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峰
羅伯特·舒曼(R.Schumann,1810-1856)是西方十九世紀上半葉浪漫主義時期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評論家,他從小學習鋼琴,一生創作了大量的鋼琴作品、聲樂套曲等。藝術歌曲是作曲家根據著名詩人創作的詩歌為依據,把詩歌作為歌詞而進行譜曲的一種創作手法,是西方音樂史上一種重要的聲樂體裁,創作手法為詩歌與音樂的精美結合,藝術歌曲結合了完美的鋼琴伴奏和動聽的人聲這兩個最具有感染力的音樂因素,這兩種音樂元素使藝術歌曲具有很強的張力和極致的聽覺體驗,這是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形成的一種特有的藝術表達形式。
舒曼聲樂套曲和藝術歌曲方面比舒伯特有更高層次的突破和創新,他真正的將器樂部分提升到了與聲樂部分同樣的高度。舒曼在早期的藝術歌曲創作中,器樂部分大多是為聲樂部分服務的,但是當他的藝術歌曲創作進入成熟時期后,他把器樂部分與聲樂部分變成了有機統一的整體,即伴奏的旋律與人聲的演唱同等重要。同時,舒曼還具有很高的文學藝術修養,他的藝術歌曲的歌詞都是根據著名詩人具有高度文學性的詩歌進行創作的,因而藝術歌曲這種體裁在舒曼的手中達到了一種全新的境界。
《月夜》這首作品是舒曼于1840年5月根據詩人艾興多爾夫的詩歌創作的。這首藝術歌曲沒有華麗的裝飾與旋律,曲式結構簡潔,但是卻形象的表達出美麗安靜的月夜畫面。這首藝術歌曲的創作背景為在當時,克拉拉的父親不贊同自己的女兒和舒曼他們兩個人步入婚姻的殿堂,舒曼在當時那種孤獨憂郁的情緒下創作了一部聲樂套曲,即《歌環》,這部聲樂套曲一共包括十二首作品,《月夜》便是其中的一首。
這首作品是一首分節歌,歌曲的整體結構是二段曲式,有再現部分,拍子為3/8拍,歌曲中有前奏、間奏和尾聲。全曲的旋律大部分都在反復,樂句的分析并不難,但演唱起來的難度卻很大。
前奏:1-6小節,E大調開始,精致浪漫的鋼琴伴奏用來描摹月光的閃爍,曲調優美,營造了一幅安靜、柔和、唯美的月夜畫面。
A段:7-43小節,共37個小節,鋼琴伴奏運用分解和弦的形式,旋律優美流暢,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相結合,給人營造一種靜謐的氛圍。
間奏:23-28小節,間奏部分運用的是前奏的音樂素材,為B段的進入做了充分的鋪墊。
B段:44-60小節,共17個小節,伴奏織體更加復雜,右手的伴奏織體變成了連續進行的柱式和弦,左手旋律比以前豐富,最后速度減慢,在主調上完全終止。
尾聲:61-68小節,全曲在非常弱的力度下結束,渲染出一副寧靜祥和的畫面。
歌詞大意:藍寶石般的天空,仿佛親吻著大地,花朵反耀著銀光,它催使大地安息。那晚風吹過原野,麥穗擺動像波浪,樹林在颯颯作聲,星星是多明朗。啊!我的靈魂向往,伸展開它的翅膀,穿過安靜的大地,好像飛回故鄉。
舒曼以著名詩人的詩歌為歌詞,根據詩歌的內容進行譜曲,在譜曲的基礎上再進行鋼琴伴奏的創作,他為詩歌創作的鋼琴伴奏完美體現了詩歌所傳達出來的情感與意境,鋼琴伴奏與人聲演唱同等重要,人聲演唱與鋼琴伴奏完美契合,從而更好地襯托出歌曲的細膩與情感。
在《月夜》這首藝術歌曲中,舒曼賦予了鋼琴伴奏很大的藝術表現力,鋼琴伴奏不僅旋律明顯,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同時伴奏與旋律結合緊密,體現了詩歌所表達的意境,這也是屬于舒曼的獨特的風韻與特征。在舒曼的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可以獨立于歌曲而存在,也就是鋼琴伴奏不單單只承擔伴奏這個職責,它具有很明顯的旋律線條,完全可以當作一首簡單的鋼琴小品來進行演奏,這使舒曼創作的鋼琴伴奏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與欣賞價值。
鋼琴伴奏極致的體現了詩歌的意境美,藝術歌曲《月夜》1-6小節與22-38小節的鋼琴伴奏一樣,精致優雅,旋律動聽,引人遐想。舒曼創作的這六小節的鋼琴伴奏雖然短小精悍,但是他卻用最簡單的音符寫出了最精致的旋律,這六小節的鋼琴伴奏一下子把演唱者和聽眾都帶到了皎潔的月光下,那種靜謐和安靜的氛圍使所有人的心靈都得到了凈化和升華,為之后演唱者的演唱和詩歌的意境進行了生動的渲染與刻畫。7-43小節的鋼琴伴奏以分解和弦的形式進行展開,簡潔且具有特色的和聲織體娓娓道來,整首作品營造了一幅靜謐和諧的月夜畫面,力度以弱為主,右手伴奏以雙音和柱式和弦為主,左手則以單音和八度音程為主,鋼琴伴奏與人聲旋律結合緊密,使演唱者和聽眾能夠完全進入作曲家所創作的夢幻情景之中,并使其能夠充分的展開聯想,理解這首作品所表達的意境與思想感情。44-60小節的鋼琴伴奏,織體相比之前得到了擴充,尤其體現在左手的伴奏上,左手伴奏由之前的單音變成雙音及和弦,織體更加豐富,情感更加充沛,伴奏與旋律的完美契合,使這首藝術歌曲達到新的高度。61-68小節尾聲部分的鋼琴伴奏猶如暴風雨后的寧靜,旋律鮮明,烘托出整首作品所營造的安靜祥和的氛圍,從而使聽眾和演唱者再次進入這靜謐的月夜氛圍之中。
《月夜》這首藝術歌曲雖然簡短,但是在演唱技術上的要求卻非常高,想要演唱好這首作品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這首藝術歌曲細膩抒情,它的音域并不寬,但卻深入細致的表達了作曲家內心的情感和哀愁,演唱者在演唱時除了要注意語言演唱標準之外,還特別要注意控制氣息,做到既要含蓄內在,又要流暢自然,整個作品的情感也需要重點體會與把握,演唱時要注意歌詞與人聲旋律的配合,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進行演唱,從而更好地享受這首藝術歌曲所呈現的氛圍與內涵。
《月夜》這首作品是用德語演唱的,德語沒有意大利語那么容易上口,在德語中一共有30個字母,其中有26個字母與英文字母在寫法上完全相同,剩余的四個字母為特殊字母,即?、?、ü、?。在德語中一共有5個元音字母a、e、i、o、u,1個半元音字母y和3個變元音字母?、?、ü,剩余的21個則為輔音字母。變元音是德語發音中的一個重要特點,在學習德語字母時要注意區分這三個變元音的發音,“?”,跟意大利語中的“e”相似,舌頭抵住下牙齒,下巴略微下垂,嘴巴張大并呈微笑狀;“?”,這個發音有點難,發音時舌位需要發[e:],嘴巴呈圓形,唇形發[o:],舌頭略微向后縮,類似嘔吐狀;“ü”,發音類似于漢語韻母表中的“[ü]”即漢字“迂”的發音。
在演唱這首藝術歌曲之前,一定要把掌握好德語的發音規則,還要明白這首作品所要表達的基本內涵,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通過音樂的語言來傳達歌曲的思想情感,刻畫鮮明的人物形象。語言是歌唱的基礎,是演唱者用來表達歌曲思想感情的重要媒介,是聲樂藝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正確的語言去歌唱有利于促進歌唱狀態順利進行,吸引聽眾并且使聽眾與演唱者之間產生強烈共鳴,營造良好的歌唱氛圍,使歌唱藝術內涵和本質得到充分體現。
要想演唱好一首歌曲,氣息的控制和運用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歌唱中的呼吸與自然生活中的呼吸是不一樣的,自然的呼吸是我們每個人先天都會做的事情,不需要后天的學習,而歌唱中的呼吸需要經過一定的訓練才可以掌握。氣息是歌唱的動力和源泉,流動的氣息尤為重要。一般情況下,我們在歌唱時吸氣快,呼氣則慢,那么就需要有一股持續的控制作用,氣息才能夠慢慢的呼出,也就是說,演唱時需要我們長時間的保持胸部和腹部的擴張動作,運用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找到呼吸支持點的感覺。這個“支持點”在肚臍稍稍往下的位置,即當我們笑得肚子疼或者咳嗽時,就能感受到這個位置,只有把握正確的氣息支持方法,我們才能在演唱中事半功倍,確保發出的每一個音都是有氣息支持且悅耳動聽的。
在《月夜》這首作品中,雖然旋律的重復進行并不難,但是每一個樂句在演唱過程中對氣息的要求是很嚴格的,演唱時如果氣息力度過大,并且在高音時過度用力,那么就會把聲音憋在腦后,使歌聲發悶還會失去原本應有的透亮,優秀的演唱者在歌唱時可以用聲音營造出一種強烈的視覺效果,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演唱這首作品時除了要求氣息要“穩”以外,還要求在演唱時氣息的層次更加分明,要想把這首歌曲唱的完整且連貫,一定需要良好氣息的支撐。
在這首作品中整個音樂的旋律是以上行為主的,那么在演唱時需要有一個比較深的氣息,在演唱到樂句中最高音的位置時,氣息一定要保持住,不要唱的太強,在最高音的地方做一個弱聲的處理,用弱聲來表現這首作品安靜、朦朧的氣氛。
聲樂藝術具有獨特的魅力,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一位優秀的歌唱者在演唱過程中不僅可以使聽眾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還能拉近歌唱者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從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聲樂學習者卻忽視了這個重要的階段,他們只注重演唱技巧上的提升,以此來提高歌唱水平,演唱技巧固然重要,但是歌唱情感上的表達也不能忽視,只有把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相結合,才能在演唱時與作品融為一體,才能演唱出高質量的作品,激起聽眾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進步。歌唱家是音樂的解釋者,聲樂藝術就是演唱者把自己對于歌詞以及音樂的理解用優美的歌聲傳達出來。音樂藝術是抽象的,這是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升華,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抽象化的概念,形象的表達出來,只有經過歌唱者自己分析并研究、處理聲樂作品的情感,才能產生風格獨特、個性鮮明的“再創造”,使音樂富有鮮明的表現力,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月夜》這首作品整體的情感是贊美大自然,作品營造了一個有月亮的夜晚,月夜寧靜、星空美麗的月景圖。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在演唱這首歌曲時,每一位歌唱者心中的月亮也都是不一樣的,月有陰晴圓缺,演唱者在不同的心境下,想到的月亮也是不一樣的,那表達出來的情感也會不一樣,這時可以結合這首作品的旋律和歌詞來體會“月夜”的氛圍,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從而更好的傳達這首作品的情感。在這首作品中,雖然旋律一直在重復,但是情感是逐漸遞進的,這首歌曲最難的地方就是氛圍的營造和情感的表達這兩個方面。《月夜》在一開始的前奏部分用鋼琴營造出了一種非常安靜的、夜下朦朧的月夜畫面,演唱者在隨著鋼琴伴奏進入歌曲時一定注意不能破壞這種安靜朦朧的氣氛,演唱者需要非常強的聲音控制能力,弱聲進入,頭聲盡可能多一點,在演唱時還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句與句之間不是斷開的,而是非常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舒曼所創作的藝術歌曲內涵深刻,并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本文對舒曼創作的藝術歌曲《月夜》進行了比較細致的分析,這首藝術歌曲雖然沒有歌劇詠嘆調那么氣勢磅礴,但是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卻很深刻,演唱者在演唱時要注意語言、演唱技術以及情感表達等方面的處理,深刻體會作品所蘊藏的內涵。■