程。業財融合類應包含《業務流程管理》《績效評價》等課程。財務規劃和決策應至少包含《管理決策支持》《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資金規劃及精益管理》等課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課程主要包括《信息技術課程》《Python編程》《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計算機結構》《數據庫技術》等數據分析與思維課程。
“智能+”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是深化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是國家為順應新時代發展而對學科專業建設提出的要求。培養智能財務人才,既是數字化發展的需要,也是“智能+”轉型的必然。它是財務人才建設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動未來產業進一步轉型發展的關鍵舉措[3]。智能型復合人才培養是人才培養改革的一個重要體現。通過對知識體系、課程體系、教育模式等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創新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其中課程體系的創新融合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首先,要了解智能財務發展的技術基礎和原理;其次,重新構建符合數智時代要求的復合型財務人員核心能力框架;最后,建構適當的課程體系助力智能財務復合型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