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燕
(甘肅省秦安縣林業和草原局,甘肅 秦安 741600)
秦安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屬典型的隴中黃土高原梁峁溝壑區,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境內土層深厚,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區,是我國北方落葉果樹主栽區和最適產區,也是中國桃的原產地之一,適宜蘋果、桃、梨等北方水果的栽培。
從2019 年開始,開展了秦安蜜桃延遲栽培技術的試驗,幾年來通過不同海拔、光照強度與時間的控制、藥物刺激延遲生理期、改變栽培管理方式等試驗,延遲了桃成熟上市時間。試驗研究表明:蜜桃延遲成熟栽培技術可使成熟期延遲15 d 以上。“秦安蜜桃延遲栽培技術試驗研究”作為重點科技示范創新項目進行實施,通過品種選優和開展單項試驗研究,總結秦安蜜桃延遲成熟栽培技術規范,延長秦安縣蜜桃的供市期,緩解露地桃集中上市帶來的市場銷售壓力。
蜜桃延遲栽培技術的運用,有效延遲了蜜桃采摘時間,錯開了果品成熟時間,大大提高了果品的銷售價格。同時,通過修剪、施肥、灌溉、無公害農藥使用等綜合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果品的產量。
蜜桃延遲栽培技術的應用,提升了秦安蜜桃產業的知名度,為秦安蜜桃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農民銷售收入的提高,大大增加了農民的積極性,帶動一大批外出務工人員回鄉種樹,充分利用了農村大量閑置土地,為秦安縣各鎮各村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蜜桃延遲栽培技術的應用,不僅增加了秦安縣的經濟效益,還讓更多的農民返鄉種地,致富能手回家創業,承包土地,流轉土地,就地解決了一大批農村閑置勞動力;有利于退耕還林的實施,耕地得到最大化利用;在保護水土、合理開發和利用土地資源及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
桃延遲栽培技術的應用,解決了秦安縣產業發展落后地區的發展困境,是著力改變過去送錢式輸血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的主要手段;是推進技術轉移、提高廣大農民群眾自力更生的有效方式;是延伸產業鏈、平衡區域產業,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根本途徑;是壯大優勢產業、補齊發展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協調社會發展事業、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舉措;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經濟支撐。
為了防止桃樹葉芽的早熟,桃樹在生長季節抽出副梢時要剪掉,否則副梢會與主枝爭奪養分,影響桃樹主枝的生長。夏季在幼樹期進行合理修剪,減少副梢發生,減少無效枝條生長,為桃樹生長創造良好的光照、透風條件,促使新枝健壯生長。幼樹夏季還能調整主、側枝方向和角度,均衡樹勢,防止徒長,對提高果品品質具有良好的作用。對于首次結果的桃樹在夏季進行修剪,除了可以調整樹形,更重要的是夏季修剪桃樹可以推遲桃樹相關營養成分的積累過程,從而減緩其發育的速度。
桃樹施肥管理好的話也可以延遲桃樹的成熟時期,桃樹在幼年期施肥可以促進其迅速增長。定植當年,在初春和冬季選擇性的追肥2 次可強健樹體,但是為了錯開蜜桃的上市時間,可追肥4 次,第一次是基肥時間,一般是11 月至初春,在桃樹的根際追肥,可結合灌水追施優質腐熟有機肥和磷肥;第二次是在果實膨大期,7 月中旬左右,以葉面噴肥為主,噴尿素和0.1%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促進果實成長,強健樹體;第三次追肥是果實成熟前一周,套袋果可在去袋后追加尿素,可葉面噴肥,也可追施尿素加灌水;第四次追肥可選擇在冬季,冬季果樹在休眠期,修剪完灌水施肥,追加一次氮肥,既能在春季促進果樹生長,還能延遲果樹開花。綜合各種單項以及綜合施肥管理試驗可知,桃樹一年中進行4 次施肥管理,可有效延遲蜜桃成熟時間5~6 d。
桃樹灌水一般選擇在萌芽期、開花前、幼果膨大期的關鍵時期進行灌水。為了強健樹體,延遲成熟時間,選擇在冬季灌水1 次,如果冬季雨雪比較多,可根據情況酌情放水,第二次灌水選擇在春季桃樹開花前灌水加施肥,第三次灌水在幼果膨大期,這個階段一般是氣候比較干旱,灌水加施肥可促進果實增長速度,為了避免桃子上市的擁擠,可在桃子取袋之后或者成熟前一周澆水一次,可將桃成熟時間推遲2~3 d。
桃樹的病蟲害防治也可有效推遲桃子的采摘時間,一般選擇在春季桃樹的萌芽前噴1 次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消除越冬病菌和螨類蟲害。6 月中旬,防治炭疽病、細菌性穿孔病、瘡痂病、綠盲蝽、梨小食心蟲、桃潛葉蛾、紅白蜘蛛等。
遮陰處理也是蜜桃延遲成熟的一種方法,桃子成熟期和太陽直射樹表溫度有直接關系,溫度越高成熟越早。為了使早熟桃子更早上市,選擇修剪樹葉,讓光照更加充足,加快自然成熟時間,而對于晚熟桃子或者在蜜桃大量上市的時候,會采取遮陰處理使其延遲成熟期,錯開上市高峰期。在果品彭大期和接近成熟前20 d 左右采用遮陰網遮陰,阻擋太陽直射,降低地表溫度,可將果實成熟期推遲3~4 d。
桃樹開花前半個月噴施1 次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可以有效推遲開花期5~7 d,從而推遲桃樹的生理生殖期,推遲果期。采摘期前半月至20 d 少量合理根施或噴施速效氮,可推遲采摘時間3~4 d。采摘期前10 d 至15 d 合理控量樹盤放水,可將采摘時間推遲2~3 d。
蜜桃的延遲成熟除了受以上因素的影響,還受海拔的影響,不同海拔對蜜桃的延遲成熟有不同影響。海拔過高或者過低都不適宜桃樹的生長,只有適宜的海拔和生長環境才能生產出優質的桃品種。
在夏季桃樹幼樹期、生長期和掛果期進行合理的修剪,有效控制無效枝的生長,改善光照條件,促使新梢健壯生長,調整主、側枝方向和角度,均衡樹勢,防止徒長,提高果品質量。夏季修剪初結果樹,可以加快整形,改善光照,均衡樹勢,協調生長與結果的平衡關系。
在同一地域的試驗田,設立2 個試驗點,通過在試驗點設立施肥管理技術試驗,對比施氮肥與不施氮肥對蜜桃延遲成熟的影響。對施肥管理試驗園進行不同時期的施肥管理,在初春花期前追肥1 次,在果實膨大期進行第二次施肥,在秋季進行第三次施肥。通過施肥對比試驗研究,在不同時期施了氮肥的桃樹成熟時期比較晚,可將蜜桃成熟時期有效推遲1 周左右,分散蜜桃集中上市,提高經濟收入。
在同一地域的試驗田,設立不同的試驗點,對比不同灌水次數對蜜桃成熟期的影響。選擇2 個試驗點1年進行4 次灌水處理,2 個試驗點一年進行3 次灌水處理,2 個試驗點1 年進行2 次灌水處理,4 個試驗點1 年進行1 次灌水處理,1 個試驗點不灌水處理。1 年進行4 次灌水處理的試驗點,在春季開花前期進行第1 次灌水處理,6 月上旬再進行第二次灌水處理,在果實膨大期或者在采摘前半個月之前進行第三次灌水處理,在冬季修剪之后進行4 次灌水處理,每次灌水處理之后都和對比試驗點作對比記錄,記錄下每次灌水處理后的不同結果。對進行3 次灌水處理的試驗點,減少冬季修剪后的灌水處理,研究成長過程,做好對比記錄。對進行2 次的灌水處理的試驗點,減少冬季灌水和春季花前灌水處理,觀察試驗點成長過程,做好對比記錄。對進行1 次灌水處理的4 個試驗點,分別在初春、夏季、成熟前、冬季進行1 次灌水處理,觀察同一品種在4 個試驗點的成熟時間,做好對比試驗記錄。通過分析試驗記錄可知,1 年進行4 次灌水處理的試驗點蜜桃成熟延遲1 周左右。
在同一地域設立2 個的試驗點,一個試驗點選在花期前15 d 噴施1~2 次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另一個試驗點在花期前不噴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2 個試驗點后期管理用同樣的果樹管理方法,觀察2 個試驗點蜜桃的成熟時間,做好記錄。通過分析可知,花期前15 d 噴施1~2 次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能將開花期有效推遲3~4 d。
在海拔相對較低的試驗田,設立2 個試驗點,對一個試驗點的蜜桃在其采摘期前15 d 左右采用遮陰網對桃樹進行遮陰處理,減少太陽直射,降低地表溫度,另一個試驗點不做遮陰處理。通過觀察分析可知,進行遮陰處理的蜜桃采摘期可推遲3~4 d。
設立2 個試驗點,在相同果樹管理的條件下,在蜜桃成熟采摘期前20 d 左右,給一個試驗點的桃樹進行葉面噴施0.3%或根施150 kg/hm2速效氮,另一個試驗點不做噴灑處理。對比2 個試驗點桃樹生長情況可知,在蜜桃成熟采摘期前20 d 左右,給桃樹進行葉面噴施0.3%或根施150 kg/hm2速效氮,可促進作物枝條生長,抑制果實成熟時間。
通過選擇不同海拔的地域設立試驗點,研究海拔對蜜桃成熟延遲技術的影響。一個試驗點設立在秦安縣鄭川試驗園,一個設立在劉坪鎮萬畝桃園試驗園,一個設立在五營鎮雒原君芳蜜桃基地。鄭川試驗園的海拔1 200~1 215 m,劉坪鎮何灣萬畝桃園基地的海拔1 300~1 400 m,五營鎮雒原君芳蜜桃基地的海拔1 400~1 650 m,在其他條件類似的情況下,選擇倉方早生、北京七號、北京九號、北京十四號進行試驗研究,通過試驗類比得出結果。
結果顯示,鄭川蜜桃要比五營蜜桃早上市6~8 d,鄭川蜜桃成熟時間要比劉坪鎮的蜜桃上市時間早4~5 d,五營試驗園的海拔最高,蜜桃延遲成熟,成熟時間要比海拔較低的鄭川試驗園遲6~8 d。不同海拔對蜜桃的延遲栽培有很大的影響,通過在不同海拔種植蜜桃可推遲蜜桃成熟時間,分散蜜桃上市時間,減少上市蜜桃擁擠而導致的經濟損失,增加銷售收入。
對不同影響因素進行對比試驗研究,總結出以下結論:修剪、施肥管理、灌水處理、病蟲害防治、遮陰、施氮肥、海拔等都是影響秦安蜜桃成熟時間的因素,通過合理控制這些因素,可以延遲秦安蜜桃的上市時間,形成階梯上市,增加果農收入。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其他手段延遲秦安蜜桃成熟時間,比如,早春開花前通過激素刺激生理期,可推遲開花時間;通過涂白樹干,可將蜜桃成熟期推遲2~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