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福元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洪祥鎮陳家溝小學,甘肅 武威 733034)
寓教于樂、學思結合是許多教師對于數學課堂的共同追求.但是真正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都會遇到多重困難,首先,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探究的興趣不容易被調動;其次,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在課堂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未必可以全員參與;再次,在教學展開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創建問題情境,讓學生學思結合、有效探究,也是教師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貼近學生的興趣需求,充分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創新摸索與學生的學習節奏相統一,讓學生的能力可以積極施展,提升學生學習成就感,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
數學是一門理性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非常高.但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學習又以形象思維為主,這就使很多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無力感,找不到切入點,教師的講解學生也未必聽得懂,聽懂之后還有很多知識點無法實現靈活記憶,在做題過程中會提取困難,這些都會使學生數學學習的熱情越來越低.為更好地彰顯寓教于樂學習互動的目標,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更好地立足生活環境,讓學生積極進行學習實踐,使學生數學學習的樂趣可以不斷提升.
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一般是按照課內的目錄編排來統籌推進.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參與感,推動學生對數學的鮮活認知,教師要由課內延伸至課外,先讓學生在課內進行一些理論知識的認知,為學生自主實踐奠定良好基礎.接著讓學生將課內學到的一些方法在課外有效應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體驗,改變學生對數學的扁平化認知,讓學生在豐富生動的體驗活動中自主發展,積極參與.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鮮活理解,改變讓學生從書本中學習知識的弊端,讓學生身體、頭腦都積極行動起來,提升學生數學交流意識.結合生活經驗有效判斷,并充分發展學生的空間意識、建模能力,推動學生綜合運算水平顯著提升.
以克、千克和噸的認識這部分的學習為例,在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教師不要生硬向學生講解這些單位的名字,而是要立足學生的生活實踐,讓他們真正去感受一下一個曲別針的重量大概是多少,一個雞蛋的重量大概是多少,一包鹽的重量又是多少.接著再換一些更大的物體,讓學生試著去感受一下載重2噸的卡車卸下的貨物有多少,體積大概有多大.載重10噸的卡車車廂體又有多大.結合學生在生活中的一些見聞,讓他們對于物品的重量建立起直觀的認知,接著再讓學生嘗試對物品的重量進行估計稱重,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重量的物體的輕與重、多于少.接著再讓學生嘗試一些具體的數據計算,進而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重量的概念.
“雙減”政策指引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要更好地降低學生課后作業負擔,但教師要為學生獨立思考預留更多的空間,讓學生結合生活來理解數學.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嘗試為學生設計一些趣味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主體參與,積極嘗試,在學生獲得一定生活經驗的基礎之上,再讓學生對課內知識有效學習.這可以將學生的感性類認知有效積累,推動學生理性思考,發展學生數學抽象能力,推動學生積極建模、邏輯推理.同時在數學問題解答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創新應用、對比反思,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更具主動性,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能更加鮮活.另外,學生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各類問題,同步在課堂上有效交流,對于學生沖突解決、有效合作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比如在學習速度這部分知識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去實踐,讓學生拿著手表統計一下,步行一分鐘大概能走多少米,騎自行車一分鐘大概能走多少米,坐小汽車一個小時大概能走多少千米.讓學生對于速度建立起基本的感知意識,接著再讓學生嘗試去進行速度大小的比較與計算,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速度表示的含義.另外,教師可以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親自去比一比,看誰跑得更快,在實踐中讓學生學習知識,他們對于知識的記憶可以更加靈活,而且能夠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使學生更好地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如有的學生對于知識接受比較快,但同時遺忘速度也比較快.還有一些學生知識學習的速度相對比較慢,但是采用了更加牢固的記憶方式,對于知識細節的領悟能力也非常強.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引學生積極開展有效的對話和合作,讓學生之間可以更好地取長補短,使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牢固且扎實.
小學階段學生普遍爭強好勝,在小學數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發揮學生的這一優勢,讓學生具備較強的成就動機,并以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展示自我,提升學生對話交流意識.在合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并進行語言的交流和學習方法的認知,推動學生數學素養綜合發展的同時,圍繞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思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索構建積極聯動合作的氛圍,將寓教于樂理融入學生學習的過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學生相互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他們安排一定的學習任務,讓學生之間有效比拼,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這樣可以更好地推動學生學習潛力的挖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氛圍,使學習成果顯著提升.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有效組織在班級內部形成良性互動氛圍.
以四邊形的知識學習為例,在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嘗試動手去制作四邊形,并讓學生自己來觀察不同的四邊形有哪些特點,它們的面積應該如何求解,周長又有哪些規律.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的特點有效研究,并在組內進行合作解答,可以營造良好的互動交流氛圍.再將小組合作的成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展示,提升學生表達自信.學生可以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梳理,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來解答,這就擺脫了學生對于教材知識的枯燥記憶,讓學生可以獨立探索,真正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在學生相互合作、有效探究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更好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嘗試快速解答.在小組內部集思廣益.如一根鐵絲長28 cm用它做一個正方形,面積最大可以是多大?通過具體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部有效探究、繪圖、解答,并嘗試與其他同學分析和講解,使學生對于面積與周長可以建立起生動的認知.
在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推進的過程中,有的小組討論比較積極,而有的小組形不成有效的討論氛圍,這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外部激勵,讓學生更好地合作參與、積極表達.圍繞共同的目標,教師可以對各個小組的學習情況有效評價,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具備更好的時間意識、效率意識,并從正確率、創新度、學習態度等多個方面有效評價,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樂學善思,改變學生散漫依賴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有更強的信心學好數學,在快樂的氛圍中應用數學,為學生科學精神養成和創新能力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再比如,進行百分數這個部分的學習時,很多學生對于百分數的表示、意義、規律等容易混淆,在這部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創建具體的問題情境,讓各個小組輪流競猜,營造良性競爭氛圍.讓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效梳理,并找到問題解決的有效方法.以小組之間的互動交流、競爭營造良性競爭的課堂互動氛圍,使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更加扎實.從讓學生在小組之間交流,到臺前講解知識,學生自我表現意識提高的重要一步.在講解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個人思維和數學語言的有機轉化,這可以推動學生對于問題扎實理解,使學生對學練結合提升學習成就感.
在小學數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學生學習和鞏固知識的渠道日趨多元化,除了讓學生進行做題之外,教師要重視趣味性游戲活動的開展,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多元化素材,教師都可以為學生落實有效的互動游戲.小學階段學生天生就有好動好玩的意識,在數學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一種游戲模式讓學生反復應用.通過不斷增加游戲難度,激發學生學習挑戰意識,這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形成規則意識.而且學生喜愛的一些游戲模式還可以從課內延伸至課外,讓學生自主探索、有效應用.一些游戲方式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反饋進行有效的優化和調整,讓同一游戲適合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學習和參與,進而讓學生對于數學游戲產生濃厚興趣.
在課堂教學展開的過程中,為學生呈現游戲內容,推動學生學習掌握,這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有效放松,還能在游戲中加深學生對一些算理的理解.游戲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故事、道具以及一些輔助教學工具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借助多媒體的自動播放功能,教師可以將需要解答的題目提前展示在題板上,在限定的時間內讓學生一次解答,看看哪名學生答得更多,速度更快,這能夠有效避免單純讓學生反復計算的疲勞感.在多媒體滾動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產生較強的緊張心理,對于提升學生的應試心理素質也有很強的作用.數學計算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專注力要求非常高,一些簡單的失誤都容易導致后邊的工作白費,所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扎實計算,對于學生綜合性學習具有基礎價值.
小學階段數學課內學習的時間非常有限,一些新穎有趣的游戲模式,學生在課堂上意猶未盡,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一些課內游戲遷移至課外,與同學、父母或者自己的好朋友進行有效的娛樂互動.以紙牌類游戲為例,它就可以很好地延伸至課外.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撲克牌就可以作為紙牌的素材,撲克牌上既有相應的數字,又有一些紅桃、方片等直觀圖形,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感.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抽紙牌的形式快問快答,進行數的大小比較,這是最基礎的一種游戲模式.在加減計算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紙牌進行一些游戲設計,方便學生在課外進行反復訓練.例如剛接觸乘法時,很多學生思維不能從加減法向乘法有效過渡,對于乘法口訣的記憶也不夠熟練,就可以讓學生借助紙牌來進行一些速算練習,既可以讓學生獨立操作,也可以尋求父母的幫助高效互動.
紙牌類游戲還可以進行小組互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先由A同學抽取兩張卡片,再由B同學抽取一張卡片,C同學按照要求計算出兩張卡片的和、差或者積,D同學負責記錄.這樣一種合作學習游戲方式,非常符合學生愛表現的天性,可以使學生對于數學運算學習的樂趣大大提升.
小學數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為更好地展現寓教于樂,教師必須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給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積極學習、有效合作.通過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幫助他們更好地突破知識重難點,使合作學習可以順利進行.
以元、角、分部分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學具人民幣,并讓學生扮演售貨員、顧客等角色,進行物品的買賣與結算.通過真實具體的場景,讓學生學習運用人民幣,進行幣值換算.在具體的購物情境中,讓學生反復嘗試,提升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統計方法的學習部分,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開展實踐活動,如讓學生對于班內學生的身高、體重等進行統計,還可以統計一下學生每天做作業用多長時間、看電視多長時間、讀書多長時間,讓學生將各類結果分別做成統計圖,進行有效的展示和分析.以生為本,讓學生學習、參與、探究,推動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扎實理解,真正實現學練結合,寓教于樂.
思維導圖也是近年來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被提到的一類有效教學方式,借助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將一些數學概念有效匯總,并結合學生自身的認知結構,將多個知識點有機串聯,從而幫助學生扎實掌握數學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個人思路自主繪制思維導圖,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師生共同繪制思維導圖.這對于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促進學生鞏固復習具有多元化意義.以統計部分的知識為例,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引領學生有效回顧統計的類型、各個統計方法的優點及其中的關聯性,為學生自主實踐提供有效指導.
在小學數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教學評價的展開,既要考慮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要以評價推動學生更好地創新和探究.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評價的扎實開展,以評價促進學生全面進步.
首先,教師可以借助隨堂評價的方式,及時捕捉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一些創新性發現,并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鼓勵,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其次,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使他們可以更好地發現自身薄弱環節并針對性彌補,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學習的有效方法.在教學評價落實的過程中,教師還要能夠依托過程性評價,對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進行有效的捕捉,以評價更好地肯定學生的學習進步,激發學生后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可以感受勤奮付出之后的滿滿收獲.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寓教于樂,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學習,有效參與.同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通過多種方式提升課堂學習互動趣味性,讓學生真正可以學習、參與、實踐、思考和創新,為學生高效學習奠定有效的基礎,使學生可以具備持續學習的熱情和濃厚的探究興趣,推動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